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衛生學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顯

2020-03-13 08:10楊芊徐小林趙鴻輝吳息鳳
治理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

楊芊 徐小林 趙鴻輝 吳息鳳

①Acheson,1988,Public?health?in?England:The?report?of?the?committee?of?inquiry?into?the?future?development?of?the?public?health?function?(“Acheson?Report”)

摘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公共衛生學科的作用凸顯。本文通過回顧2003年“非典”疫情及17年來公共衛生學科發展的歷程,考察了公共衛生學科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從中提出了我國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系統及學科發展的任務與目標,特別是在人才培養、風險溝通及心理健康干預方面。

關鍵詞:公共衛生學科;新冠肺炎疫情;疾病預防控制系統;風險溝通;心理健康干預

中圖分類號:R1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9092(2020)02-0075-006

在2020年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們不斷認識到“醫療是處理存量,疾控才是控制增量”這一傳染病防控的事實。在應對此類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是主要力量。然而,長期以來,公共衛生體系及學科建設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本文圍繞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展開,介紹公共衛生學科的范疇和重要性,梳理“非典”后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以及在本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各地公共衛生體系的應對,分析從抗擊“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事業和公共衛生學科的尷尬處境,最后針對本次疫情,提出我國公共衛生及疾病預防控制系統需要改進之處,特別是風險溝通及心理健康干預方面。

一、問題的提出

新冠肺炎的影響堪比2003年的“非典”,對人群健康及社會發展均造成了嚴重危害。作為烈性傳染病引起的公共衛生事件,其防控和治理有賴于公共衛生體系。公共衛生是指“通過社會有組織的努力來預防疾病,延長壽命和促進健康的藝術和科學”①。其工作范圍包括疾病防控(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環境衛生與職業衛生、營養與食品安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等;其目的是通過發展社會體制,保證每個人都享有足以維持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實現個體健康地出生和長壽?!胺堑洹敝?,我國高校公共衛生學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范疇越來越廣,延伸到了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在此次疫情中,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特點是傳染性強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專家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的最新認識》,《中華流行病學》,。,未表現出癥狀的潛伏期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這種情況以前在SARS時沒有發生Mahase?E..?China?coronavirus:mild?but?infectious?cases?may?make?it?hard?to?control?outbreak,?report?warns.?BMJ?(Clinical?research?eds.)?2020;368:m325.。目前專家認為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也存在糞-口傳播的風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因為是新發傳染病,人群沒有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特征經歷了局部爆發、社區傳播和大范圍傳播三個階段。目前其特效藥和疫苗的開發還需要相對長的周期。這決定了防控工作的重點是科學精準地對全人群進行識別、分類,然后采取疾病防控策略措施。2020年1月20日,國家將新型冠狀病毒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疫情信息監測,傳染源隔離,加快疑似病例的診斷,密切接觸者管理,聚集性疫情防控,返城人員的疫情防控,院內感染防控和社區防控。這一工作是公共衛生從業者的核心職業任務。

二、“非典”后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與

本次疫情中各地公共衛生體系的應對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對我國公共衛生能力的巨大考驗。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計病例共8422例,其中中國內地累計病例5327人,死亡349人,居世界首位Data?from?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3.8.15.?!胺堑洹苯o我國以及全球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比如,在非典期間,我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與預估值相比降低3.1%(預估值為98%,實際值為67%)Keogh-Brown,M.R.,&?Smith,?R.D..?The?economic?impact?of?SARS:how?does?the?reality?match?the?predictions?[J].?Health?Policy?(2008);88(1):pp.110-120.。公共衛生及疾病防控體系落后而帶來的疫情控制不力是造成這些損失的主要原因。

