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翻譯學‘場域’概念視角下的四字詞語英譯探析”

2020-09-14 12:11劉睿哲張麗敏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場域

劉睿哲 張麗敏

摘 要:翻譯是一種社會活動,其過程會受到諸多社會因素的影響。在社會翻譯學視角下社會生活存在諸多場域,它們之間相互獨立,但又存在著聯系和制約。本文從社會翻譯學角度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國際峰會相關英譯文稿為例,對涉及的中國特色詞匯——四字詞語進行英譯探析。分析國際峰會英譯文稿中四字詞語的翻譯策略,從社會翻譯學的角度分析使用該策略的原因,從場域的角度進行探討,進而研究四字詞語的英譯特點

關鍵詞:社會翻譯學;場域;中國特色詞匯;四字詞語

一、引言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是中國政府落實貫徹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舉措,更是中國對外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國際平臺。其文稿包含大量的中國特色詞匯——四字詞語,四字詞語是中國特色詞匯中一種常見的形式之一。四字詞語的特點是言簡意賅、節奏明快、音韻和諧、形態整齊、形象鮮明、韻味深長[1](石春讓,覃成強 2011,27)。

其在社會生活中廣泛的應用,無論是外交場合、文學作品、日常對話等都很常見,又因為其背后的典故增加了中國文字語言的特殊氣質和魅力,四字詞語的使用讓對話或是文本更加的生動有趣,富于層次。翻譯中國特色詞匯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選擇與之適宜的翻譯策略才能將中國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傳播。本文將嘗試從社會學角度,對中國特色詞匯——四字詞的翻譯策略進行探析。

二、“社會翻譯學”中場域視角的研究

“社會翻譯學”一說發端于當代西方翻譯究學派奠基人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在翻譯學“文化轉向”的進程中,在描寫翻譯學的深入發展中,以“社會翻譯學”(socio-translation studies)或“翻譯社會學”(translation sociology)聞名于學界的社會學路徑翻譯研究很快走向繁榮[4](王洪濤2016,37)。皮埃爾·布迪厄是國際知名的法國社會學家,他的場域理論是社會學理論中的重要內容,更是社會翻譯學中的三大核心理論之一。場域是指:“具有自己獨特的運作法則的社會空間”[5](王悅晨2011,32),這里的空間指的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空間,而指的是社會翻譯學思維邏輯下的空間及其不同空間所特有的規則。換句話而言,社會翻譯學“為文學、比較文學、文學翻譯等研究領域的研究者們提供了廣泛的一系列可供選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法,從而大大豐富了翻譯學這門綜合性學科的研究方法”[11](Merkle,2008:175)。盡管這種路徑的翻譯研究目前尚未完全兌現其研究承諾,但其合法性與重要性已無需再做任何展示[10](Buzelin,2013:195)。

場域存在于社會生活中,各個場域相互獨立同時又相互依存,有著自己空間內獨特的規范和規則。假使俯視整個社會空間,尋求一個總體的大的場域,那么將其稱為 “權力場域”(field of power)不僅如此該場域可以看作是整個社會翻譯學的結構框架,其他英譯過程中將會涉及到的場域都在這個大的框架之中合理運行。下面將要提到的場域:經濟場域、政治場域、民族場域、文化場域以及翻譯場域都將在這框架下。如今無論是對中國文化的對外宣傳,還是外國文學的引進學習,在社會翻譯學視角下,都不僅是文化場域的交流溝通傳遞,其過程都會受到其他場域的影響,這其中可能有政治、經濟、軍事甚至宗教等諸多場域,進而在對譯文進行處理時也就有了很多的不同形象因素。當翻譯活動受到其它場域影響時會發展成為一種翻譯場域,這種場域存在著自身的結構特點,譯者在這種場域下進行翻譯實踐就必定會受到其他場域的影響。在不同場域形成的不同規則或相同場域里形成的不同規則都對翻譯的實踐過程具有一定的影響,這些規則會對譯者在翻譯作品時翻譯方式的選擇、文字的運用、譯文表達的觀點等方面產生影響。[7](楊景霞,張麗敏2016(08))換而言之,翻譯已經不僅僅是從源語言轉換成譯入語表達其意思的簡單社會活動。因此在更多維度,更多參考因素下的社會翻譯學體系下,對四字詞語的英譯策略探析才更為具體和準確。

