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思想對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啟示

2020-09-14 12:11郭德釗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無為不爭

摘 要: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反自然”觀念盛行,人們認為自然界和自然規律都是為人服務的,于是便肆無忌憚地向自然界進攻,使得生態系統的承載力與恢復力都處于超負荷狀態。為建設生態文明社會,我們要積極地從道家文化中吸取經驗教訓?!兜赖陆洝吩敿氷U述了老子的基本思想:從本體論上講,“道”是天地之本,是萬物之源;從認識論上講,老子主張物極必反、禍福相依的辯證思想;從個人角度講,老子奉行無為,順應規律行事的生態實踐觀,主張不爭、寡欲、知足常樂的人生觀。

關鍵詞:無為;不爭;寡欲;禍福相依;知足常樂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講到:“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盵1]資產階級所創造的生產力與資產階級對自然資源攫取的數量之間呈正比例關系。當今生產力愈加發達的社會同樣是建立在對自然資源需求數量更多、需求種類更豐富的基礎上的。目前,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攫取速度遠大于自然界自然資源的生成速度,人類朝自然界排放垃圾速度遠大于垃圾自然降解的速度,這兩方面都在同時破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因此,我們現在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與生態系統恢復能力都處于超負荷狀態,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攫取的數量與自然界孕育資源的數量二者之間的關系已經失衡,繼而導致森林銳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自然災害;而我們使用自然資源制造出的新產品,如果沒有經過合理的回收、無害化處理,同樣會導致環境污染。以電池為例,盡管國家提倡電池的回收處理,但電池的使用不僅普遍,且價格低廉,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便會看到很多隨手丟棄的廢舊電池,這些電池在空氣中會逐漸分解,繼而會隨著雨水進入江河湖海,最終會對整個水循環系統造成嚴重污染。

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是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反自然”的行為產生了以笛卡爾為代表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念,他們認為自然界和自然規律都是為人服務的。在這種“反自然”的文化思想的影響下,人類開始肆無忌憚地向自然界進攻,把自然界看作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具體可概括為三大原因和三大助力。

根本原因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逐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的進步。在當今社會主要表現在越來越多的新產品被創造出來,糧食產量激增,交通、通信技術發達,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等。而生產力大幅提高的基礎不僅有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更重要的是資源被無限制的開采,沒有大量資源的支撐,便沒有我們的現代化社會。盡管被無限制開采的資源都能在小范圍內轉化為為財富,但“草原和狼”的關系將在不久后再一次重現。我們知道,狼的數量對于維持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可是當時的牧羊人為了防止羊被狼叼走,便開始大量的捕殺狼,結果狼群驟減,羊群短時間內激增,致使大量青草被羊群啃光,最終使得草原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徹底被破壞,羊群也因沒有足夠的食物而大量餓死??茖W技術的發展本來也是為人服務的,就像當年牧羊人為了保護自己的牲畜不被吃掉,保護自己的“私有財產”不被狼“偷走”而獵殺狼一樣,但無節制的獵殺狼卻導致了相反的結局,這和我們當下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拼命發展科技一樣,它最終也會造成一個相反的結局——科技的異化。

直接原因是貨幣的大量發行。因為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總量是由生產力決定的,國家發行貨幣的多寡是為了維持本國經濟的穩定。在生產力愈加發達的社會,我們生產的商品數量越來越多,很少的錢就會買更多的商品,貨幣就會升值,而政府為了保證進出口的平衡,就開始印刷貨幣,繼而將貨幣投入流通市場,使貨幣升值不要太快。但是政府發行的貨幣投放到市場上,一開始是不屬于個人的,而是屬于國家的。于是屬于你個人的那部分財富沒怎么增長,而屬于國家、社會的財富卻大幅增長。社會財富越來越多,你自己的財富越來越少,你如果不努力工作,那么你自己的財富在世界總財富中所占的比例將越來越低。所以,你不得不努力工作,而企業為了生存,為了賺取財富也不得不拼命開發自然資源。

個人原因是人的消費發生異化。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人們可以從世界各地購買琳瑯滿目的商品。但在大眾傳媒的影響下,人們購買大量昂貴的商品卻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是為了迎合潮流,在購買和使用這些商品中來認識自己,尋找自己生命的全部意義和價值。

除了三大原因之外,還有三大推動因素。首先是廣告傳媒,目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廣告傳媒,在不良媒體的大肆宣傳下,無數奢侈品牌無時無刻不侵入人們的閑暇生活領域,這極大的激發人們的購買欲,當然,人們購買這些奢侈品主要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是為了迎合潮流,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其次是現代化企業的管理制度,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對于現代化的企業,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私營上市企業,他們有著極強的憂患意識,像京東、阿里巴巴等著名企業,都實行末位淘汰制,這勢必會加速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在這些企業,哪怕是排名末尾的員工,大都是優秀的人才,只是他們在更加優秀的人才堆里,自身實力顯得略輸一籌。這些企業這么做,目的是使員工擁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時刻保持強烈的拼搏意識,讓員工們自發的奉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最后是社會信用制度的開放和普及,為人們的提前消費提供了條件。目前銀行有信用卡,淘寶有花唄,京東有白條甚至還有諸多的網絡借貸公司,這些都是人們在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而銀行余額不足時的解決方案。至于還款,那是一個月以后的事,而且你也還有分期還款和最低還款等不同的選擇。這樣自己高興,因為自己在短時間內,付出很少的努力就可以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擁有自己夢寐以求的商品。商家同樣高興,盡管自己的商品定價高,但也不用為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不足而發愁。銀行也高興,短期內增加這么多筆借款,今年年底又多了一筆豐厚的利潤。這些都是人們無限制開采的自然資源的無形推動力。

