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020-09-10 18:36王艷雷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應用

摘要:計算機科學與通訊技術的發展,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初中語文是培養學生讀寫技能和人文素養的重要科目。應用信息技術創新初中語文教學的內容呈現方式,對于在教育現代化的語境下,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教學;應用

一、引言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現代化創造了新的可能。教師依賴教學材料和教輔資料,借助黑板與粉筆進行知識傳授,這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傳統形式。隨著計算機科學與通訊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初中語文教學形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在高效率的數字化課堂上,語文課文有了新的展示載體,從文本到視頻,從圖片到影像,這種授課內容的多媒體呈現形式,既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初中語文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可以借助網頁、課件、網絡和影視等外部教學資源,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求知體驗[1]。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然性

應用信息技術創新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選擇。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為人類帶來海量數據的同時,也豐富了人類獲取知識的渠道與手段。為了滿足學生全面掌握多元知識的需求,必須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變革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與興趣[2]。

當以知識為基礎的腦力勞動正在取代體力勞動成為經濟社會的發展主體時,旨在培養學生讀寫技能和人文素養的語文學科,在傳統的課程體系中正在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與檢索信息的能力,增強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習問題的意識,促使初中語文教學更加符合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綱要的規定。

三、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網頁的使用

以文字、圖片和語言為中介的傳統語文教學手段,已經不能適應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基本趨勢。應用信息技術變革初中語文的教學方式,使用網頁豐富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了解與記憶。比如,在講解《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時,教師可以制作教學專用網頁,并進行網頁專欄的設計,依次講解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跡。在作品鑒賞環節,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資料,幫助學生了解作品內容[3]。使用網頁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更好地發揮了信息技術輔助基礎課程教學的優勢,對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具有十分顯著的促進作用。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課件的使用

為了提高初中語文課程設計的整體性與科學性,教材編寫者通常會將同題材內容歸入特定的學習單元中,這種編排方式無疑會增加課程教學的系統性,但是也會降低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應用信息技術變革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為教師重新組合課文內容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舉例來說,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特定作者在不同時期創作的文學作品,在教學課件的制作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有機整合。課件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在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梳理與復習匯總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學習初中語文課程的三年時間里,學生會在不同的教材中,發現某位作者創作于不同時期和特殊背景下的各類作品,以及不同作者創作的同主題作品。為了便于學生系統掌握初中語文的知識結構,教師在梳理教材的基礎上,既可以將特定作者創作的不同作品,制作成專門的教學課件;也可以將不同作者創作的同主題作品,制作成獨具特色的教學課件,以供學生復習使用。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網絡的使用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網絡的廣泛使用創造了條件。使用網絡助力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也能豐富師生的交流手段。比如,在講授《秋天的懷念》這篇散文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組討論,并通過網絡了解作者史鐵生的生平事跡以及這篇散文的創作背景。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學生還需要閱讀作者的其他文章,從不同的角度解析不同作品的異同點,制作成幻燈片課件在同學們面前進行展示。為了便于學生觀摩、借鑒、討論、分析,教師還可以將各個小組的作業成果,貼在網絡論壇的首頁位置,并在互動窗口,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與困惑,利用網絡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與交流,為學生創造和睦融洽的學習環境。

(四)初中語文教學中影視的使用

來自視覺與感官的刺激,可以影響個體的情感和認知水平。通過觀看影視素材,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并在態度和行為方面作出相應的改變。舉例來說,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現代詩時,可以播放介紹林徽因的影視資料;講解《劉姥姥進大觀園》時,可以播放電影《紅樓夢》中的相關片段;講解《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時,可以播放介紹普希金的影視資料。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為人類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數字化生活體驗,借助影像資料還原文本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文本描繪的動態畫面,既有助于增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全面了解,也可以激發學生內心的深沉情感,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促進教學效率的穩步提高以及教學效果的不斷優化。

四、結束語

應用信息技術變革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是知識經濟時代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培養心智健全、品格高尚、全面發展的優秀青年,初中語文教學必須善于應用信息技術帶來的各種現代化智能成果,為學生創作立體化、多角度、全方位的學習環境,從而實現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提高與質量改善的初衷與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福菊.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131-132.

[2]王永青.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5):45-46.

[3]潘艷明,李大孟.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探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2):140+142.

作者簡介:

王艷雷,男,中共黨員,40歲,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三站中學,語文教師。

猜你喜歡
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應用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