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靈魂

2020-09-14 12:11范瀛立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思政教育大學生

摘 要: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思政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兩者關系密切,可以說,前者是時代賦予后者的課題要求。本文旨在于探討理念信念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間的聯系,進而闡明后者于前者的培養作用,僅供同行交流探討之用。

關鍵詞:理想信念;思政教育;大學生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論斷直接指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核心。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庇纱丝梢?,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礎和首要任務,我們需要深刻認識到兩者意義和作用,實現思政教育價值。

1、淺析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間的關系

全球化經濟推進和信息化時代到來,為我國發展和民族復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與此同時,挑戰并存,而挑戰的形式并非是經濟活動所帶來的經濟影響,深挖便可發現,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文化“較量”才是矛盾爆發的主要因素[1]。且縱觀當前國內外頻發的各類社會問題時,以管窺“網絡論調”,我們也已經發現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和理想新年教育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而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的本質核心是國民和族人的價值觀,故而,全球化經濟和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各主體之間交流影響的是人的價值取向和思維定式。若是個人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則極有可能被其它國家或民族的價值觀或者說文化所影響[2-3]。

價值多元化是當前中國發展現狀,但是對于處于探究心強但分辨能力弱的大學生而言,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缺乏社會經歷,知識儲備有限,他們往往對價值觀的選擇上比較迷茫,卻又受限于即將面對社會的事實必須自主對事業、愛情和家庭之類的價值觀念進行選擇。所以,在這個關鍵時期,思政教育要肩負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的重任。換言之,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是當前時代賦予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

2、綜述思政教育對理念信念的培養作用

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強其理想信念教育,是時代賦予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也是思政教育的基礎和首要任務,由此保障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實踐中國夢和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4]。一言以蔽之,高校思政教育的性質及其功能決定了其對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具有不可代替的積極作用。

2.1思政教育有助于強化大學生政治素養,堅定理想信念

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我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

加強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培育和樹立新時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幫助他們認識到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密切相關,認識到人民群眾才是歷史和文明的創造者,推進他們建構或者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引導這些新時代新青年,在堅持黨的指導方針下,走上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諸如:可以播放黨史紀錄片,讓學生了解到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可以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偉大成就及在其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和貢獻者,讓學生了解到個人的成功與國家和人民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而國家的成功依靠是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的無悔付出;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革命紀念館,讓學生于參觀和靜聽講解的過程中了解何為歷史的厚重,何為中華民族的風骨。

2.2思政教育有助于豐富大學生的思想理論,堅定理想信念

思政教育中的重要課程內容之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的理論體系。

作為培養大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點課程,思政課程可以通過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的理論體系內容,加深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諸如鄧小平理論的理解,從而提升其使用這些先進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面對物質化和世俗化的社會誘惑能堅定理想信念,保留自我。諸如:可以開展“中國夢”專題講座,緊緊圍繞“中國夢”和“個人夢”之間的互相成就的關系進行講述,鼓勵大學生有夢、追夢,最終圓夢,要讓“中國夢”在學生心中扎根,在“個人夢”的實踐過程中發芽、開花和結果。最終,讓“中國夢”成為學生追求理想道路上的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

2.3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堅定理想信念

思政教育課程內容及其“立德樹人”教育目標,決定了思政教育具有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的能力,不僅僅上上文所述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的提升,還有思想道德的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于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由此可見,道德培育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同時,只有加強道德修養,才能夠保障學生人格端方,信念不移,真正意義上成為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想信念堅定的新時代大學生。對于思想道德的培育,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使用已經學習的理論知識對社會案例進行分析。諸如:疫情防控期間,一些普通民眾或奔赴一線,服務災區,或捐款獻愛心,為愛助力。幫助學生理解他們這些行為是不僅僅道德高尚的表現,更是堅定理想信念,奉獻自我幫助更多人的表現。

結束語

綜上所述,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礎和首要任務,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是當前時代賦予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任,也有助于強化大學生政治素養、豐富其思想理論和提升其道德水平,進而幫助其堅定理想信念。

參考文獻

[1]姚賢.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引領學生精神成長的途徑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3):101-102.

[2]李小蘭.習近平新時代青年學生理想信念重要論述研究[D].吉林大學,2020.

[3]李可欣.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沈陽農業大學,2020.

[4]袁利利.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理論觀察,2020(06):67-69.

作者簡介:范瀛立,1973.8,男,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大學本科,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文明素養、青年心理健康、黨建與干部教育管理、社會熱點現象調查分析。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思政教育大學生
走進東山學校,尋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用對黨忠誠詮釋理想信念堅定
為革命視死如歸的紅色家庭(二)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