三、四字詞語英譯策略分析——以進博會文稿為例

(一)文稿及文化背景分析

(1)文稿背景分析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簡稱CIIE),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作為中國的重要國際峰會之一,我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稿對進博會進行宣傳,習近平主席兩次出席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8]。這不僅是政治、經濟的峰會,更是文化的峰會。此次博覽會更是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讓世界了解的大好機會。由此良機,進博會四字詞語與社會翻譯學有機結合,二者的結合會讓四字詞語的英譯策略更為準確具體。本文以習近平總書記兩次開幕式發言稿為主并結合相關國際峰會上提到的四字詞語對其翻譯進行英譯探析。

(2)文化背景分析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歷史,中國特色詞匯便是這文化得以傳承記載的重要載體。每一個詞匯都有其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義,四字詞語是特色詞匯中最為常見的形式之一,因其短小精悍,富有寓意,被人們廣為使用。一篇文章恰到好處的運用四字詞語,可讓人讀起來抑揚頓挫,跌宕起伏,可以享受語音上的美感[3]。四字詞語這一中國特色文化獨有的文化現象,但在英譯過程中會包含大量的文化異質性。文化異質性是翻譯過程中由于源語和目的語之間存在語言及文化上的差異所導致的,這差異表現在語音、詞匯、語法結構還有思維方式上。本文將在社會翻譯學視角下進行探析,故此時文化異質性的保留還是去除要根據文稿涉及的場域,以及權力場域下的支配地位去衡量。

(二)場域視角下四字詞語英譯典例分析(以下示例中中英譯文對照均來自習近平進博會開幕式主旨演講)[6]

例1: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

例1 中兩個四字詞語“風平浪靜、風狂雨驟”在翻譯時將兩個詞譯為“clam;big winds and storms”這里的原文翻譯時就要受到政治場域和民族場域的影響,譯文較為直接的將兩個詞語的表意通過譯文展示出來,并且從政治場域還有民族場域來看也沒有違背其規則,使用了簡潔、地道、生動、形象的譯文。在做翻譯處理的時候,此句話政治場域權重更高,因此在翻譯時更多的考慮其政治背景。

例2:中國堅持走開放融通、合作共贏之路,堅定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制。

例2中“開放融道、合作共贏”兩個詞譯為“grow an open economy;win-win cooperation” 兩個詞匯的翻譯涉及到政治場域和經濟場域,在翻譯過程中要有所考慮。此處政治場域權重較高,但在處理時既要達到政治上的效果還要保留經濟上的合作與共贏的含義。該處能夠直接簡明地表達其中文四字詞語的含義,該四字詞語并無太多文化異質性,并且進行了謂語動詞的弱化的處理,使譯文讀者更易接受。

例3:如果以鄰為壑、孤立封閉,國際經貿就會氣滯血淤,世界經濟也難以健康發展。

例3中,對四字詞語“以鄰為壑、孤立封閉、氣滯血淤”的表意進行了翻譯?!耙脏彏檑?、孤立封閉”兩個詞語背后的典故均帶有古時中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涉及到民族場域和文化場域,而這里翻譯為“beggaring thy neighbor,isolation and seclusion”去除了其背景中原有的國家和民族,在文化場域視角下進行了取舍,避免了因為文化異質性而產生的困擾?!皻鉁觥痹局傅氖菤鈾C郁滯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機,而這里將其意譯成“unhealthy”十分輕巧靈活,直截了當免去了文化差異引起的不必要誤會,雖然在原語的文化場域下有所缺失,但是此時由于文化場域處于被支配的狀態。故去除了原有文化背景取其表意“unhealthy”。

例4:中國主動擴大進口,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促進共同發展的長遠考量。

例4中“權宜之計”帶有文化場域氣息,并涉及到政治場域和經濟場域,譯文將其譯成“a choice of expediency”去除了原有的文化場域下的背景,而符合了政治場域下的簡明特點,避免了節外生枝的情況發生。