在疫情暴發之初,政府未意識到它的巨大危害性,SARS疫情信息不公開透明。對于已經發生的疫情,防治重點放在了臨床治療,未能及時控制疫情傳播。隨著疫情的不斷擴大,許多公共衛生專家開始介入防控策略措施制定,運用專業知識,指導疫情防控。疫情之后,為了加強我國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國家加大對公共衛生的投入,公共衛生學科也因此得到了發展。政府投入117億元解決國家、省疾控中心的軟硬件設施建設。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絡直報系統,有效監控任何新發傳染性病例,尤其是不明原因肺炎,使得國家疾控中心在內的各級疾控部門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周潔:《回顧2003非典:被改變的命運和機制,武漢肺炎將會改變什么?》,《新民周刊》,第1029期。。這個直報系統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疾控中心科研人員在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里成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并傳送國際中心網絡,使得各個部門第一時間掌握病毒信息。

我國公共衛生系統建設的成效非常明顯,嗣后17年中,在國家乃至各類全球性公共事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得到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國家的稱贊?!胺堑洹敝?,中國經歷了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癥疫情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2009年,在墨西哥、美國相繼爆發甲型H1N1疫情之后,中國政府就國內情況及所采取的應急措施進行了及時的通報,避免發生社會恐慌,穩定民心。而美國政府經歷了六個月才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當年至少導致18449人死亡,6000萬人感染。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2012年報告的最終統計,全球死亡人數接近30萬人Dawood,F.?S.,?Iuliano,?A.?D.,?Reed,?C.,?Meltzer,?M.?I.,?Shay,?D.?K.,?Cheng,?P.?Y.,?...?&?Feikin,?D.?R.?(2012).?Estimated?global?mortality?associated?with?the?first?12?months?of?2009?pandemic?influenza?A?H1N1?virus?circulation:a?modelling?study.?The?Lancet?Infectious?Diseases,?12(9),pp.?687-695.。在2019-2020流感季中,美國1900萬人感染流感,至少1萬人死亡,預計流感季將持續至2020年5月。2015年韓國爆發中東呼吸綜合癥疫情。除去韓國本身的氣候條件適宜病毒滋生以外,韓國狹小的病房空間以及無保護的看護探望活動導致疫情大面積傳播,最為輿論詬病的是政府應對不及時,疫情防控出現漏洞。早期控制本是傳染病管理的最重要工作,由于政府對于病毒傳染力的判斷失誤,信息不透明,耽誤了疫情防控。中東呼吸綜合癥疫情不僅影響了韓國的國家形象,還影響到韓國的旅游、貿易、股票和教育等各個方面。韓國官員曾表示,中東呼吸綜合征的擴散給韓國經濟帶來的打擊將比“世越號”沉船事故更嚴重。在中國香港、廣東等地也發現確診病例,而中國憑借非典之后建立的衛生體系,展現出強大的監控和反應能力,憑借及時和全面的信息公開制度,高效而完善的應急預警和處理機制,成功地在疫情初露苗頭時將其遏制黃曉燕、袁政安、何懿、陳昕、徐奕麗、劉杰、宋耀君:《上海市應對新型流感疫情策略及措施》,《中國衛生資源》,2019年第4期。。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很多省份迅速響應。截至2020年1月26日,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涵蓋總人口超過12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是指在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及時向國務院報告,在國務院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開展工作;收集、評估、報告、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劃定控制區域;強制控制措施;流動人口管理;實施交通衛生檢疫;信息發布;開展群防群治。

武漢市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核心區,發現第一例病情之后,沒有及時重視并采取流行病防控的措施,導致錯過了控制疫情傳播的黃金時期。作為重要疫情傳播源頭的華南海鮮市場不及時關停;早期官方通報內容為“有限人傳人”“可防可控”;舉辦百家宴,團拜會等大型集群活動。新型冠狀病毒自2019年12月中旬以來,就開始了人際傳播,在1月24日湖北省才從二級響應上升為一級響應。湖北省及武漢市的早期防控不力是造成此次疫情在全國范圍內蔓延的主要原因??梢娢覀冊谶@方面還有很大的缺陷和不足之處。雖然我們已經有中心控制的電子報告系統,能第一時間把疾病信息傳到省和國家疾控中心,防控決策卻需要各級政府實行,官方信息的正確性和科學性非常重要。這方面的管理和配合缺陷是這次疫情大規模爆發的關鍵原因之一。

