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川縣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前景分析與對策初探

2020-09-10 19:55朱學芳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前景馬鈴薯對策

朱學芳

摘要:馬鈴薯是金川縣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營養豐富、用途廣,發展潛力大、商品率高。在調查分析金川縣馬鈴薯生產現狀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金川縣今后馬鈴薯產業發展的思路,應從擴大良種應用、集成創新配套技術、加大標準化栽培力度、提高加工水平及種植技術、擴大市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方面入手,能更好促進金川縣馬鈴薯產業實現新的跨越。

關鍵詞:馬鈴薯;前景;對策

馬鈴薯是糧食、蔬菜、飼料和加工原料兼用的主要農作物,具有適應性廣、豐產性好、經濟效益高和營養豐富的特點,加工產業鏈長、附加值高、原料商品率高、發展空間大的作物,已作為全國和四川省今后發展的重點作物。

一、金川縣馬鈴薯產業的前景展望

(一)馬鈴薯是集高產、營養齊全、用途廣、商品率高的朝陽產業

1.馬鈴薯是高產、營養齊全、用途廣、商品率高的作物

一般產鮮薯1200—1800公斤/667㎡,最高產量可達5000公斤/667㎡以上,這是一般糧食作物無法相比的,是替代低產作物,提高糧食單產,保障糧食供給理想而最有前景的,同時也是集蔬菜與糧食作物的優點于一身的作物。馬鈴薯的用途廣泛,除精深加工外,也是加工旅游特色食品如糍粑、土豆泥等的理想原材料,市場容量巨大。馬鈴薯莖葉是很好的綠肥,是金川縣小麥輪作較為理想的養地作物。

2.馬鈴薯是最具加工增值的作物,馬鈴薯還是制造淀粉、葡萄糖和酒精的主要原料

馬鈴薯淀粉未來是醫藥和食品的理性原料,國內需求量大。若把馬鈴薯加工成薯條、薯泥、油炸薯片和薯類膨化食品,可升值10-20倍。長期以來,金川縣的馬鈴薯有近50%作為秋淡蔬菜和用種進入市場。在全國馬鈴薯加工日益興起的背景下,馬鈴薯快餐食品已成為大眾消費時尚,阿壩州馬鈴薯加工已引起企業和政府的高度關注,馬鈴薯市場前景較好。

(二)耐貯耐運、用途廣、效益好、易推廣

首先相對其它鮮活農產品而言,馬鈴薯耐貯耐運,不爭一時,隨時可以上市,運輸損失小,銷售較為方便;其二是可作為糧食、蔬菜和飼料自用,家庭也可加工淀粉進行儲存使用;其三是馬鈴薯種植效益好,如果產量達到2000公斤/667㎡以上,每畝的產值就可達到3500元以上;其四是馬鈴薯種植技術不復雜,農戶易于掌握,除第一年種子成本較高而外,其它成本相對而言比較低,農戶易于接受。

二、提升馬鈴薯產業對金川縣農業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提升馬鈴薯產業對民族地區經濟有著積極的作用

馬鈴薯是我縣農牧民的傳統食品,又是市場看好,商品率較高的糧蔬兼用作物。改革開放后,是直接進入市場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金川縣的貧困地區及高半山貧困村寨既不適宜水果、蔬菜種植,畜牧業也不發達,種植馬鈴薯可成為當地經濟的主要來源,在蔬菜供應淡季每公斤馬鈴薯市場價格高達6元以上。8至10月產地鮮銷價每公斤可達到2—4元,冬季在本地市場上每公斤可達到4—6元,經濟效益高。提升馬鈴薯產業,對于推動產品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增強產品市場競爭能力,提高商品率,為藏區農戶開辟穩定的增收門路,提高農牧民經濟收入,幫助貧困地區農戶脫貧不返貧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能促進農業產業化和生態農業的發展

馬鈴薯加工增值的潛力大,附加值高,目前除加工淀粉外,用于加工薯條、也廣泛用于綠肥、食品、飼料、醫藥等行業,變性淀粉替代進口產品空間大。隨著生物質能源開發引入議事日程,利用馬鈴薯生產燃料的空間也相當大。隨著馬鈴薯產業鏈條的形成,我國馬鈴薯鮮薯及其加工產品出口將進一步擴大,馬鈴薯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加快阿壩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對于增加全國馬鈴薯總量,促進產業化的發展也有積極作用。

