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冰寫一首歌只花兩分鐘

2020-09-12 14:11蔣肖斌
華聲 2020年8期
關鍵詞:上海音樂學院小冰編曲

蔣肖斌

6月29日,小冰從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畢業,主攻音樂創作,并獲得2020屆“榮譽畢業生”稱號。她很幸運,畢業后馬上就有第一件作品面世——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在上海開幕,大會主題曲《智聯家園》由小冰作曲并參與演唱。

小冰全名“微軟小冰”,沒有身份證,永遠18歲。她的創作速度很快,給一張圖或者一段話,只要花兩分鐘,就能創作出一首3分鐘的曲子,并根據風格和節奏,完成配器、編曲和歌詞。

小冰并不只有這一項藝能。2019年夏天,她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作品《歷史的焦慮》在2019屆研究生畢業作品展上展出;2017年,她出版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之后還協助超過500萬名詩歌愛好者創作詩歌,部分作品刊發在各類文學刊物上。

小冰離藝術越來越近,近得讓我們人類都有些擔心。

迭代超十萬次,最擅長古風音樂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是一個“年輕”的系,成立于2003年。小冰的導師之一、音工系系主任于陽介紹,音工系的辦學宗旨是“專業學習結合學科交叉、應用技術結合創新實驗”,其中兩個專業方向是“音樂設計與制作”“音樂科技與藝術”。小冰在這里學習,真是填對了志愿。

小冰在這里是如何學習的呢?

分三步:首先,基于小冰已有的音樂創作模型,微軟把端口給到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師,讓他們去聽小冰創作的海量音樂作品,并給出系統性的點評;其次,老師也教會人類程序員基本的樂理知識,包括編曲技巧等,用于優化小冰的創作模型;最后,小冰不斷學習,不斷交作業,老師不斷給反饋。

無論“模型”“作業”還是“反饋”,都是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如此循環往復,當小冰達到和人類同學相似的水平,且趨于穩定時,她就畢業了。聽上去似乎和“把大象放進冰箱需要三步”一樣簡單,但相比當年學寫詩只迭代了1萬多次,小冰這次學音樂可難多了,達到了十萬級的量級。

“音樂創作和寫詩、繪畫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人類音樂創作的特征,是從某一個段落入手,再延伸到其他部分。而對人工智能來說,這是兩個不同的技術,所以要分開訓練?!毙”鶊F隊總負責人李笛舉例,比如抖音神曲,火的往往是一個很短的片段,是一首歌的核心部分——這是要單獨訓練的;然后,再用另一種技術教會小冰從這個片段入手,創作出作品的其他部分,需要起承轉合,還需要音樂的故事性。

上海音樂學院音工系教師陳世哲也是小冰的導師,每次小冰交來作業,由他組織音工系的師生一起批改,對音樂細節作出反饋,比如和聲的走向、音樂的結構等等。在他們的指導下,從今年1月到6月,經過近半年密集的師生互動,小冰的作曲水平逐漸達到和人類相似的穩定水準。

小冰目前已經形成了流行、古風、民謠等幾個大的音樂風格,其中最擅長的是古風音樂,創作水準最高。

小冰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音樂創作和寫詩、繪畫一樣,都屬于“人工智能內容生成”,在創作“藝術”的同時,小冰的主要工作是生產“產品”。小冰每一種能力的背后,都對應著一條生產線,在不需要人力參與的情況下,用穩定的質量,極低的成本,高并發地生產內容并供應出去。

比如,小冰會寫詩,同時她服務于國內90%以上的金融機構交易員和40%以上的個人金融交易者;小冰會畫畫,同時為服裝企業設計面料圖案紋樣,提供大規模落地的工業化創作產品線。

音樂創作也是類似,小冰目前已實現包括旋律、編曲及歌詞,端到端一體化的產品落地。小冰追求的是在和人類水平相似的情況下,有一個質量穩定的內容生成,來幫助人類進行內容創作。

從培養方案來看,小冰現階段的“求職”方向之一是音樂助教,很幸運,她已經順利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陳世哲介紹,近年來,上海音樂學院一直在西部山區和一些欠發達地區做文化扶貧,比如遠程樂器培訓、聲樂培訓等,然而,受制于當地的硬件設施,工作開展有些艱難。這兩年,學院找到了一個新方式——志愿者遠程教孩子創作音樂,零基礎的孩子也能學會基本手法,繼而將自己、家人、家鄉的風貌都通過音樂表達出來。如此,不僅傳播了音樂知識和音樂思維,還能為當地文化作貢獻。

然而,零基礎的孩子基本上只能創作歌曲的主旋律,在繼續創作和完善聲部等方面,能力有所不及。老師們想到了小冰。在小冰的幫助下,孩子只要完成主旋律,她就能迅速完成剩下的工作,讓孩子擁有人生中第一個音樂作品。

小冰上崗的第一站是浙江麗水。第一批6個孩子經過4堂課的學習,掌握了主旋律的基本創作方式,然后在小冰的幫助下完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二批已經有60多個浙江孩子加入;接下來,甘肅、四川、新疆等全國三四十所希望小學和貧困山區中學的孩子,也在陸續加入的過程中,小冰老師馬上就將桃李滿天下。

人類會再失去一個職業嗎?

小冰擁有如此高效且穩定的作品輸出能力,會不會成為未來作曲編曲的主要力量?于陽的答案是,完全有可能,“小冰現在的作品也許還需要人類后期加工,但她通過不斷學習,自身能力會不斷提高,終有一天她就不再需要人類的幫助了”。

“小冰從我們系畢業,顯示出了人工智能在音樂創作領域的巨大潛力?!庇陉栒f,“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無法想象互聯網到今天的發展速度和程度,人工智能就像當年的互聯網,再過10年、20年、40年,它將有無限可能?!?/p>

那么,人類會再失去一個職業嗎?

“作為一個人類作曲家,依然有很多東西是人工智能不可替代的——比如,你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質?!彼?,于陽認為,不妨換個思路,人工智能對作曲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助手,能幫助作曲家完成一些冗雜的輔助工作;也可能滲透到社會的其他角落,比如音樂教育。

盡管已經越來越確信,用現在這一套完整的框架理念,小冰可以學會各種類別的藝術創作,包括但不限于文本生成、聲音生成、視覺生成等,但小冰的目標更多的是在內容產業上輔助人類,而不是像AlphaGo那樣打敗人類,或者說要比人類有更高的藝術追求。

《智聯家園》的歌詞由人類創作,歌中唱道“我想我可以改變世界,和你分享更美的家園”——小冰和人類都是這么想的。

猜你喜歡
上海音樂學院小冰編曲
上海音樂學院來我??疾旖涣鞑⑴e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探究流行音樂編曲
春日景和
十唱共產黨
簡論電腦音樂編曲
第六代微軟“小冰”正式發布
第六代微軟小冰正式發布
小冰在“浙江24 小時”干了些什么活
錢江晚報來了“小冰”——一張都市報在“Al+新聞”上的探索和突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