河南省在1月25日啟動一級響應后,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措施,發布通告,提出了八項舉措:嚴格實行屬地管理制度、嚴格實施隔離措施、切實加強社會面管理、嚴格疫情報告制度、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做好物資保障工作、加強輿論引導、維護社會穩定。河南政府12月就停了開往武漢的班車;1月21日全面停售活禽;各渠道不停轟炸預防疫情信息:短信、電視、報紙、公眾號;第一時間設立了130所定點醫院,嚴陣以待;河南村民穿上防護服,在村口拉開各類防控橫幅。政府出臺相應措施,激勵專家人才在抗疫一線擔當作為;河南日報:《河南省出臺7項措施激勵專家人才在抗疫一線擔當作為》,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20年2月8日,https://www.henan.gov.cn/2020/02-08/1289690.html。省衛健委科普宣傳工作組整合多方資源,迅速形成了全媒體、全覆蓋的傳播格局,用科普知識打好防疫“主動仗”;《省衛健委:用科普知識打好防疫“主動仗”》,《河南日報》,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20年2月10日,https://www.henan.gov.cn/2020/02-10/1290049.html。各地區因地制宜發揮疫情防控優勢,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交通多項優勢;《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布會召開因地制宜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河南日報》,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20年2月10日,https://www.henan.gov.cn/2020/02-10/1290047.html。百姓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發揮群眾智慧,編寫防控順口溜,保障農村地區健康;社區志愿者落實社區防控,落實信息監測和居家隔離觀察??梢哉f,河南省的防控是自上而下協調合作的防控工作,是值得各省市學習的防控經驗。

浙江省在1月23日啟動一級響應,這也是在全國范圍內第一個啟動一級響應的省份。浙江省以關注民生聞名,當全國的口罩供應普遍陷入緊缺狀態時,2月1日杭州市政府推行藥店免費派送口罩,結果導致街上排起長隊,好不容易達成的居家隔離局面被輕易打破。后來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老師將情況反映給市長,市長立即采納公衛專家的意見。次日,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了《關于預約發放口罩的補充說明》,其中提到為減少人員流動和集聚,市民成功預約的口罩,相關部門將統一配送上門。當全國的隔離和封鎖持續了兩周之后,國民經濟面臨巨大考驗。溫州市作為浙江省的重災區,直接向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求援,尋求提供區域返工復工的公共衛生方案。專家們根據國家和浙江省官方的疾控指南,結合具體實際情況,經過嚴格論證和商討,采用大數據進行預測,提出只要沒有新的傳染源的出現,繼發病例都在管控人群當中,那么返工復工的條件就是成熟的;只要所有人都按照官方的疾控指南執行,做好返工后的早篩查、早診斷、早隔離,減少公眾暴露在傳染源下的幾率,那么感染的風險就是可以控制的;配合返工復工分類、分人群、分地區有序展開的工作方針,需要針對不同的人群進行精準匹配的公衛宣傳投放,最大化心理保健效果。這就率先打破了“一刀切”局面,為安全有序地返工復工提供了指導和支持。

