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單279的組配及產量表現

2020-09-14 12:11邱磊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產量

摘 要:合單279由黑龍江省農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6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合系128為母本,以偏馬齒型自交系合系142為父本雜交育成。根據育種目標,結合本區生態特點組配一系列雜交種中決選出的一個優良組合,我們2019年參加所內鑒定及省內適應區多點鑒定及示范,均表現出高產、穩產、抗倒、抗病等特點,明顯優于對照品種。

關鍵詞:合單279;組配;產量

玉米是雜種優勢利用最早的作物,也是世界三大作物之一,2019年黑龍江省玉米播種面積達9500萬公頃,種植面積占全國六分之一,總產達4500萬噸,然而玉米單產僅在4000~5000 kg·hm-2,嚴重制約了黑龍江省玉米產業的發展。要想取得高產,就必須選擇優質抗病高產品種。合單279由黑龍江省農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5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合系19為母本,以偏馬齒型自交系合系142為父本雜交育成。根據育種目標,結合本區生態特點組配一系列雜交種中決選出的一個優良組合,2017~2018年參加所內鑒定及省內適應區多點鑒定及示范,均表現出高產、穩產、抗倒、抗病等特點,明顯優于對照品種。

1 品種來源及選育經過

1.1 母本合系128

母本“合系128”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分院高產玉米育種研究室2010年用自選系合系240做母本,PH6WC做父本,根據育種目標,結合本區生態特點組配的二環選系。詳細選育過程如下:本著能使所選育的玉米種質能有效擴充本地中早熟玉米資源,我們將合系240與PH6WC進行組配,經過南繁北育回交1次連續7代自交選育成合選28,其熟期早、抗倒性、抗逆性強,早發性好,自身品質好。2010年春將合系240與PH6WC雜交組成基礎材料,收獲優良的單株果穗5個,經室內考種留表現好的F1果穗種子3穗。2011年春在所內試驗地將F1種植3個穗行,每穗行300株,每穗行選優良單株與PH6WC雜交30穗,同時絲黑穗,大斑病接種鑒定,秋季每個穗行收獲優良的單株果穗20個,經室內考種留表現好的BC1F1果穗種子30穗。2012年春在所內試驗地將BC1F1果穗30穗優株每穗行種植50株,從1500株中選優株300 株,套袋自交,繼續絲黑穗病、大斑病接種鑒定,進行田間及室內篩選,保留BC1F2果穗種子20穗,2013年春在所內試驗地將BC1F2果穗種子每穗行種植20株,共400株,自交80穗,室內考種保留20穗BC1F3果穗種子,2013年冬在海南南繁基地將20穗BC1F3果穗種子按穗行種植,每行15株,共300株,進行田間及室內篩選,保留BC1F4果穗種子20穗,2014年春將BC1F4果穗種子每穗行種植20株,共400株,收獲BC1F5優良的單株果穗種子20穗,2014年冬在海南南繁基地將BC1F5果穗種子每穗行種植15株,共300株,收獲BC1F6優良的單株果穗種子20穗,2015年春在所內試驗地將BC1F6果穗種子每穗行種植20株,共400株,同時進行配合力測定、抗病性鑒定和品質分析,將性狀穩定的熟期適宜的其中一個穗行定名為“合系128”。

