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文化特色學校創建研究與實踐分析

2020-09-14 00:33吳一飛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特色學校創建實踐

吳一飛

摘要:所有學校的創新發展都離不開文化支柱,文化屬于人類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綜合,所說的長江文化就是基于長江流域不一樣的自然資歷與人文地理,基于生產力水平發展趨向性的文化體系,其屬于長江流域文化的特性,同時也是文化集結的綜合形式。作為一個農村小學,為了能夠獲得更為良好的發展,一定要在學校發展過程當中融入長江文化,對學校發展中涉及到的各個層面進行創新發展,希望能夠為農村學?;陂L江文化實現特色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長江文化;特色學校;創建;實踐;發展;

作為長江流域的一所農村小學,學校的位置本身就比較偏遠,教育基礎也比較薄弱,可是學校坐落在長江流域之中,長江文化博大而精深,歷經數年的傳承,是極為輝煌而璀璨的文化。學校一定要基于此積極開展科學探究,讓長江文化和學校文化進行有機融合,讓學校文化具備更為優質的靈魂,為學校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親近長江并且對長江進行深入了解,學習長江文化并對長江精神進行弘揚,基于長江的胸襟與精神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影響與感染,讓其具備奮發圖強、開拓進取的精神。

一、積極構建和諧而美好的校園環境

學校地理位置正好處在長江側畔,構建和諧而美好的校園環境不但要對學校的硬件設施進行補充,同時要為固定的藝術中田間教育文化與長江文化。草木、池亭、磚石、器物等都一定要融入人的情致,產生生命之觀想?;诮杈胺绞綄㈤L江文化相關內容植入學校當中,將學校打造成為包含江風砂韻的文化館。使學校當中的所有細節都能夠彰顯出生本相關理念。使所有學生在現代化教育理念的悉心教育下獲得健康成長。

相信現代化的教育思想、理念相關內容,并且在實際教學中進行落實執行。把學校中軸線打造成為卷軸打開形式的理想之路,在道路兩側的綠化帶中設置一些融入教育理想、行動相關的內容,路面上要鋪設定制好的面磚,面磚文字包含理想、信念等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站在理想與信念之上的,能夠看到卷軸盡頭的影壁,明白相信相信的力量,對其有更為深入的解讀[1]。

學校當中的亭子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特質比較濃厚的一種建筑物,在學校當中通常也是非常顯著的特征,其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亭子也是學生們休憩、玩耍的場所。學校當中設置一些亭子,讓學校變得更加園林化,讓教師與學生都有良好的成長場所。

學校是知青曾經拼搏過的地方,泥土當中包含著知青的血汗。為了能夠將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傳承下去,要積極同相關部門進行合作,構建知青文化館。同時學校所在地是一個稻米之鄉,稻米文化也是一種品牌文化。學?;谶@種鄉土優勢,在學校中設置一個稻米文化館??稍谖幕^眾用實物、圖片、文字或者影響的方式對稻米前世今生進行闡釋,使所有教師與學生共同構建起學習成長的希望。

二、構筑現代化的理想課堂

學校要將理想課堂當成是開展教研活動的主要陣地,同時基于此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強化提升。形成對應的導師團隊,聘請專家學者充當團隊領頭人,每有一人過關就增加一人,讓所有教師都變成導師團隊中的醫院,所有教師的日常教學逐漸變成其理想課堂,雖然說理想課程和真正形式的理想課堂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一定要讓教師與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

在教師完全過關之后,一定要繼續進行深入學習和探究。不能對學校的生源情況進行改變,可是能夠把教師的行走方式進行有效改變。學校將立足點放在教師潛移默化的教育中,把生本教學理念植根在教師的內心當中,逐漸構建起飽含長江文化的課堂教學,對課堂實際教學中的唯美度、整合情況、延展落實、形成發展、自由發揮、參與程度等進行盡量爭取。

(一)課堂框架

實際教學中一定要予以學生高度尊重,促建水潤課堂的構想,形成水潤課堂的框架。這個框架當中包含教學目標、個體學生的學習清單、教學板塊以及預習學習作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對應的情境,讓課堂具有理想的唯美度[2]。教師積極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變革,著重于課堂框架中的潤,明確潤為方式相關理念,同學生進行換位思索,對學生們的訴求進行全面兼顧,明確學生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讓教師與學生能夠處在和諧發展的狀態?;陂L江文化中水潤萬物的清歡,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強化其參與學習的方式,培養并發展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專注力與恒久力。

(二)提升教職工作者的綜合素養

水潤課堂的構建中,一定要明確學的中心理念,基于潤物細無聲方式強化學生們的核心素養。預習學習是學生能夠獨立進行學習的機會,不能只為實際教學提供準備工作,要盡量設計針對性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積極自主地進行學習。在學生預習學習的基礎之上,對學習活動進行充分設計,強化提升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強化課堂教學整合度。教師要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清單列出來,為了能夠明確生本教學思想,要對學生的學習空間與時間進行拓展,強化提升課堂實際教學的延展度。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一定要對知識進行深入挖掘,基于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實際教學。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學生基于長江文化實現發展的過程當中,引導教師與學生對長江精神進行體會與領悟,同時將長江文化精神提煉成為學校發展的理念,為學校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將長江文化融合在學校特色構建當中,對國家、地方的課程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對課程資源進行全面充實,對教師的學習途徑進行有效拓展,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思索、感悟與學習,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人格,讓學生能夠在學校中獲得良好的發展,提升學生學習長江文化的興趣與熱情,為長江文化特色學校的構建與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林."從游大江"特色文化建設與思考[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1):1.

[2]彭佩丹.有效利用長江文化踐行課程游戲化理念[J].教師,2018,(3):90. DOI:10.3969/j.issn.1674-120X.2018.03.063.

(本文為南通市教育科學2016年度規劃課題《“濱江”小學長江文化的校本化實踐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特色學校創建實踐
“特色學?!钡膶嵲拰嵳f
特色學校創建不該存在功利化傾向
8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被取消資格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教育部啟動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