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的思索

2020-09-14 14:58曾丹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法制教育教學道德與法治

曾丹

【摘要】:道德與法治教育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發展意義重大,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設,直接影響著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形成,對于小學生的行為規范起著積極的作用。結合現行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材,以及在我校所實施的“勤”文化教育的實際情況,本人覺得道德與法治教育對于小學生有著關鍵性作用。

【關鍵詞】:道德;法制;教育教學;教材特點;“勤”文化

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圍繞課堂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成為眾多熱衷于教育事業的人們所關注的問題。但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的特征,對于明辨是非能力的提升和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的形成、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形態等對于教育改革發展都是巨大的挑戰。正因如此,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培養學生道德素養的基本品質,加強學生法律意識形態的提升,全面貫徹和實施素質教育,使得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活動,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對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探究和剖析。

一、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課程結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教育越來越注重于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高。道德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與提升,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放眼于道德與法制的教育,更是學校教育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則注重于以學生的發展為首,提倡以“勤勞”為文化內容的教育,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勤勞、勤學、勤思考、勤動手、勤實踐的新時代學生。這不僅利于學生的能力培養,更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成為一個遵紀守法,擁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會型人才。以“勤”為育,以“學”為用,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培養自己勤思考、勤動手、勤實踐的品質,使得自我情感體驗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二、優化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教學

小學階段是作為培養學生道德素養的基本階段,要加強學生法律意識形態,結合我校實際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優化教育教學形式,密切家校聯系,促進學生發展,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傳統教學觀念,重知識灌輸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記憶輕思考,以書本知識為主。教師依靠書本進行知識的傳授,學生則通過機械的學習和記憶,作為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這種機械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接受知識過于被動,對于知識理解缺乏探究,久而久之學生則會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產生厭倦心理,從而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應。因此,要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大膽改革創新,打破傳統束縛,以新型的教學理念融合到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進行實踐,在實踐的同時進行總結,親身體驗,豐富情感,大膽說出自身感受。

(二)創新教學模式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主體、以書本為主導、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模式單調,學生則被迫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這不難看出,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陷和不足之處。最為關鍵的則是學生作為認知的主體,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形成滿堂灌的模式,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完全被忽視。很顯然,這種傳統教學模式與當今社會培養人才的形式互相矛盾,傳統教學模式不僅給學生減不了負,還成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瓶頸。由此看來,對于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新適應于新課改理念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僅注重學生的學習,更注重學生對于思想價值取向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我班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對于認識農作物,觀察作物的特點時,我們則可以先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再讓學生到實踐種植基地親身體驗和感受,這不僅使學生對于理論知識更容易得以掌握,也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起來,用于實踐,將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富予形象。

當然,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活動時間,開放活動室,開展“轉角書屋”、藝術長廊、書法展、實踐基地勞作等活動,打造特色的“勤文化”、“誦讀三字經”、“歡樂兔子舞”等形式多樣的綜合大課間活動,充分培養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展。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還將道德與法治的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中,形成獨具特色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

(三)家校教育緊密融合

正如一位教育學家所說:“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父母往往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對于孩子的教育,學校的教育往往只是一方面,家庭教育才是十分關鍵的一環節。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一言一行,對孩子道德品行的培養以及正確的價值取向十分重要,只有通過家校融合、緊密溝通、共同教育的方式,才能夠使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

在對于孩子的教育培養中,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鏈接必不可少,家校教育的緊密融合是當今社會教育發展的趨勢??梢越Y合實際情況定期召開“家長教育培訓會”,一方面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肯定孩子們在學?;顒又械姆e極表現;另一方面也讓家長了解學校是如何教育學生,家長應該如何教導自己的孩子,進而密切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使得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的融合在了一起,更好的融合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

綜上所述:

對于小學生道德與法制的教育,不僅要打破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引進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創新型教學模式,更應將理論與實際相融合,“因地制宜”,以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為出發點,從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挖掘學習素材和內容,在實踐過程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提升自我素養,從而強化道德與法治觀念,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這樣才能為對社會塑造有用之才。

猜你喜歡
法制教育教學道德與法治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遺魅力
打開法制文明的大門
玉門市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