1.2 父本合系142

父本“合系142”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分院高產玉米育種研究室2010年用合系736做母本,PHB1M做父本,根據育種目標,結合本區生態特點組配的二環選系,詳細選育過程如下:本著能使所選育的玉米種質能有效擴充本地中早熟玉米資源,我們將合系736與PHB1M進行組配,經過南繁北育回交1次連續7代自交選育成合選31,其熟期早、抗倒性、抗逆性強,早發性好,自身品質好。2010年春將合系736與PHB1M雜交組成基礎材料,收獲優良的單株果穗5個,經室內考種留表現好的F1果穗種子3穗。2011年春在所內試驗地將F1種植3個穗行,每穗行300株,每穗行選優良單株與PHB1M雜交30穗,同時絲黑穗,大斑病接種鑒定,秋季每個穗行收獲優良的單株果穗20個,經室內考種留表現好的BC1F1果穗種子30穗。2012年春在所內試驗地將BC1F1果穗30穗優株每穗行種植50株,從1500株中選優株300 株,套袋自交,繼續絲黑穗病、大斑病接種鑒定,進行田間及室內篩選,保留BC1F2果穗種子20穗,2013年春在所內試驗地將BC1F2果穗種子每穗行種植20株,共400株,自交80穗,室內考種保留20穗BC1F3果穗種子,2013年冬在海南南繁基地將20穗BC1F3果穗種子按穗行種植,每行15株,共300株,進行田間及室內篩選,保留BC1F4果穗種子20穗,2014年春將BC1F4果穗種子每穗行種植20株,共400株,收獲BC1F5優良的單株果穗種子20穗,2014年冬在海南南繁基地將BC1F5果穗種子每穗行種植15株,共300株,收獲BC1F6優良的單株果穗種子20穗,2015年春在所內試驗地將BC1F6果穗種子每穗行種植20株,共400株,同時進行配合力測定、抗病性鑒定和品質分析,將性狀穩定的熟期適宜的其中一個穗行定名為“合系142”

1.3 雜交種選育

合單279由黑龍江省農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6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合系128為母本,以偏馬齒型自交系合系142為父本雜交育成。根據育種目標,結合本區生態特點組配一系列雜交種中決選出的一個優良組合。

2 品種特征特性

合單279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為115天左右,需≥10℃活動積溫2350℃左右。該品種幼苗期第一葉鞘綠色,葉片綠色,莖綠色。株高300厘米,穗位高116厘米,成株可見14片葉。果穗筒型,穗軸紅色,穗長18.1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數 14行,籽粒馬齒型、淺黃色,百粒重37.2克。

3 產量表現

3.1 設計

2019年我們在佳木斯分院試驗地按6 m行長,5行區,壟距為0.68m,3次重復,進行隨機區組排列。

3.2 田間管理

我們進行秋翻地,秋起壟,秋施肥,一次整地達到播種狀態,底肥施入量為氮肥100kg/hm2硫酸鉀100kg/hm2和磷酸二銨250kg/hm2。2019年4月26日進行玉米播種器人工扎眼點播,5月25號間苗,6月1號定苗。并在玉米拔節期統一追施氮肥300 kg/hm2。在玉米成熟期時對每小區取20m2進行實收測產。

3.3? 數據處理與分析

采用DPS7.5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用Microsoft Excel 2007繪制圖表。

4 結果與討論

2019年年參加所內鑒定結果表現為13581.3公斤/公頃,比對照德美亞3號增產8.0%,以及在省內適應區多點鑒定及示范,合單279均表現出高產、穩產、抗倒、抗病等特點,明顯優于對照品種,具有較強的抗性。建議要求種植密度為4500株/畝,公頃保苗6.75萬株左右。

參考文獻

[1]孫善文,馬寶新,劉海燕等.適宜機收玉米品種嫩單18 號的選育[J].中國種業,2018(4):68-69

[2]張欣,王占森,董君霞,等.玉米雜交種先玉335有關性狀的理論探討[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16):95-98

[3]陳得義,景希強,王孝杰,等.耐密宜機收玉米品種選育探討[J].作物雜志,2014(2):13-15.

作者簡介:

邱磊(1984年出生),男,江蘇連云港,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玉米遺傳育種.

基金項目:“農業科技創新跨越工程”玉米科技創新專項項目(HNK2019CX03).

(優良新品種的培育和示范推廣,編號:2016YFD0101905).

猜你喜歡
產量
6.58億噸
國家統計局:2019年豬肉產量4255萬噸 下降21.3%
4月份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
2017年12月汽車銷量環比和同比均呈小幅增長產量有所下降
國際茶葉產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膠產量增長65.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