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標實施的思考

2020-09-10 23:07張?;?/span>
高考·下 2020年4期
關鍵詞:實施建議課程評價新課標

張?;?/p>

摘 要:2017年版的高中信息技術課課程標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新課程標準中我們看到,新的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幾乎有90%發生了變化,新的課程內容中包含了許多具有時代特征的學習內容。在新課標中對學生的學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兼顧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我們既要讓學生建立一定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體系、還要培養他們的實踐技能,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運用數字化工具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讓學生參與到信息技術支持的活動中,從而成為具有較高信息素養的中國公民。如何圍繞核心素養開展課堂教學,如何對學生和老師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現階段我們要實施新課標將要面臨的現實問題和急需解決的問題有哪些,這些都是我們要探討和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新課標;核心素養;課程評價;實施建議

過去的信息技術課程因為沒有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也沒有統一的教材,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各個學校各自為政,教學內容有太多的重復。有些軟件從小學開始學習,到初中還在學,高中繼續學,學生通常早就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而這種學習也往往停留在簡單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中,無法真正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和信息素養,更不能形成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其根本原因之一是目前大部分地區信息技術課還不是高考科目,會考是這門課的唯一考查形式。信息技術教師對這門課程的教學都會以會考考綱作為參考,絕大部分老師都是依據會考考綱進行日常教學的。會考考綱主要關注學生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評,未能與課標形成一致的評價標準。

為了解決課程內容陳舊,課程標準無法適應新時代需求的突出問題,新修訂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以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統領信息技術課程建設,課程的任務在于促進學生形成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新課標的核心素養體現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能,以及所養成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伴隨著課程內容和目標的變化,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也應基于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開展開?,F階段我們就應該思考我們如何改變以往偏重基礎知識記憶和基本技能操練的現狀,圍繞核心素養展開教學和對學生建立全新的評價方案進行評價。我想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思考:

一、課堂教學

1、精心備課,做好教學設計

我們應該深刻領會新課標中所講的學科核心素養,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來引領整個學科的教學。圍繞核心素養,設計和組織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信息意識,整合教材內容,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信息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計算思維。以課程內容為抓手,創建數字化學習和創新環境,讓學生適應數字化環境并開展學習活動,還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信息社會責任這一角度的內容,培養學生具備信息安全意識與能力,增強信息社會責任。

2、改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學

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自學是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更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F代社會科技技術發展非常迅猛,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更是日新月異。在這樣的情況下,今天學習的內容可能還沒有走出校門就已經成為“過時”的內容了。學生只有具備優秀有效的自學能力,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法,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和問題的咨詢者來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學生的自主探究要抱有“不怕犯錯”“敢于犯錯”的精神,鼓勵學生在不斷嘗試不斷修正錯誤的過程中鍛煉思維,提升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逐步掌握千變萬化的信息技術,才能適應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

3、項目式學習

在教學中,要采用系統化學習的教學設計思路。圍繞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把教學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單獨的項目來進行。學生對學科內容的學習可以基于這些項目來進行,先從整體開始再到局部的細化,學生在開展項目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把前面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整合。項目式學習的開展也有利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和學科系統知識體系的建立。

4、分層次教學

從目前的教學實際來看,學生之間能力存在的差異較大,不同學校在初中階段對本課程開設的情況不太一樣,所學內容也不盡相同。這就造成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時候的一個突出問題,學生個人能力差別很大,無法實行一樣的教學內容,更不能布置相同的任務。我們的教學內容要適當調整,既要保證基礎薄弱的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技能,還要讓程度較好的學生也學有所獲。所以在每節課的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適當拓展,既是對當堂內容的總結也是思維水平的提升。在布置學生學習任務的時候,更不要“一刀切”,應該在基礎訓練的基礎上,布置一部分較高難度的額外任務,讓學生去挑戰完成。

二、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通常在教學過程中和教學結束后進行,我們要采用全面的、多樣化的評價手段來進行科學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掌握了多少學科知識和技能,還要關注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情況,要盡量采用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總結性評價主要是一個階段課程結束后對教學效果和學習成果的檢驗,可以采用紙筆測試和上機測試相結合,兼顧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評價。除了對課堂內容進行檢測外,可以增加一些綜合性實踐題目,鍛煉學生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

過程性評價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較多,這種評價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有益的。對于學生而言,在教學中教師對于課堂中學生的情況及時有效給予一定的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調整課堂學習狀態,促進學生課堂學習。對教師而言,這種評價可以為老師的課堂教學的設計提供改進的依據。過程性評價我們可以采用作品展示,點評,學習情況記錄表,小組成果展示袋等形式來展開,學生通過這些評價可以自我調整學習狀態和方法,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當然,我們除了要圍繞核心素養展開課堂教學,對學生建立全新的評價方案外,教師也要快速自我成長,加強自身學科知識的學習。學校在新課程實施中也要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面向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評價建議》[J].肖廣德,魏雄鷹,黃榮懷。中國電化教育.2017(01)

猜你喜歡
實施建議課程評價新課標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關于計算機專業軟件方向課程改革及實施的建議
面向卓越教師的師范生實訓課程評價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工業設計課程評價體系研究
云計算背景下的學生課程評價模式探究
實現高中地理三維目標的幾點建議
應用型本科院?!巴ㄗR教育”的教務管理及對策分析
對一道新課標高考題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