三、公共衛生學科發展的不足及其改進

從非典、甲型H1N1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癥疫情等事件的表現和對比中可以看出,只有在出現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后,人們才會想起公共衛生事業的重要性。而當公共衛生默默維護人民健康,在災難面前保護“酣睡”的人們時,大家往往對它視而不見。這種情況也映射到了高等院校的公共衛生學科Tao?Wu,?Liming?Li.?Evolution?of?Public?Health?Education?in?China[J].?American?Journal?of?Public?Health?(2017):pp.1893-1895.。高校公共衛生學科的部分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在就讀期間就想著轉專業,部分學生希望轉到臨床或其它學科。這種專業學習人群的不穩定,導致最后真正從事公共衛生領域的專業人員不多。學生們的想法很“務實”,轉專業的考慮,核心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待遇較低”,另一個是“地位不高”?;趶氖鹿l工作,待遇比不上臨床或者其它專業的尷尬現狀,學生可能并不會把公衛專業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轉專業的原因中,更為致命的是“地位不高”。湖北省在這次突發疫情中,疾控體系反應明顯滯后。這個問題令許多疾控從業者感到尷尬和委屈。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兼顧科研和業務特點,但通常只是一個轉達命令的中轉站,并沒有通報權。在此次抗擊疫情中,公衛人也在加班加點工作,但做的都是幕后工作,并沒有得到應有重視。

發揮公共衛生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人才的培養是核心和根本Xu,?D.,?Sun,?B.,?Wan,?X.,?&?Ke,?Y.?(2010).?Reformation?of?medical?education?in?China[J].?The?Lancet,?375(9725),pp.1502-1504.。遺憾的是,公共衛生學科自身人才儲備短缺的問題并未得到有效解決?!耙粏柸恢钡男l健委主任事件說明,公衛隊伍急需高質量人才的補充。人才培養的問題在大學錄取時就已顯現。很多高等院校醫學專業和其他專業是分開的,報名醫學大類的人才本身就少。而比較臨床、口腔等專業,公共衛生(預防醫學)專業更為人冷落。很多學生都是調劑而來,很多學生半途轉專業,畢業后也都改行跳槽。

公共衛生學科發展的動力和啟示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要讓公共衛生學科在疫情防控中真正發揮作用,決策過程要依靠公衛的專業知識;二要提高整個社會對公共衛生的重視,加強各級公共衛生系統的各種層次的專業人員;三要進一步解決人才培養的問題。當前,要進一步培養真正懂公衛,有理論基礎,有實踐經驗,疫情出現能站在防疫第一線的公衛人才,同時保障公衛人才的待遇;四要加強疾控中心和高校的合作,“學研用”緊密結合。在無疫情的情況下,疾控中心的人員可以來高校參與科研,高校教師也可以參與到疾控中心的日常實踐中,尤其是要利用好大數據的技術,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好疾控中心的大數據,建立公衛預測、預警系統,防范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更完善的公共衛生體制機制,通過科學的頂層設計,保障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在防疫中的作用,推動公共衛生學科的可持續發展Huang,?Y..?(2004).?The?SARS?epidemic?and?its?aftermath?in?China:a?political?perspective.?Learning?from?SARS:Preparing?for?the?next?disease?outbreak,?pp.116-36.。

我國現在開辦公共衛生學院的高校占比很低,而且很多都是下設在醫學院下面。我們應該加大對公共衛生學科的投入和建設,鼓勵高校開辦公共衛生學院以及開設相關課程。在國外,公共衛生學院和醫學院一樣是獨立學院。國外的大部分公共衛生學院培養的是研究生,且不一定是有臨床醫學背景。我國公共衛生學科的培養更注重預防與臨床結合,理論和實踐互動王德炳:《醫學與公共衛生學的整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醫學教育》,2004年第6期。。我國從本科就開始培養公衛人才,有臨床醫學基礎。對于未來公衛人才的培養,應該可以考慮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方案,既培養可以在基層衛生機構開展公共衛生日常工作的技術性人才,也應該培養層次較高的、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技術型+研究型人才,比如,研究型、專業型的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培養。另外,針對基層對于復合型的公共衛生人才的培養,還可以考慮建立“4+3”的培養機制,前4年學習醫學和公共衛生學,后面3年進行全科醫學規培,由公共衛生學院來培養全科醫生。因為全科醫學主要面向社區人群,需要有預防醫學的相關知識,所以由公共衛生學院對這部分的人才進行多學科的培養,同時給予參加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權利。

