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文創”跨界融合背景下書籍設計課程的改革初探

2020-09-10 07:22孫玲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書籍設計出版文創

摘要:近年來,國家對于文化創意產業在政策支持下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同時也收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傳統書籍形態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面臨了巨大的挑戰,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發展變化,高校的書籍設計課程應當根據這一形勢做出相應的改革。本文從“出版+文創”跨界融合背景著眼,結合書籍設計課程的現狀分析,初步探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書籍設計課程的改革方向。

關鍵詞:出版;文創;書籍設計

“出版+文創”模式指的是,將出版業中的文化價值加入至文化產品,最終形成獨特的文化創意產品,是一個為文化產品添加故事以達到產品增值的效果。近年來,伴隨“互聯網+”戰略的持續性推進以及數字出版技術發展愈發成熟,傳統意義的出版行業通過圖書刊物的出版發行實現發展的生存模式已經不再受到書籍市場的青睞,肩負文化責任又需自負盈虧的出版機構不斷轉變經營模式以尋求在數字時代站穩腳跟。其中,通過出版產業鏈延伸,與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的“文創+出版”模式是眾多出版機構青睞的多元經營策略之一。傳統書籍形態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沖擊,應當轉變策略以適應市場發展要求。對于為出版行業輸送專業人才的高校書籍設計課程,針對這一現象,高校書籍設計課程也要順應市場需求,對課程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從而推動書籍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一、高校書籍設計課程現狀分析

(一)教學內容傳統

我國的古代書籍文化有著數千年悠久的歷史,中華書籍文化的千姿百態使其至今仍換發著無窮魅力。在很多高校中,書籍設計課程一直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傳統教學形式發展也較為成熟。通過書籍設計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對書籍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全面掌握,具備從對書籍內容的解讀、分析、編輯、設計考量到方案提報等方面的綜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目前,由于教材出版時間較長,市場更新換代速度較快,所以許多高校選用的教材中,傳統書籍設計的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但能夠結合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內容的較少,這就導致教學內容更新較為緩慢,學生積極性不高。

(二)不能有效結合市場需求

目前,許多高校的書籍設計課程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首先,大多數高校教師從學校畢業后直接走上教學崗位,自身缺乏書籍設計相關實踐經驗,導致教學內容更側重理論講授,實踐性較弱;其次,很多高校不具備印刷設備或校外實踐基地,學生僅通過多媒體教室中課程教師的理論講授,很難理解書籍成書過程。所以導致學生很那理解印刷和出版流程以及書籍市場需求,實踐能力較弱。

(三)相關技能掌握不全面

在技能方面,大多高等院校的課程會結合實際訓練,使學生能夠通過方正飛騰、In Design等專業軟件完成書籍的成品制作。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僅掌握編排軟件是遠遠不夠的。實現文創產品功能創新、多元體驗、內容融合的視覺設計呈現,書籍設計者要實現由平面設計軟件向三維設計軟件延展。

二、“文創+出版”模式與書籍設計課程結合的可行性分析

2016年,國務院提出《“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新理念和新技術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格局,這標志著文化創意已成為國家戰略。除國家政策支持外,各省對文創也有不同的政策扶持。騰訊在2018年提出了“新文創”概念,通過游戲、APP等形式進行了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轉型與發展;故宮博物院的多款APP都利用了視聽多維度方式來展現傳統文化??梢?,新媒體技術的融合使文創能夠更生動的體現出文化內涵。同樣,跨界融合的“出版+文創”形式也為書籍設計課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與創新性。

書籍設計本身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是文化傳承的有效工具,“出版+文創”融合發展不僅能夠拓寬出版物的內涵,也可以為文創產品賦予新的價值。高校的書籍設計課程在尋求特色課程建設中,應與市場需求相結合、與時俱進,所以,“出版+文創”模式與書籍設計課程相結合符合時代需求,是可以長效發展的。

三、“文創+出版”模式的高校書籍設計課程改革措施初探

(一)優化課程結構,更新教學理念

傳統的書籍裝幀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紙質書籍的閱讀體驗,大到開本和紙張的選擇,小到行距、字距的把握,都需要設計者進行周全的考慮,而“出版+文創”的跨界融合則向書籍設計設計從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書籍設計課程授課教師應及時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及時優化課程結構與授課內容,順應書籍設計的市場需求。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以與時俱新的新思路進行課程教學。

自身知識儲備不夠充分時,可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借助相關視頻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完善教學效果。

(二)提高設計實踐能力,產教融合發展

書籍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書籍設計課程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往往在設計實踐方面是比較欠缺的。課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多關注書籍設計相關賽事,充分利用高校社會資源,加強校企合作,與當地出版社和印刷廠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能夠直觀了解成書流程并準確掌握設計流程。企業為高校教學提供校外實訓場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而高校則為企業輸送具有專業水準的高層次人才,產教相互融合,使書籍設計能夠更好的發展。

(三)創新思維,以文創帶動課程發展

大多高校的書籍設計課程還僅停留在傳統書籍設計教學模式中,以設計制作書籍實物為主,缺少對與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的思考與探索。近年來,新媒體技術迅速發展,書籍設計課程可借助新媒體技術,將傳統設計形態與新技術結合,滿足當代市場的需求。另外,書籍設計課程也可以結合各地地方文創產業,結合文創產品的研發,立足傳統,融合創新,利用課程改革來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承與出版產業發展。

四、結語

高校在對書籍設計課程進行建設時,應結合本?,F有資源與地方特色,更新教學理念,引入設計實際項目,加強校企合作?!俺霭?文創”跨界融合為書籍設計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也為高校書籍設計課程提供了特色發展方向,傳統與新技術的結合也為高校的書籍設計課程發展帶來了春天。

作者簡介:

孫玲(1987-)女,漢族,河南省鄭州市人,現為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美術學院學院教師。

基金資助:2021年度河南省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課題——“出版+文創”模式下中原文化出版物發展研究(2021-ZZJH-458)

作者單位: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美術學院

猜你喜歡
書籍設計出版文創
劉力萍文創作品
文創雪糕
《長沙茶館文創產品設計》
鏵芯文創
現代書籍設計中紡織材料的應用
迷人的書《S.》
眾籌出版是一種出版創新
中國傳統美學下的書籍設計研究
設計與生活
民國時期老課本出版略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