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改新模式探究

2020-09-10 09:26歐陽牧軍
內燃機與配件 2020年12期
關鍵詞:高職教學

摘要:說到機械制造,它是指通過對機械制造有關的各類形式、技術、理論進行研究與分析的一門學科,可以給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技術設備,但對于我國機械制造領域而言,很多都還是沿用的以前老舊的制造技術和方法。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為使機械制造技術更好的推動經濟發展,使現代社會的各類需求得到滿足,傳統的制造技術逐漸被現代化制造技術所代替。因此,為了將更多的全能型機械制造類的人才提供給社會,不同的高職院校中,機械制造的專業教師要在教學方面不斷的進行改革創新,將新的教學模式創建出來,使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被培養并輸送。

關鍵詞:高職教學;機械制造專業;教改新模式

1 ?機械制造產業發展背景

在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并付諸實施的時候,工業機械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加之我國的人口紅利現象漸漸的消失,企業在生產效率以及管理水平上渴望有所提升,使得對于機器的使用出現一片廣闊的天地。然而,整體來分析,我國的工業機器產業并未完全成熟化,盡管各大工業企業都急需要大量的機械制造方面的人才,但是當下的人才市場上仍然缺乏這方面的專業人才。盡管有的實力強的企業在機械化方面已經基本完善,但是大部分企業依然存在設備和資金短缺的現象,時刻都可能被市場所淘汰[1]。

2 ?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2.1 促進高職教育健康發展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每一個專業和學科都具備自己獨特的發展規律以及特征,尤其是在機械制造專業方面,教師要實現教學改革的持續發展,就要對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以及規律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從動手能力和技術能力的辦學理念上著手,將同時具備創新實踐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培養出來。這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以學生為核心”、“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發展,而且還是高職院校中的發展質量和發展水平得以被促進的最關鍵的途徑。

2.2 幫助學生提升職業能力

在近年來的發展中,我國高等院校教育規模實現了持續性的發展壯大,不同高校的畢業生人數也在漸漸的增加,單純的學歷已經出現了不足之處,學生所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因此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改革創新專業教學,能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加強,從而將更多具有實踐應用能力的學生培養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國家對于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得到滿足。因此,在高職院校中推行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學改革,可以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2.3 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當今社會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社會,不同的產業機構必然要實現更新換代,很多大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都向信息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因此,也越來越需要高素質、全能型的人才,對畢業生在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不能培養學生具有足夠的思維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因此非常缺乏人才,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畢業生不能實現就業。所以,高職院校對機械制造專業進行的教學改革可以使畢業生在就業時能夠具備更大的競爭優勢。

3 ?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的現狀

3.1 課程設置存在問題

機械制造業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歷程,由最開始的手工作業到了現代的自動化作業,內容上也就發生了很多變化。然而高職院校的機械制造專業在教學上仍然很落后,不能根據時代的變化來進行課程的設置,依舊采用是老舊的教材版本,并沒有進行創新,仍舊采用的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學生不能充分進行實踐,如此教學對學生的發展十分不利。

3.2 教學模式落后

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所用的模式就是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聽,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要想集中精力去聽課其實很難,課堂上通常就會走神。在高職院校的機械專業教學中,基礎課程都是以理論為重點,學校最終也只能以考卷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測評,這種教學模式實際上已經把實踐的重要作用給忽視了,有句俗語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就算對知識點記憶的再深刻,一旦脫離了實踐,教學質量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并且還會脫離實際[2]。

3.3 教學手段落后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老師都是采用“填鴨式”的方法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也只會被動的去接受知識,無法實現自主學習,導致缺乏主觀能動性,而且,高職院校的機械制造專業尤其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才進行學習,然而很多高職院校開設的實踐課非常少,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比較落后,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制約,在培養學生進行思維鍛煉方面非常不足。同時大部分老師由于缺乏充分的時間,往往不去實驗室進行實踐教學,也會因為時間不足不能將好的課件制作出來,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降低了教學的質量。

4 ?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改新模式

4.1 針對學生特點,合理的探索教育改革

高職院校在對教學課程的體系進行確立時,首先要對人社部具體的職業技能標準予以參考,對區域內行業企業的用人標準和技能要求進行調研走訪,同時將初中教育水平與學院將要承擔的社會責任結合在一起,合理定位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具體目標,從而更好的規劃學生的職業生涯,最后將學院的課程體系構件確定下來。學院應該將全新的教學理念引進來,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盡可能的實現“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方法。學院通過扎實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校期間能夠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利用校企工學的交替式培養模式,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職業技能,同時讓學生在學校做好學習,在企業做好員工,實現良好的角色過度,使他們在進入企業后能夠迅速適應。通過“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和安全意識培養到位,使學生進入企業后具有更好的工作作風和扎實的工作態度,幫助學生在以后的企業中更快的成長起來。

