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拙議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教學

2020-09-10 07:22洪超群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0年26期
關鍵詞:史料教學歷史教學高中

洪超群

摘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是進行歷史思維的對象和基本素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通過對史料的引入,可以使學生更加近距離和真實的對歷史進行干事,還可以使學生形成論從史出的觀點。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材中的史料進行充分利用,并通過精心編排和適當補充,指引學生進行史料教學。下文針對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教學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史料教學

引言

史料,是對歷史進行研究和認識的重要依據,是歷史重現的基礎。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具有較為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史料進行運用是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史料的運用,來對歷史進行解釋、還原、理解,這樣可以有效實現歷史教學三維目標。并且,在最近幾年高考歷史試題中,史料分析屬于重要的題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給予史料教學足夠的重視,結合教學內容,精心編排和適當補充史料,通過指引學生進行閱讀、教師講述、精心設計思考問題和拓展材料等形式,使史料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和價值,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下文針對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教學進行深入分析。

一、史料相關概述

史料,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就是指在歷史過程中人類遺留的痕跡,也就是構成歷史的材料。在歷史中,史料較多,其中包括民謠、筆記、典籍等等。在歷史教學中,史料是基礎內容和必不可少的內容。想要有效提升歷史教學的質量,并且做到證據確鑿和言之有理,教師就需要對史料進行合理科學的引入。史料主要有兩種類型,其一為文字史料,如原始史料、文藝史料、撰述史料;其二為圖片史料,利用圖片形式反映歷史的材料。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的策略

(一)結合教學目標,對史料進行合理挑選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在每節課前教師需要對該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設定,以此為基礎,挑選一些和教材內容相關的史料,指引學生利用史料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嚴格、科學的篩選史料,并結合教學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有針對性的對史料進行挑選,以便于學生可以通過史料對歷史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講解“辛亥革命”時,該節課的重點教學內容為辛亥革命的爆發原因、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對辛亥革命進行評價;難點教學內容為對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教訓進行認識與理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確定重點教學內容和難點教學內容后,可以以此為基礎,對史料進行合理挑選,輔助學生知識點進行學習。想要使學生更加深入的認識辛亥革命,教師可以挑選以下史料:袁世凱在1915年開復辟帝制度,但是受到全國人民的反對,在83天后被迫取消。軍閥張勛在1917年擁戴清朝廢帝溥儀登基,但是受到全國人民的怒斥,在12天后草草收場。教師指引學生對上述史料進行分析,可以使學生了解到復辟帝制不得人心,而辛亥革命以后的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通過這樣的史料教學,可以使學生扎實掌握辛亥革命的相關內容和影響,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

(二)利用歷史材料,對歷史情境進行再現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歷史材料主要有以下幾種,文字性的史料、圖片史料、視頻史料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歷史材料進行充分利用,對學生進行史料教學,把歷史情境再現給學生們,使學生可以自主探究和分析,積極主動的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在歷史教材和互聯網中,有很多和歷史相關的圖片,教師可以對這些圖片進行充分利用,并結合教材中涉及到的相關史料,把歷史情境再現給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效果。

例如,在講解“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時,教師可以根據史料,把歷史情境再現給學生們:在寒冷的冬天,一個穿著單薄的小男孩在屋子的角落里瑟瑟發抖,對媽媽問道:媽媽,天氣這么冷,為什么我們不生火呢?媽媽說:家中沒有煤了,你爸爸還失業了,沒有錢買煤。在歷史情境再現中,指引學生猜想該情境為哪個時期,并把相關歷史圖片展示給學生。通過史料和歷史圖片,學生們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經濟危機,進而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結合教材內容,對課外史料進行補充

高中歷史教材涉及到較多的內容和知識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度。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先把部分歷史知識講解給學生,并把結論告訴給學生,但是沒有把得出結論的過程告訴給學生,然后要求學生識記和背誦考試經??嫉闹R點和重點內容以及難點內容。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對教材內容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想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把教材內容作為基礎,適當的補充一些重點知識,使教學內容得到豐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講解“孔子與老子”時,在課前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在互聯網上搜集一些有關孔子和老子的事跡,并整理成為課件。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對孔子和老子的主張和基本思想進行了解和掌握。此外,教師可以通過課余時間,把孟子、莊子等人的主張和基本思想進行介紹,進而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歷史水平和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史料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還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主動的指引學生對史料進行研究,進而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歷史思維能力。并且,教師需要以嚴謹的態度,來面對史料的選取和利用工作,在講解史料時要做到具體化,提升課堂趣味性,使歷史課堂變得更加活力、生動,為學生以后的歷史學系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高俊鳳.史料實證素養下的高中歷史史料教學探索[J].基礎教育論壇,2018(35):30-32.

[2]薛秀端.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50.

猜你喜歡
史料教學歷史教學高中
新課改下高中歷史課堂的“史料教學”
以史料促教學
試論新課改下史料教學的作用及運用原則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淺論史料教學在中學歷史中的作用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