例5:中國將尊重國際營商慣例,對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例5對四字詞語“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將其意譯為“provide equal treatment”這一翻譯將兩個詞的共同核心翻譯出來,因為兩個詞原來的中文含義是相互包含的近義詞關系。對比許多雙語材料,不難發現中文很多的動詞、名詞、四字詞語都在傳達一個信息,屬于中文的行文特點。這就要求對這類四字詞語進行英譯時先去分析原文的含義,“求同存異”選取共同表達的部分再去分析場域情況。本例是在政治場域還有經濟場域框架規則下,兩個四字詞語也是有著共同的表達效果,在翻譯兩個四字詞語時選擇用一種“取舍”的處理方式表達出其含義所致,“provide equal treatment”比較合理。

例6:10年來,我們同舟共濟、勠力同心,推動世界經濟走出衰退深淵,走上了復蘇增長的軌道。

例6中四字詞語“同舟共濟、勠力同心”譯為 “braced difficulties together” 兩個四字詞語共同表達出的中文含義就是團結一致共同克服困難。同樣在翻譯時主要受到政治還有經濟兩個場域的影響,相應地還是選擇將兩個詞選擇進行結合共同翻譯,在處理時仍是摒除了兩個詞在中國文化中特有的一部分背景及含義,翻譯場域選擇了對政治場域還有經濟場域的妥協,使譯文減少了異質性更加順暢易懂。

例7: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例7中同樣提現了中文的呼應特點,同樣使用了前后語義重疊,遞進的四字詞語或者八字詞語,這在進行英譯的時候需要對其場域進行綜合的考量,分析場域的地位,從而判斷出重疊,遞進部分的語義哪個更為重要,并且力求簡明。例子中體現的就比較得體,取其語義“平穩”“有進”很是精準。

(三)場域對四字詞語英譯策略的影響

縱觀上面的例子以及一些國際峰會的英譯文稿,不難發現社交場合中文稿中包含的中國特色詞匯——四字詞語,在翻譯時或多或少的都會受到場域的影響,更多的是涉及到政治場域、經濟場域以及文化場域。不同場域就會有不同的規則去影響譯文。在整體的權利場域的框架下,不同情況下存在著場域之間不同的支配情況。例如有些國家的特點是由政治主導經濟,那么這時更多的情況下政治場域的權重值也就相應大于經濟場域,而文化場域下的文化輸出也將由政治場域所影響。即是文化界,翻譯界都在政治體制下活動。在此情況下所產生的譯文便會受到政治化的因素所帶來的影響。由此我們也不難得出翻譯場域在大的權力場域下,更多的時候是被其他場域支配的情況。進行翻譯時,一方面要考慮其他場域的影響,另一方面還要分析場域的支配情況,理清楚權重值大的場域,進而去處理一部分四字詞語中,表語義關系重復、互為近義詞的情況。這樣整合之后所產生的譯文會更加貼切有層次。

同樣我們也可以從譯文反觀譯文映射出翻譯時的場域權重對比,進而分析出其譯者在進行翻譯活動時,翻譯場域或者說是文化場域所處的權力場域支配情況。最直觀的就是譯文輸出輸入的數字,便可以看出該國的國內形勢和國際地位,如若是譯文輸出數量不太理想則可以推測出該國目前形勢可能不太樂觀。相應的也就折射出其政治場域還有經濟場域的運行狀況。一個國家如果不景氣,其國際地位和經濟定會隨之變化,國際話語權以及文化地位便下降,進而翻譯活動更會受到影響,選擇策略時就要重新選擇。例如前蘇聯解體后,其國際地位陡然下跌:從俄羅斯譯出的翻譯作品數量大幅減少,與之同時,譯入俄羅斯的譯作猛然遞增[2](邵璐2011,33)。

