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沿海地區中小型紡織企業用工困境與破解研究

2020-09-10 11:26付雨彤陽張龍灝馮慧艷徐琪洋
商業2.0-市場與監管 2020年12期
關鍵詞:新舊動能轉換紡織業

付雨彤陽 張龍灝 馮慧艷 徐琪洋

摘要:項目組選取中小紡織企業較多的山東膠東半島地區為調研地,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及對相關部門和行業從事者的訪談方式,發現中小紡織企業目前面臨的問題,抓出其中主要矛盾——“用工難”,并試圖在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探索破解困境的新思路和新路徑。

關鍵詞:紡織業;新舊動能轉換;用工難

經調查發現,新動能已成為推動新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也成為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1]。項目組從維持舊動能和尋求新動能兩個角度,為破解用工困境給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提出改進建議,意義深遠。

1.引言

李克強總理于2015年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中”,由此正式提出“新舊動能轉換”的概念,為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與轉型提供了理論指導。紡織業作為傳統制造業的代表,也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十三五紡織工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優化結構,這為紡織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全新動力也提出了明確要求,提供了機遇也創造了挑戰。

膠東半島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擁有著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實驗區,此地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已成為助推山東經濟“增量崛起”的新動力[2]。且目前已有部分中小紡織企業開展新舊動能轉換,轉型意愿強烈并且具備轉型的硬性條件。因此,項目組將著力尋求此背景下中小紡織企業發展的突破點,以求助力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為其他地區提供參考案例。

2. 中小紡織企業困境解析

項目組通過實地調研,尋訪各家企業和社會各界并結合問卷調查發現的如下諸多問題。

2.1生存環境惡劣,發展動力不足

首先,項目組梳理了膠東半島中小紡織企業的由盛到衰的發展歷程,并發現現今中小紡織企業正面臨著生產成本加大、生存環境惡劣、發展動力不足等諸多困境,亟待動能的轉換升級。

近年來隨勞動力成本和原料成本增長,膠東半島在出口競爭中優勢減弱,許多企業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內銷,且隨著訂單競爭激烈,需求難以刺激,產品價格上升困難,企業利潤空間嚴重壓縮。目前來看,中小紡織企業利潤點難以超過5%,長期留存困難重重。加上發展初期受限于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導致企業生產技術水平低下、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后等現象嚴重,致使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等已經嚴重影響居民健康安全,為后期治理與改良帶來巨大額外成本費用。在新老壓力下,產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2陷入用工困境,生存壓力加大

隨后,項目組總結中小紡織企業發展存在的諸多問題,并發現其中“用工難”問題已成為制約企業正常運行的關鍵。

勞動力是中小型企業發展的“命門”,勞動力不足是舊動能的缺失,同時也限制了新動能的發展。紡織業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嚴重依靠勞動力資源。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幾乎全部受訪企業都認為其所在企業存在用工缺口,“用工難”問題已普遍存在于紡織企業內部,且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勞動人口的逐年下降、高速發展的第三產業對基層勞動力的競爭加劇、紡織行業未來前景不被民眾認可,工廠難以招到足夠的基層普通工人開工,崗位空缺嚴重。另一方面,部分企業雖能招到工人,但大部分工人文化水平有限,對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勞動者的用人的需求仍不能得到滿足,人才結構性短缺嚴重。

2.3用工根源深重、發展嚴重受限

最后,項目組深入剖析中小紡織企業出現 “用工難”的主要原因,試圖在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探索破解用工困境的新思路和新路徑,為中國傳統工業升級轉型提供借鑒和啟示。

項目組以企業用工為切入點,通過實地調研、走訪等形式對該問題展開研究,發現造成“用工難”的原因如下:用工難的問題根源是“權利慌”,主要表現為勞動就業權益保障的不平等、發展權利受到限制;勞動環境相對惡劣,工作強度大,造成員工精神壓力負擔;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不平衡,缺乏政策引導。種種問題導致紡織業將難以成為人們所向往的熱門行業,發展受限。

3.破解中小紡織企業用工困境的對策建議

3.1吸引勞動力,彌補短期動能不足

對于政府而言,政府需要加強宏觀調控,在提供政策支持的基礎上指引企業樹立“以人為本”的用工理念,提升從業者獲得感與幸福感。政府也應建立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的用工環境,例如在用工集中區完善學校、醫院、交通設施等基礎建設,以幫助企業吸引更多勞動力。

對于用工企業自身,企業應切實改善就業務工環境,加強勞動力職業培訓,進一步引進各方面人才,深入挖掘本地可用的勞動力資源。企業也應進一步完善勞資關系,依法規范用工意識。同時,企業要改良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員素質,防止效率低下,減少管理費用。

3.2尋求新動能,完成產業長期轉型

對于政府而言,政府需要出臺相應政策,統一企業廠房標準,鼓勵民營企業加快技術創新[3]。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對于企業而言,企業可與高校等單位合作,開發研制新設備和新工藝,以此提高勞動生產力,逐漸減弱原來對勞動力的依賴性。在企業內部針對企業特點,研制新的生產工藝,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找到銷售的新機遇。

4.結語

通過與當地居民和相關勞動人員的交談,項目組了解到,企業希望在多方努力下,努力走出用工難這一困境,讓更多的百姓了解紡織,熟悉紡織,為失業人員打開紡織的新大門。相信在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共同努力下,定能緩解膠東半島的中小型企業用工難情況,推進紡織行業的新舊動能轉換。

參考文獻:

[1]鄭世林,熊麗.中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成效研究[J].技術經濟,2021,40(01):1-11.

[2]胡偉.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戰略選擇[J].開放導報,2021(01):98-105.

[3]王麗媛.產業園區企業“用工難”問題及對策研究——以滄州明珠服裝產業園為例[J].中國中小企業,2021(01):84-85.

本文系山東師范大學2019年度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沿海地區中小型紡織企業用工困境與破解研究——以膠東半島為例”(項目編號:20191044538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新舊動能轉換紡織業
構建信息化共享平臺 做好“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的人才保障
淺議中小制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識別、培育與再造
西部地區新舊動能轉換——挑戰與應對
新舊動能轉換下證券業發展研究
聚焦新舊動能轉換 打造優質法治環境
淄博市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實踐與思考
透過世紀之窗再看中國南通紡織業
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營改增對紡織業影響的研究
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