高校和疾控中心聯動建設公共衛生學科,強化公共衛生學科的基礎性、技術性和實踐性,已經刻不容緩。公共衛生學科建設要依靠高校和疾控中心的緊密聯動,促進學科理論與實踐協同發展任濤、吳瑤、宋菁等:《中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研究生實踐應急處理能力的供需矛盾分析》,《中華預防醫學》,2019年第8期。。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和國家衛生研究中心,各大高校和醫院有非常密切的合作關系,能在短時間內組織強大的專業人才和物質設備來對付各種疾病。讓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參與到高校的研究和教學中來;讓高校的師生,參與到疾控中心的大數據分析中去,這不但提升數據價值,提升師生實踐能力,而且提高了疾控中心的科研能力和服務水平,是一個多贏的局面。當前,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已與杭州市疾控中心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探索高校附屬疾控中心的新模式。

公共衛生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還應該加強國際合作。一些國家在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實踐及人才培養方面的模式及經驗值得借鑒。比如,美國CDC。美國CDC專業隊伍及專業素質更強大。在中美兩國人口數量懸殊的情況下,美國CDC的員工超過2萬人,而中國CDC僅2100人左右。美國CDC在亞特蘭大,和埃默里大學是鄰居,這樣兩家能夠共同合作、互相兼職、開展研究,既提高了CDC的科研水平,也提高了員工的薪資待遇水平。而在中國,高校和CDC的合作并不密切。公共衛生的進步,離不開高校和疾控中心的緊密聯動,促進學科理論與實踐協同發展。另外,美國CDC出版的《發病和死亡周報》(The?Morbidity?and?Mortality?Weekly?Report,MMWR),是一個非常及時且具有信服力的疫情信息發布平臺,在全世界的疾病預防控制領域都具有影響力。鑒于此,我國CDC也于去年底出版了《中國CDC周報》(CCDC?Weekly),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比如關于這次疫情的信息發布,已經很及時地在上面發布。但是,距離其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發布平臺,還需要大量的積累。

同時,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很多方面值得國際社會學習借鑒。比如,強有力的傳染病防控體制機制、統一領導力、號召力、動員力及組織協調能力等。在國際層面,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在發現疫情、分離病毒、開展基因組測序并與世界衛生組織和全世界分享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塞德評價“在許多方面,中國實際上正在為疫情應對確立新的標準”譚德賽.世衛組織總干事在關于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國際衛生條例》突發事件委員會新聞通報會上的發言.?https://www.who.int/zh/dg/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statement-on-ihr-emergency-committee-on-novel-coronavirus-(2019-ncov)(最后閱覽日期2020年2月16日)。。

“非典”的成功防治就是得益于流行病學專家和疾控專家的獻計獻策。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公衛專家勇挑重擔,積極參與其中,發出更多聲音?!邦A防為主”的概念已經提倡了數十年,希望通過這一次疫情的防控,在完善體制機制的基礎上,加大力度保障預防的優先地位,推動公共衛生學科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繼續發揮公共衛生及疾病預防