盡管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紅利,盡管我們無法阻止科學技術的發展的趨勢,但是我們卻可以從老子的思想中汲取有價值的知識,為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做出積極的探索。因為我們在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探討中,說到底就是探討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問題。老子是中國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道德經》[2]是老子一生智慧的結晶,在這短短的五千言中,不僅蘊含了治國、安民、修身、養生等各個方面的內容,而且在環境保護方面也給我們提供了最深刻的啟迪,下面我們對其生態環保思想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首先,從本體論上講,“道”是天地之本,是萬物之源?!兜赖陆洝返诙逭拢ㄒ韵率÷浴兜赖陆洝罚┲v:“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边@句話是說“道”先于天地而生,它是天下萬物的母親,它是無所不包的。第四十二章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庇纱?,我們可以看出天地萬物和我們是有同一個本源的。第二十五章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艘缘貫榉▌t,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而道本身乃自然而然。在這里我們看到“道 ”是萬物的根源,“道 ”歸根到底皆于“自然”。人是自然界即天地萬物的一部分,人不是自然界的主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人的一切行為順應自然,即人應該遵循自然規律行事,違反自然規律從長遠看就是人與人作對,因為人僅僅是自然界的一份子。

其次,從認識論的角度講,老子主張物極必反、禍福相依的辯證思想。第五十八章講:“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边@里講的是幸福與災禍是相伴相隨的,眼前的幸??赡苁且院鬄牡湹拈_始,而眼前的災禍也同樣可能是以后幸福的開始。就我們當下的生態環境而言,一個農民為了擴大耕地面積,增加谷物收成而去砍伐森林,這本是符合正常人邏輯思維的事,農民付出的勞動越多,等到秋季收獲便越多,但當其它數百萬計的農民也為了同樣目的這樣做時,結果人類的這種行為反而招致了自然的報復,由于大批森林被砍伐而招致的水患,造成了毀林造田時沒有想到的壞結局。這樣,個人行動的意義就被“盜竊”了,行動結果成為畸形,個人的勞動逆轉過來反對他,而造成這種結局的是個人本身。原因何在?這是因為人們看待問題總是以個人利益為中心,把人當成了自然界的主人,把自然界看作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第五十八章講:“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痹谶@里老子告訴我們災禍與幸福之間并沒有確定的標準,正會忽然轉變為邪,善會忽然轉變為惡。因此,我們要注意做事情的尺度,我們向自然界攫取資源一定要在自然界可承載的范圍內。在自然界可承載的范圍內,我們越勤奮,我們從自然界獲得的自然資源就越多,比如古代樵夫上山砍柴,勤勞的樵夫每天砍柴的數量比懶惰的樵夫要多,收入也多。但如果我們向自然界攫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自然界的可承載范圍,那我們在短時間內獲得豐富的自然資源后,大自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不會在為我們孕育自然資源。比如采用機械化的手段砍伐森林,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將整個森林伐光,緊接著是水土流失加劇,最終造成土地荒漠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沒有木材可伐的。

最后,從個人角度講,老子奉行無為,順應規律行事的生態實踐觀,主張不爭、寡欲、知足常樂的人生觀。

第三十七章講:“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边@里的“無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為,而是不妄為,順應客觀規律行事。第六十四章講:“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边@就是說要輔助萬物回歸自然、返于淳樸,而不是妄加干涉??傊?,老子奉行的無為,順應規律行事的生態實踐觀,就是要告訴人們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把握住萬物演化的自然規律,不可因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對自然妄加干涉,過度攫取自然資源。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采,根本上是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但在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的消費行為已經發生了異化,人們無視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人的真正需要,只專注于去滿足占有物的無限的欲望,人們購買商品更多的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炫耀自己的財富,更有甚者認為對物的占有就等于對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擁有。我們可以看出,這種貪婪的欲望將會隨著物質產品的不斷獲得而愈發膨脹,異化了的消費目的永遠不會被滿足。針對這種消費異化的現象,老子主張不爭、寡欲、知足常樂的人生觀對我們當下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第十九章講:“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彼?,老子主張“見素抱樸,少思寡欲”,這里表明老子認為追求過多的物質享受會損害身心健康,是得不償失的事。第八十章講:“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充分表明老子知足常樂的人生觀,最幸福的事就是珍惜眼前擁有的東西,享受當下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以及日常的生活習俗,這就是一件幸??鞓返氖?。

通過老子給我們的啟示,我們發現要想解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問題,需要轉變以前以人類為中心的價值觀念,人不是自然界的主人,相反,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好比毛和皮之間的關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另外,我們還要合理的控制自己物質欲望,避免欲望泛濫,成為欲望的奴隸。

盡管老子在二千多年前就給了我們關于人與自然之間關系問題的探討,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能否解決當今建設生態文明社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不僅需要有解決問題的方案,還需要有一批將解決問題的方案付諸實踐的人,這就需要我們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為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2]老子.道德經[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11.

作者簡介:

郭德釗(1991-)男,漢族,山東臨沂人,陜西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環境哲學的研究。

猜你喜歡
無為不爭
張之洞的“三不爭”
艾草
詠油菜
不爭與爭
學會“不爭”
中外教育思想中的“無為”智慧及其啟示
老子“無為”思想的價值研究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不 爭
“無為”的負利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