?

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優化

2020-09-10 15:23王慶華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經典作品美術作品賞析

王慶華

摘要: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作為實現美育的有效途徑,其展開有利于培養與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美術核心素養。中考升學壓力、傳統固有偏見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因素導致當前農村初中美術教學普遍存在著“低效”“失真”問題。經典作品賞析作為美術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載體,能讓學生在美術欣賞活動中形成自己的經驗、感受和認知等。在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與經典作品的有效賞析存在著重要的關聯性。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視“欣賞?評述”領域的教學及其他領域教學中出現的經典作品賞析。

關鍵詞: 初中美術教學; 初中; 地方文化資源

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教師在美術鑒賞課程教學中要和新課改要求相契合,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如此才能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助于不斷提高學生美術鑒賞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發展。核心素養需要立足核心競爭力,核心素養是一個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人價值的基本條件。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策略除要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學科知識外,更應該圍繞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來優化教學,需要將知識轉化為素養,并內化為實際的美術學科能力。

一、有效示范教學

示范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手段,以各種方法對課堂教學知識進行直觀的現場演示,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技能和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農村美術課堂教學中,進行示范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直觀性。與初中階段如語文、數學等其他學科相比,美術學科的知識特點更具有多樣性和專業性的特點,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技巧性和學習精準度的要求更高。

這就要求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班級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和美術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示范教學。教師應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充分利用“美術核心素養”來引領、指導與評價美術課程教學,幫助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對核心素養形成有效的感知,使學生理解美術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并將美術核心素養的外化表現在學習成果中。美術經典作品中包含了美術核心素養中的諸多要素,因此教師需要針對課程開展有效的經典作品賞析,以此實現學生的多元發展與進步。在《畫家筆下的色彩》一課教學時,筆者以晉江磁灶的陶瓷彩繪為媒介,對其中關鍵的打型、線條的勾勒等步驟重點展開方法和技巧的示范教學,后讓學生進行練習,并針對學生的不同基礎而展開差異化的指導,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得以共同完成繪畫、共同進步。

二、利用現代化教學提高學生圖像識讀素養

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圖像識讀素養的培養。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充分注重方法創新應用,實現圖像識讀素養的培養目標。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加以科學化運用,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圖像識讀素養培養提供技術支持,進而提高美術鑒賞課程教學質量水平。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發展為要點,通過圖像識讀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感知美術作品,如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蘇州園林的相關美術作品,將文化精華客觀折射詳細介紹,通過動態化的圖片的放映,學生在觀看圖片的情況下能加深對蘇州園林之美的印象,幫助學生提高圖像識讀的能力。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社會文化資源”,這就要求一線美術教師突破傳統的“教材是唯一的課程和教學資源”的狹隘觀念,加強聯系農村美術教育實際,積極開發富有地域特色的地方農村美術資源,從而豐富課程內容。在《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一課教學時的“探究”環節中,考慮晉江地區最具區域特色的民間美術之一的“泥金線畫制作技藝”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方面的運用和表現的作品較少,故以此為契機,對這一民間美術和課堂教學相整合,以此為媒材組織學生展開學習,并要求學生進行創作,在創作過程中引導學生將其探究性地運用于人物肖像畫和衣冠服飾的上色中,不少學生作品線條粗細均勻、運筆有力,畫面效果和諧完美。

三、注重賞析能力培養,潛心優化設計

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以外化的形式創作自己的作品,還需要在外化美術作品之前選擇經典美術作品進行描述、分析、┈解釋、批評。上述四個環節的欣賞感悟能夠幫助學生全面感悟美術在各領域、各維度的學習要求,并能使其進一步了解經典美術作品,形成相應的美術學習體系。學生在賞析美術作品的過程中,不僅要認識作品的表面形式和美感因素,還要了解作品的含義和實際重要性。在美術核心素養視角下,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的形成需要經過長期發展,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經過學習實踐進行固化。

課堂教學的設計可以引導師生向設定的目標努力,教師必須具有足夠的優化設計意識,并經過不斷努力,使學生輕松地理解美術欣賞知識,提高自身的欣賞技能。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學習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查找需要預先學習的知識點,然后讓學生展開合作探究,在經過充分的交流后,引導學生總結自己的觀點并進行表達。教師在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當中,要充分對學生的文化理解力的素養培養方面加強重視,強調美術文化教育,促進學生文化理解能力的提高,這對學生更深層次地學習美術知識以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有著促進作用。通過美術文化理解能力素養的培養,學生能夠把握不同時期美術作品的文化背景,將美術鑒賞和美術文化相結合,從而形成良好文化品格。例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可能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關,這將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并發展他們的本土文化思維。此外,情境設置是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有效教學方式之一,這意味著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和理解進行有效探究。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創設情境主要是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創作自由,并使學生深入理解美術經典作品,從而更中美術教學效率的提高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在切實轉變美術教育觀念、加強專業美術教師隊伍建設和加大農村美術支持力度的同時,更要求一線美術教師積極探索課堂教學優化策略,因地制宜地選擇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并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多種手法引導學生進行具有地域性特色和個性化的美術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完善自我和提高美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馬玉芹.“同課異構”在初中美術欣賞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7.

[2]李克.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4(11):37.

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銀子湖學校

猜你喜歡
經典作品美術作品賞析
讀經典作品的體會
試述梵高經典作品
為什么讀經典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步輦圖賞析
Alfred & Emily——在諒解和赦免中回望賞析
美術作品
作品賞析
共鳴經典 感應心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