(四)不同場域視角下四字詞語英譯策略的探析

當翻譯場域受到影響時對四字詞語的翻譯會選擇進行如下策略進行處理。文化場域:選擇的就是取締原語中的文化背景,分析整體的權力場域體系,對比其他場域的權重情況進行取舍偏重處理;政治場域:去除不同國體下有差別的部分,區分不同體制下政治對于翻譯場域的影響。而且政治場域往往涉及面較大,需對其進行下一步思考并進行相應讓步與取舍;經濟場域:用更為簡單精確的表達去翻譯,經濟雖然決定上層建筑,但與此同時還是要分清主次關系。在這三大場域視角下,在選擇四字詞語的英譯策略時,總體上傾向于讓文稿的譯文更加簡單易懂以及符合主要場域的規則,不會有因文化差異產生的困惑??缥幕浑H的背景下,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往往是難點。不同語言其背后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在另一個國家無法找到與之完全等同的形象事物相對應,這就需要譯者在翻譯時考慮更多的場域,并分析權力場域內的支配情況,使譯文在合乎翻譯場域的條件下也同樣符合其他場域的規則。

四、總結

綜上分析,對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文稿中包含的中國特色詞匯——四字詞語的英譯探析,可以得出場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譯文的方向和質量。不同四字詞語涉及到不同的場域就會影響譯文的質量?,F在社會翻譯學已經逐漸走入翻譯研究者和實踐者的視野之中,身為譯者應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接納并學習新的理論知識體系,翻譯時考慮其他的場域的影響,并且深入了解不同場域及其背后的相關特點。翻譯早已不再是一個場域的社會活動。在翻譯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標桿下,不但社會翻譯學的理論體系會變得更加完善具體,應用范圍更加廣泛,而且所呈現的翻譯也會更加準確有目的性。在跨文化交際中,中國特色詞匯翻譯得當,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交流。語言總是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當中,不斷有新的詞匯出現,舊的詞匯消亡。譯者應緊跟時代脈搏,關注語言變化,以及更多的場域與場域之間的結合,靈活變通。[9](詹仁美,2014,35)

參考文獻

[1]石春讓,覃成強.四字詞語在科技英語翻譯中的應用[J].外國語文,2011,27(02)

[2]邵璐.翻譯社會學的迷思——布迪厄場域理論釋解[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3(03)

[3]四字詞語英譯漢《網絡(https://wenku.baidu.com/view/1fef24f0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3.html)》

[4]王洪濤.“社會翻譯學”研究:考辨與反思[J].中國翻譯,2016,37(04)

[5]王悅晨.從社會學角度看翻譯現象:布迪厄社會學理論關鍵詞解讀[J].中國翻譯,2011,32(01)

[6]習近平進博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英對照,法語同傳)_譯趣美《網絡(http://chuansong.me/)》- 2018

[7]楊景霞,張麗敏.淺析譯者慣習和場域視角下的詩歌英譯漢翻譯——以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十八首為例[J].海外英語,2016(08)

[8]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網絡(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799679?fr=aladdin)》

[9]詹仁美.文化語境下的翻譯:原作生命的延續[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4,35(01)

[10]Buzelin,Hélène.Unexpected Allies:How Latours Network Theory Could Complement Bourdieusian Analys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J].The Translator,Vol.11,2005(2):193-218

[11]Merkle,Denise.Translation constraints and the “sociological tur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studies[A].In Anthony Pym,Miriam Shlesinger and Daniel Simeoni(eds.).Beyond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175-186

基金項目

本論文受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18校級大創項目《社會翻譯學視角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英譯文稿里中國特色詞匯的翻譯探析》的資助,項目編號:2019XJDCA039是該項目的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

劉睿哲(1998—),男,河北承德人,遼寧隊外經貿學院外國語學院翻譯專業2017級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翻譯研究。

張麗敏(1976—),女,遼寧大連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漢語言文化翻譯。

猜你喜歡
場域
老師,你會使用場域效應嗎
德育場域視域下中小學德育工作問題分析及優化建議
從個體雕塑出發看傳統雕塑中場域構建的關系與呈現
場域理論下網絡打賞現象分析
查無此人
劉曉玲:突破學校德育的場域困境
食物鏈
關于空間與場域關聯性的探討
基于“學習場域”的專業成長方式構建漫談
如何構建基于“學習場域”的教師專業成長方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