4.2 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機械制造專業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重在對學生的實踐性進行重點培養,基于這種特征,在現代主義社會的發展模式下,就要求高職院校不斷的對機械制造專業進行優化,在機械制造專業課程體系的建立上也要不斷完善,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提升上要重點培養,使社會對于機械制造專業人才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對于機械制造專業的課程體系而言,要做到“精”和“?!?,把以往的傳統教學課程中重復并且不好的內容整合到有關的學科中。例如,可以把材料力學與理論力學整合工程力學的學科,并以材料力學作為教學重心。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對于機械專業基礎理論課,應該將數控加工技術課程、PLC控制課程以及CAD課程增加進來,并且將以上課程的課時量增加,將更過的實踐操作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實踐操作水平上得到更大的提高[3]。同時還要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設置多門選修課來供學生自由選擇,使學生在人文素養上得到提高。選修課可以設置為音樂美術鑒賞、文化鑒賞課、交際禮儀、工商管理以及心理學等,并對學生提出選修課不能少于3門的要求。

4.3 注重打造健全完善的機械制造專業實訓基地,為學生實踐能力提升提供優質條件

對于機械制造專業而言,學生必須要同時具備堅實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專業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在實踐操作中將理論知識運用到位,同時將機械制造的技能熟練程度提高,并且與時代同步發展,對機械制造業最新的制造技術和專業知識進行及時的掌握和學習。鑒于此,就要求機械制造的專業教學也要與時代同步,讓學生在對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的同時,還能對最新的機械制造專業技術進行及時的掌握,讓學生更好的對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和特點進行掌握,保證了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夠使機械制造專業對人才的要求得到滿足。學院還應在財力、物力、人力方面加大投入,將一個健全完善的專業實訓基地打造出來,使學生可以在一個充滿現代化的設備基地中進行實訓,將機械專業的實踐技能提高。同時,在機械制造專業中對金工實驗和實訓進行設置,其目的就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教師在設計時要以機械制造行業對實訓內容、人才以及環節為依據來進行。比如,在金工實訓時,傳統的金工實訓只是讓學生通過對普通機床的操作來對普通機床的操作技術進行掌握,對于現代的金工實訓應該把數控機床的技術訓練環節也增加進來,并且要以此為重點,幫助學生更好的對先進的技術進行掌握從而在實踐能力上得到提升;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去創新,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精神,更好的實現未來職業的發展規劃。

4.4 打造“雙師型”機械制造專業教師隊伍

對于職業院校的機械制造專業教師而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進行教育科研,在科學的助力下使教學水平得到提高,使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的被完善,努力做到一名“雙師型”的教師,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但前提是,院方要在待遇和資金上給予教師大力的支持和幫助,使學生更好的進行科研學習,實現自身素質的提高。學校要把“雙師型”的機械制造專業教師隊伍打造好,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專業帶頭人;其次,要重點對機械制造專業進行骨干教師的培養;再次,在對機械制造專業教師進行管理的時候,還要對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師隊伍年齡結構進行合理優化,積極引進中青年教師;最后,要對機械制造專業兼職教師的聘用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和優化,可以利用外聘的方式來使校企合作進一步加強,招聘一些企業中實踐經驗比較豐富的工程技師來為機械制造專業的學生進行輔導教學。利用以上的方法,很有希望將一支同時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機械制造專業教學隊伍打造出來,使機械制造專業不斷更新的教學要求得到充分的滿足。

綜上所述,在人才培養中,高職教育屬于重要的培養階段。所以,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將傳統的授課模式打破,主動創新改革,幫助學生更積極的投入到課堂中來。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更有利于實現自身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曉蓉,李祥國.高職院校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改革[J].農業工程,2018,8(09):107-108.

[2]張總.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機械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7(09):123,129.

[3]羅娜.“中國制造2025”下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英語的教學改革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7(34):139-140.

作者簡介:歐陽牧軍(1973-),男,湖南衡陽人,助理實驗師,本科,研究方向為機械制造專業。

猜你喜歡
高職教學
試論任務驅動與PBL教學法在高職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網絡語言對高職語文教學的沖擊探討
高職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實踐
實例研究微課程模式下的高職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淺談民辦高職教學管理體系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案
淺談高職計算機教學中智能手機的實踐應用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汽車底盤》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
淺論高職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淺談影視藝術課程在高職教學中的連貫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