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風格研究

2020-09-10 07:22劉文博金周豐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1期
關鍵詞:演唱藝術歌曲風格

劉文博 金周豐

摘要: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藝術文化越來越精深,而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則是一種可以將傳統古詩詞和外國歌曲融合在一起的意識形式之一,其演唱風格多變而有特點,在情感宣泄上注重細膩、深入,具有加較強的含蓄性和時代性。在我國藝術家們對藝術研究逐漸深入以及越來越強調歌曲創新的背景下,進行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風格研究變得越來越必要。

關鍵詞: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風格

當今時代我國音樂創作轉型和不斷發展的重要時代,也是將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引入我國的重要時代期。我國當代很多作曲家們已經將外國的音樂體裁和我國傳統古詩詞相融合,對古詩詞藝術歌曲這一形式進行有效創新,形成了符合當代音樂發展的藝術歌曲形式。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從最初產生到如今,已經以自身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形成了具備特殊古典風格的歌曲演唱形式,成為我國聲樂教育領域的主要歌曲體裁之一。在我國風格藝術歌曲還不夠多樣化的今天,我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已經成為我國古典文化和外國文化,我國古典技法和外國技法相結合的產物,促進了我國聲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是將中國古詩詞藝術和歌曲作品融合在一起的,屬于兩種藝術形式的結合體,是人們以藝術歌曲形式為基礎,進行古詩詞編輯加工而形成的新體系。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不僅具備古詩詞的韻味,還融合了現代歌曲的唱法,屬于一種極具創新性的藝術形式。相對于其他藝術歌曲形式來說,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特點明顯,而演唱者結合其特點和風格進行歌曲創作十分重要。下面主要分析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風格和特點。

一、氣息特點及其藝術風格

實踐表明,演唱歌曲,必須確保演唱者的氣息足夠穩定,確保其具有足夠的氣息支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演唱者演唱得自然、放松、通暢。而演唱者進行中國古詩詞歌曲演唱時,也必須要求自身的氣流順利通過通道,確保氣息吸入度合理,不能太淺,也不可太多,且呼出時也要勻速、通暢,從呼吸道輕松柔和的流出氣息,發出明亮自然、婉轉的聲音。此外,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者還要結合歌曲的內容和風格,進行氣息的有效把握,確保每句歌詞足夠飽滿,一氣呵成,從根本上彰顯出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深刻意境和韻味。

二、吐字特點及其藝術風格

漢字講究字正腔圓,因此演唱者要想唱好古詩詞藝術歌曲,必須保證自己咬字準確。具體來說,古詩詞往往是建立在我國語言文化基礎上的,必須確保聲、韻、調三要素均具備,保證演唱者吐字清晰,字音準確。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歌詞少,但很精,意境深奧,必須精確到每個字,進而根據詩詞的意境和歌詞內容來合理采用吐字的技巧。例如在《雨霖鈴》(柳永)的“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這句詞的演唱過程中,演唱者必須表達出人物離別前夕的思想情感,抒發襯托惜別之情。因此,演唱者要盡量采取字腹圓潤、聲音舒緩的吐字方式。再如,在《大江東去》《破陣子》(辛棄疾)等歌曲演唱中,演唱者則要咬緊字頭,確保歸韻清晰,以示磅礴之勢。

三、聲音特點及其藝術風格

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唱法比較多樣化,往往融合了戲曲、民歌、美聲等多種演唱技巧,演唱者必須確保演唱的聲音足夠柔美、明亮、含蓄、連貫。因此,演唱者必須不斷注意口腔內部擴張問題,聲音感覺點也不能太靠后,要將聲音從硬口蓋傳達出來,確保演唱清楚自然,顯示自身的內在柔和氣質。演唱者演唱高音部分時,不能太強,要以高聲帶位置深呼吸,做嘆氣狀,以示剛柔并濟;而演唱低音時則應放松胸部、喉部,確保聲音自然、結實、深沉??傊?,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者必須反復念誦歌詞,掌握語氣、節奏、聲調、氣口等方面的技巧,實現歌曲語言美、音律美的統一化。

