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

2020-09-14 12:01汪智娟
現代商貿工業 2020年29期
關鍵詞:融資困境后疫情時代新冠肺炎疫情

汪智娟

摘 要:2020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小微企業造成巨大的沖擊,小微企業的經營收入大幅下降、經營成本大幅上升、上下游供應鏈不穩定、融資困境加劇。國家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要通過加強信用信息共享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通過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提高融資便捷程度,通過政策性擔保為小微企業融資增信提供杠桿放大功能。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小微企業;融資困境;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9.052

1 新冠肺炎疫情對小微企業的影響

研究機構普遍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的短期影響程度遠超過2003年的SARS,在各類市場主體中,小微企業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最大,部分企業面臨巨大資金壓力和生死存亡考驗。

小微企業天生抗風險能力較弱,平均存活時間僅為4-5年左右。疫情沖擊阻斷了人流和物流,極大減少了小微企業的營業收入。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生活服務等受沖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也是小微企業比較集中的領域,很多企業被迫關門,即使開業也面臨上游原材料供應跟不上、員工無法按時返崗等諸多困難,營業收入短期內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是租金和工資等開支又具有較強的剛性,企業面臨巨大資金壓力。清華、北大發布的聯合調研數據顯示,85%的小微企業賬上資金余額最多只能維持三個月,其中34%的企業只能維持一個月,33.1%的企業可維持兩個月,只有不到10%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疫情沖擊具有短期性和猛烈性,雖然多數市場主體均受到影響,但是相對于大企業,小微企業面臨的風險更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小微企業由于資產規模小、缺少抵押物、信用信息不透明,且多為非公性質,從外部獲得資金支持的難度要大得多。因此,疫情沖擊對大企業來說是“好與壞”的問題,對小微企業來說則是“生與死”的問題,一旦資金鏈斷裂,企業將不得不關門歇業。

即使在正常時期,小微企業融資長期以來都是一項世界性難題,我國也較為突出。疫情沖擊加大了小微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和難度,資金鏈斷裂將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由此會帶來失業增加、收入減少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放任自流,將傷及經濟基本面。

2 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及困境

2.1融資渠道窄

由于小微企業存在規模小、資金實力弱以及銷售具有不確定性等先天缺陷,小微企業在當前可融資的渠道受到很多限制,其不能像其他大企業一樣發行股票和債券,在政府支持力度上,也相對較小。在現有市場上,其融資渠道主要有銀行信貸資本、民間資本、企業內部資本等幾種有限的形式,融資渠道較窄。

2.2 間接融資困難

小微企業在直接融資渠道上無法解決其資金需求時,就得靠間接融資。但是,小微企業的內部信息不公開透明、財務制度和監管體系也并不是特別完善,所以小微企業信息失真度會高于其他大中型企業。而商業銀行,歷來比較偏愛大中型企業,而且商業銀行的貸款門檻也高,小微企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所需貸款相對困難。

2.3 融資成本高

小微企業無論在技術還是規模上,都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生產成本往往較高,其資金需求一般周期短、金額小、需求急。對于銀行來說,小微企業往往信用意識不高,同時缺乏足夠的抵押資產,難以通過銀行的評級,使得銀行放貸風險增大,因而利息相對較高,加上貸款手續復雜,融資成本高。

3 小微企業融資困難應對策略

為應對疫情沖擊,近期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密集發布了多項臨時扶持舉措,多將小微企業作為綜合幫扶的重點,其中加強金融服務是重要組成部分,如通過增加信用貸款、實施貸款風險補償、無還本續貸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采取給予貸款利率貼息、政府性擔保等形式,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多措并舉減輕小微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因疫情沖擊給予小微企業臨時金融救助是非常必要的,但想讓小微企業活得好、活得久,有效緩解融資難題,光靠行政命令性的權宜之舉是不夠的,需要建立長效機制。

一是通過加強信用信息共享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疫情爆發后,很多地方政府要求銀行擴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規模,但是銀行作為一個營利性經營主體,向哪些企業發放貸款必須權衡收益和風險,銀企信息不對稱是導致銀行不敢貸和不愿貸的重要原因之一。針對這種情況,一些地方將促進信用信息共享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作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重要突破口。如蘇州于2014年開始建設地方企業征信系統,大量歸集各領域數據,實現了工商、稅務、公積金、海關、環保等78家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的信用信息采集,累積入庫數據1.15億條。這一系統由專門組建的國有企業——蘇州企業征信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征信”)負責建設運營,企業化的運作模式機制靈活,可以更好地對接銀行需求和技術變化。依托上述信息源,蘇州征信能夠向金融機構提供沒有信貸記錄的小微企業征信數據(包括水電煤、社保等),并提供信用報告、風險預警、信用評分等專業服務,為小微企業征信全面“畫像”,以緩解金融機構“不敢貸”的顧慮,創造了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蘇州樣本”。截至2019年底,平臺已覆蓋蘇州地區近70萬戶企業中的42萬戶,其中小微企業36萬戶,累計發放貸款近6700億元,6200多戶“首貸”企業獲得貸款205億元。