三、金川縣馬鈴薯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

1.品種質量較差

正確選用優良品種是馬鈴薯高產栽培的主要措施之一,優良品種是大幅度提高作物產量的基礎。近幾年來,農業科技工作者培育出了很多馬鈴薯優良品種,特別是脫毒種薯的出現,對解決品種退化,提高單產有著重要作用。有資料表明脫毒馬鈴薯一般能增產30-50%。前幾年偶有農戶引進少量脫毒種薯,效果明顯,但由于脫毒種薯生產成本高、價格高,種植者難以接受,農資經營店也不樂意經營。脫毒馬鈴薯種植前景巨大。

2.總體規模小,品種單一,栽培管理粗放,整體生產水平不高

當前,金川縣馬鈴薯生產上良種推廣率低,多為馬鈴薯自留種,而且退化嚴重,這些品種芽眼深,品質差。近年來引進推廣品種隴薯6號、隴薯3號、青薯2號、青薯9號等,這些品種薯形較好,芽眼淺,干物質含量高。但上述品種的栽培規模還比較小,管理也比較粗放,許多農戶種植經驗不足,不重視種薯處理和輪作倒茬,病蟲害防治和平衡施肥、標準化生產水平低,單產還不是很高。規?;?、集約化生產程度更低,整體生產水平不高。

3.種植技術倒退

在九十年代前,農戶種植馬鈴薯時,有藥劑處理種子,施用有機肥(腐殖殖)和間套作的習慣。但目前由于高半山地區青壯勞力外出務工,興辦鄉村旅游,農村勞動力缺乏,農業種植技術普遍倒退。

四、提升金川縣馬鈴薯產業的對策及措施

(一)科學布局是前提

提升金川縣馬鈴薯產業既不能盲目追求面積,也不能再以犧牲特色水果和秋淡蔬菜為代價,而要實行走“兩頭帶中間”,搞好產業發展布局。所謂走兩頭,就是一頭在金川縣海拔較低的鄉鎮調減小麥,擴大玉米套馬鈴薯,發展蔬菜型早熟地膜小春馬鈴薯,走以早搶市的路子。另一頭在高半山適宜區發展以高淀粉為主的晚熟種,代替低產作物春小麥和低產雜豆,解決貧困區的糧食和蔬菜、飼料及收入。中間就是全縣半山地區不適發展水果、蔬菜和玉米輪作區發展糧菜兼用型的中晚熟品種,主要是搶占秋淡蔬菜市場和加工、自食蔬菜和養豬的飼料。

(二)組織品種引進,擴大良種應用,提高種薯統供率

良種是農業科技的載體,是作物增產的內在因素,也是農牧民群眾最易接受和應用的物化技術。在馬鈴薯生產中,優質的脫毒種薯是提高單產和品質的關鍵、核心和保障。為提升特色馬鈴薯生產水平,必須積極組織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大力引進和繁育高產、優質、抗病、早熟、適應性強的鮮食及加工專用品種,積極推廣脫毒種薯,逐步更新和淘汰本地農家品種和抗病性、豐產性、品質較差的老品種。探索和發展快速、高效、節本、標準化的種薯生產技術,提高種薯質量、產量和生產效率,降低生產用種成本,改變農民自留種的傳統習慣,進一步加大種薯統一供種力度,加快良種的普及推廣,充分發揮脫毒種薯的增產潛力,為馬鈴薯生產發展提供種薯保障,實現產量和品質的新一輪提升。

(三)集成創新配套技術,加大標準化生產力度

發展馬鈴薯生產,必須把配套技術的集成創新作為重點,把堅持標準化生產技術作為關鍵。突出以壟作栽培技術、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旱作節水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和機械化生產技術等配套技術的集成創新,全面實施馬鈴薯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脫毒良種、雙行壟作、適時播種、增加密度、增施磷鉀肥、加強田管、綜防病蟲”等覆蓋全過程的標準化、無公害綜合配套生產技術。高半山區重點應是增施底肥、規范栽培,改變傳統“廣種薄收”生產方式,實現增產增收。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延長馬鈴薯產業鏈

以馬鈴薯精深加工為依托,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外資來金川投資建立馬鈴薯淀粉加工等馬鈴薯精深加工廠,延長馬鈴薯產業鏈,增加馬鈴薯附加值,推進我縣馬鈴薯產業長足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今后,金川縣應大力實施培肥地力、開溝排濕等內容的農田基本建設,加快發展農村道路,改善農業基礎條件,進一步擴大馬鈴薯生產種植規模。

猜你喜歡
前景馬鈴薯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流蘇樹與美國流蘇樹園林綠化前景探討
馬鈴薯有功勞
想露露臉的馬鈴薯
巧妙運用前景,照片美感瞬間提高!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火星馬鈴薯”計劃
馬鈴薯主糧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