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視聽語言與分鏡》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項目化教學模式的異同

2020-09-10 07:22黃驍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1期

摘要:《視聽語言與分鏡》是學習動畫專業的學生在構思動畫題材和內容時,前期需要準備的工作,是前期創意課程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課程,視聽語言與分鏡頭的設計也是繪畫藝術同鏡頭設計關聯最密切的地方,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和教學知識體系,授課的教師應當對該課程進行多種教學方法的嘗試,要找的最適合當代教學目標的教學方式,要充分了解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項目化教學模式各自的優缺點,取長補短的進行教學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門課程。

關鍵詞:視聽語言與分鏡;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傳統項目化教學模式

當前我國動漫教育在很多的本科類、綜合類、民辦本科及高職??浦芯O置了動畫相關專業。因此在培養人才和課程的設置當中不能采用照搬的模式,要根據自己學校的風格和各個學校在市場中擅長的定位來結合市場需求,培養出適合的高素質人才,要符合行業的發展規律以及行業中各個崗位專業人才的需求。視聽語言與分鏡頭屬于前期的核心內容,是動畫作品的心臟,因此要把握好相關內容的學習,爭取達到最佳的教學成果,將更多相關專業的高素質人才輸送到動畫市場當中。

一、視聽語言與分鏡教學現狀

視聽語言與分鏡因為是動畫作品前期準備時很重要的課程之一,視聽語言與分鏡頭設計課程通常是為了學生了解相關專業規則,學習和了解規則之后在通過實踐來撰寫和設計自己的動畫劇本,在依據劇本設計人物角色,空間場景和與之匹配的道具后在進行分鏡頭的設計。要想完成以上的步驟就要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文學敘事能力,撰寫能力,要充分理解文學劇本并要具備能夠將文字轉化成圖像的能力以及空間想象及轉化的能力,因為存在學生個人和學校的差異,大部分的高職學生因為自身的文化素養不足,藝術修養欠佳,總體文學藝術能力薄弱,大部分高職學生畢業后大多數都從事中后期的制作工作,很少由高職畢業生負責動畫前期的工作,因為創意性很強部分高職學生并不擅長此類前期的工作,高職學生文學素養不足就無法保障劇本后期的質量,但造成此類問題的原因不在于學生而在于不同高職院校對動畫專業的不重視,設置有限的課時,又不設置相關具備針對性的實踐練習,就會導致學生無法在畢業從事好相關崗位,普通高職院校動畫專業的視聽語言與分鏡頭設計課程為36至45課時,包括理論講解和實踐練習,完全按照動畫制作流程安排實踐練習過于冗長。首先,前期創作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視聽和分鏡頭設計的時間被動壓縮。其次,學生的繪畫造型基本功決定分鏡畫面效果,學生參差不齊的繪畫水平會進一步影響教師的評定標準。再次,主題、表現風格雜亂的分鏡使評價范圍過于寬泛,無法形成準確的反饋引導機制,學生也難以單獨針對分鏡問題進行修正、完善。最后,實踐練習止步于分鏡頭設計,后續環節也無法用成片驗證分鏡效果,學生對自己設計分鏡的實際成效缺乏認知[1]。

二、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項目教學模式的不同

《視聽語言與分鏡》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相比較傳統項目教學模式,教學氛圍方面個傳統項目教學有所區別,因為傳統項目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獲得很多寬松活躍的教學氛圍,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得到相應的專業實踐,并達到學生和老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互相影響下學習態度好的學生幫助學習態度不夠好的學生完善自己的學習內容,使其得到最好的幫助,讓學習態度不好的學生在如此氛圍下努力的學習。所以傳統項目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幫助老師更好的獲得學生在學習上的反饋加強老師對學生的監督同時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不懂就問便于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信息化教學模式由于需要依靠網絡,網絡條件不好則會影響教學課程的質量,老師也就無法及時的得到學生的反饋,由于專業的特殊性需要全面高效的獲取資源,非常依靠網絡,所以網絡條件的不好則會直接影響到專業中對素材的獲取。

傳統的項目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參與未來具體的可能接觸的動畫項目,在校期間的實踐可以盡可能的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能夠為以后做相關項目提供一定的預期,并且傳統項目教學模式可以達到很好的督促作用,能夠使得學生問有所答。信息化教學模式由于不受空間和位置的限制能夠讓學生無時無刻隨時隨地的學習相關知識,能夠更好的利用時間來學習相關知識,再結合信息化的特點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互聯網+教育能夠使移動教學平臺的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同時也能夠盡可能的推動教育的進步。而技術創新也能夠為教育教學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功能,使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除此之外,還有必要加強教師的學習思想,讓教師能夠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明確教學主要是以學生作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高校也應該根據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對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模式進行調整。

與此同時,高校也必須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調查,并從中分析出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生主要使用的學習方法,利用這些構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平臺,方便學生在教學平臺上搜索自己所需要的學習資料[2]。我們應當將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優勢同傳統項目化教學模式的特點進行結合,利用不同的結合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的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取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項目教學模式的相同點

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同傳統項目教學模式的出發點都是一致的,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得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因此信息化教學模式同傳統項目教學模式就存在相同的地方,就是二者都需要老師起到中間的橋梁和監督的作用,要充分的監督和督促學生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無論何種教學模式教師的參與度必須要很高要和任意教學模式進行高粘合度的契合并要充分的和學生進行互動,信息化教學模式可以利用線上視頻的方式監督打卡,傳統的項目教學模式則是教師實施監督,日常督促面對面式的進行管理,二者都要達到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程內容的作用。

信息化教學模式同傳統項目化教學模式,都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視聽語言與分鏡》需要學生有很強的綜合能力,要具備高素質的文學素養和藝術審美,這二者中所需要的知識儲備需要相當的強大,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幫助學生接觸到更多優秀的案例,和更多優質的資源。讓學生可以無視空間的距離的限制隨時隨地的學習相關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傳統項目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在實踐中讓學生親生體驗優秀作品或優秀動畫工作室是如何進行動畫制作,讓學生體驗以后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強度[3],并且利用實踐的方式讓學生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進行以后的改正和查漏補缺。二者都是幫助學生擴大相關知識的廣度和寬度,讓學生更好更全面的接觸相關知識領域,以達到充分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為相關崗位提供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結語

《視聽語言與分鏡》這門課程由于其知識儲備的特殊性,需要綜合考慮所有的因素,信息化教學模式和傳統項目教學模式都是這門課所必須的教學模式,相輔相成的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取教學資源,從實踐到獲取更多信息化的資源來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及專業素養,幫助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專業,為今后選擇崗位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唐婕.視聽語言與分鏡頭設計課程實踐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04):123.

[2]戴海香.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思考[J].農家參謀,2020(20):262.

[3]張書佳.淺談高職院校視聽語言課程改革[J].新西部(理論版),2013(22):157-158.

作者簡介:

黃驍,男,工業設計學院教師 ,主要講授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 研究方向:動漫設計、數字媒體藝術。

課題項目: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GXGZJG2020B037

信息化時代高職《視聽語言與分鏡》課程項目化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