二是通過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提高融資便捷程度。小微企業往往需要多元化和一攬子融資服務,近年來一些地方整合各類金融資源,拓展金融服務功能,搭建了服務小微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不斷提高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服務便利度,在抗疫救助中為金融機構精準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如蘇州在推動政府信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于2015年12月在全國較早成立了“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從最初提供信用查詢、信用報告、信用評分等基礎功能,到后來逐步增加信貸撮合、股權融資、風險預警等金融功能,讓小微企業在線發布融資需求,金融機構在線受理“搶單對接”,依靠市場力量配置資源,雙向選擇、自主對接,切實提高了融資效率。疫情爆發后,蘇州持續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作用,對小微企業、無貸企業特別是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進行服務,實現企業需求與金融供給的精準匹配。

三是通過政策性擔保為小微企業融資增信提供杠桿放大功能。在缺信息、缺信用、缺抵質押物的情況下,融資擔保是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重要條件。在此次金融救助中,很多地方依托完善的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通過降低擔保費率、提高再擔保分擔比例、取消反擔保要求等方式,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發揮了增信和杠桿放大功能。如安徽省信用擔保集團創新推出“4321政銀擔”業務模式(市縣擔保機構、省擔保集團、商業銀行、地方政府按照4∶3∶2∶1的比例開展業務合作和風險共擔),搭建起銀行、政府、擔保機構合作的橋梁,創造了融資擔保的“安徽模式”,其直保業務在保余額、再擔保業務在保余額等多項指標居全國行業第一位。疫情爆發后,安徽省提出對疫情發生前3個月生產經營正常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和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符合條件的擔保貸款納入“4321”新型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取消反擔保要求,將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對2020年1月1日起新發生的、無需提供抵質押作為反擔保、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2%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按照每年擔保貸款實際發生額的1%給予融資擔保機構擔保費補貼。北京也非常重視政策性融資擔保作用,設立了規模不低于100億的融資擔?;?,對符合條件的機構開展小微企業融資給予業務獎勵、風險分擔,并在全國率先推動“動產擔保登記系統試點”。疫情爆發后,北京要求政府性擔保機構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微企業降低綜合費率0.5個百分點。

四是通過機構和產品創新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效率。疫情爆發后,不少地方都提出對小微企業實施無還本續貸、提升首貸率等幫扶舉措。一些地方前期已經通過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就如何破解小微企業續貸成本高、獲得首貸難這一突出問題進行了探索。如北京于2019年率先成立了全國首個“小微企業續貸中心”,通過實行“一址通辦”(政務服務大廳開辟專門服務窗口提供各類服務)、推進“兩點壓縮”(申請材料大幅壓縮到最多14項、授信審批壓縮到最多10個工作日)、開辟“三條綠色通道”(房產抵押、網上稅務大廳、擔保流程再造)、提供“四大服務”(政策解讀、續貸業務受理、銀行和客戶推薦對接、中介機構介紹推薦等),推行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續貸中心開設4個月后,北京地區銀行業無還本續貸率提高了7個百分點,續貸金額19.9億元,累計為企業節約直接財務成本6000余萬元,相當于續貸金額的3%。在續貸中心基礎上,北京又開始謀劃建設全國第一家“首貸服務中心”,依托市政務服務中心匯聚的各類數據向銀行提供查詢服務,幫助“零信貸”企業獲取首貸資金。疫情爆發后,北京提出完善企業續貸服務中心功能,加快建設企業首貸服務中心,提高中小微企業首貸率、信用貸款占比,努力將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占比提升20個百分點以上。

參考文獻

[1]李明龍.疫情對東北中小企業的影響及應對策[J].商業經濟,2020,(6):126-128.

[2]景素奇.非典時期企業如何有效突破[EB/OL].中國營銷傳播網,2003-05.

[3]劉志鋒,張晨.小微企業融資創新與制度安排[J].理論界,2012,(8):2.

猜你喜歡
融資困境后疫情時代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學研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機制:信息、決策與執行
新冠肺炎疫區高校大學生的精神狀態與行為應對
公共衛生學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