四、文辭特點及其藝術風格

實踐表明,演唱者在古詩詞藝術歌曲創作中,往往強調文字藝術性價值的彰顯,即凸顯出平仄、押韻、對仗等文字特點。古詩詞藝術歌曲,主要通過古詩詞內容來表達思想,這就賦予古詩詞藝術歌曲足夠的文辭“美”。例如,王菲演唱的《明月幾時有》一曲,就結合了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內容,由經典古詩詞譜曲而成,極具文辭優美感,再加上演唱者聲情并茂地演唱,深深打動了每一個聽者。

五、調式特點及其藝術風格

古詩詞藝術歌曲,往往是先有詞,再有曲,音調上面是具有簡潔明朗的特點的。調式結構上注重音韻結合,嚴格規范,注重詩詞與音樂相結合,渾然一體,往往采取雅樂七聲調式或傳統五聲調式。例如這首《峨眉山月歌》(李白),其的核心物是“山”與“月”,起到象征性作用,體現出作者對朋友的想念,樂思波瀾起伏,就像那江水,連綿不斷。其以雅樂七聲調式創作出工整的句式,極具典雅樸實、清新自然的美妙旋律,帶給人們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感覺。傳統五聲調式是我國少有的民族調式,往往是從民間音調改編形成的,主要以省略三音的空五度和弦使樂曲和聲趨于五聲調式風格,調式統一、平穩,非常適合演唱。

六、旋律特點及其藝術風格

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往往融合了大量的民族音樂文化,且借鑒了大量的西方作曲技法,其中以配合鋼琴伴奏最常見,賦予了古詩詞藝術歌曲垂直美感。例如在這首《長相思》(馬思聰)中,演唱者不僅應用了西方作曲法,還融合了宋朝所推崇的詞調音樂曲譜,極具中國古代歌曲的藝術美感,使得整首歌曲成為一個有機的體系,“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旋律打動了每一個人,讓歌曲產生了委婉動聽的效果。

七、情感處理細膩,極具藝術性

筆者認為,要想完美演唱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是非常難的,因為其的文化意蘊是非常深厚的,且對演唱者情感處理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要。這一情感方面的處理要求,決定了其和西方藝術歌曲具有很大的不同,西方藝術歌曲只要求演唱者站在舞臺上通過演唱過程打動觀眾,而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則需要演唱者將情感與音樂融為一體。因此,演唱者演唱時,必須將自己融入古詩詞意境當中,熟悉它、感受它,深入理解其內在的東西。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歌詞意蘊很深,演唱者必須掌握細膩的情感處理技巧,唱出畫面感,唱出詩人內心的情感,且要演唱得準確穩定,彰顯出歌詞的藝術性,抓住聽者的心,正面影響聽者的思想情感。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極具特點,其作品也以及藝術風格,已經成為聲樂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在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教學當中,音樂教師必須結合其相應的藝術風格和演唱特點,讓學生多多學習中國古詩詞文化,由淺入深,逐漸豐富學生的聲樂文化知識,豐富歌曲詮釋手段,提高學生的專業演唱和創作技術能力,從根本上促進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和教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范丹彤.20世紀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特征探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2]賈萌.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18.

[3]賈卓貝.中國古詩詞歌曲的演唱分析[D].西安音樂學院,2018.

[4]黃璐.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演唱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20.

[5]李慧.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的意韻表達[D].河北師范大學,2017.

[6]張貴.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特點及風格——以《楓橋夜泊》為例[J].四川戲劇,2019(12):96-99.

[7]李瑛.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D].山東藝術學院,2019.

[8]黃玉佳.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藝術特征與演唱實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9.

猜你喜歡
演唱藝術歌曲風格
藝術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高中“藝術歌曲”教學之漫談
宋詞演唱走入課堂之初體驗
聲樂教學略見
電影視聽藝術中的影像色彩表達
解讀木刻版畫在動畫中的運用
演唱者要善于發現美創造美
對我國藝術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