控制系統在本次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在本次疫情中,有人說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反應偏慢,這與我國的疾病預防控制的體制機制有關。從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來的問題,比如在早期的時候已經發現有人傳人的跡象,就應該按照疾病控制的理論和實踐進行防控,而不是下保守結論,等證據足夠充分的時候,才采取果斷的措施,這樣可能已經耽誤了防控的最佳時機。所以,政府應該授予疾控部門更多的行政權利,比如疫情信息的發布,具有更多的主動性。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早發現、早發布、早隔離”。另一方面,后來一些報道指出,最先發現這次疫情可能是傳染性疾病的是臨床醫生,這提示我們應該加強臨床和公衛之間的緊密協作,使整個疾病匯報體系更加迅速有效。本次疫情防控還暴露出防護物資缺乏問題,國家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的建設。比如將一些私企納入到應急體系的管理中來,以便當出現疫情時,能有效調動各企業,保障防疫物資的儲備和產出。最后,在公共衛生風險溝通方面Bennett,?P.,?Calman,?K.,?Curtis,?S.,?&?Fischbacher-Smith,?D.?(Eds.).?(2010).?Risk?communication?and?public?health.?Oxford?University?Press.,我們的行政部門及疾控部門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越是這種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越需要在第一時間的(be?first)、正確的(be?right)、可靠的(be?credible)風險溝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只有當防控工作被“路人皆知”,而不是“無人知曉”,才是有效扭轉這一矛盾的基礎。在疫情面前,更應該做好健康及風險溝通傳播工作,只有對公眾進行正確的科學普及教育,透明地匯報疫情動態,才能全民一心,共同做好防護。而真實正確的工作,在平時就應該開展。一方面,在平時的公共衛生宣傳工作中,要做到不斷地重復“透明公布-有效控制”這一反應鏈條,做到常態化,才能讓民眾有理性地警醒和配合政府和公共衛生的工作,既提高民眾的公共衛生素養,規范民眾的公共衛生行為,又能逐步重新樹立政府和公衛部門的公信力,有效地消除民眾的恐慌。另一方面,也只有如實、及時地公布疫情,“政府-公衛”健康工作協作體高效運轉,才能做到有效地對公共衛生事件預警,促進公共衛生的價值發展,體現公共衛生的專業自信。當政府和公衛專業領域緊密聯動、各司其職,才能協作共進。政府及時公布科學成果,科學指導意見,正確政策解讀,做到信息權威、科學、透明,才是消除傳言、污蔑和恐慌的最好辦法。

對于傳染病,防控的意義大于治療,提高全民自我保護意識,統籌協調疫情隔離至關重要。當鐘南山院士呼吁民眾“宅在家,勤洗手,戴口罩”時,人民生活被各類疫情相關的信息所占據,各類假新聞層出不窮,謠言四起,公衛科研人員和從業者應當正確評估此時民眾的心理狀況,當負面情緒占據主導地位時,認知功能受到阻礙,嚴肅刻板的科普宣傳的吸引力和傳播力遠遠不如圖片、視頻類謠言消息。因此,借助各類平臺窗口,采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公共衛生宣傳,用科學精神戰勝恐慌心態,是在公共衛生領域防護和疏導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在這次疫情中,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制作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小知識》等系列科普短片,以詼諧幽默的形式解讀病毒致病機理、宣傳科學的防護措施,產生了積極作用。

疫情還沒有結束,但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請大家不要忘記在這場戰役中公共衛生學科的實踐和貢獻,也請不要忘記公共衛生從業人員的犧牲和專業精神,請呵護還在成長中的公共衛生事業。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2月10日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把全國疾控體系建設作為一項根本性建設來抓,加強各級防控人才、科研力量、立法等建設,推進疾控體系現代化”。從這次疫情防控可以看出,我國的公共衛生及疾病控制體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預防為主”的概念已經提倡了數十年,希望通過這一次疫情的防控,在完善體制機制的基礎上,加大力度保障預防的優先地位,推動公共衛生學科的可持續性發展?!?/p>

(責任編輯:嚴國萍)

收稿日期:2020-02-10

作者簡介:楊芊,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雙聘教授;徐小林,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趙鴻輝,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本科生;吳息鳳(通信作者),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浙江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院長。

基金項目:浙江省科技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防治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醫患關系中‘替罪羊效應的消減與社會心理治理研究”(編號:71974170)。

猜你喜歡
新冠肺炎疫情
從新冠肺炎疫情看思政課亟待加強的四個方面教育
日本科技社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國外經驗、啟示及借鑒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對公證服務的思考
超越決策系統失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中的價值堅守和科學精神
建立和完善重大突發事件常規治理與非常規治理相結合的機制
精準在線教學+居家學習模式:疫情時期學生學習質量提升的途徑
運用大數據技術提升公共危機應對能力
首都都市圈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學研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