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選秀類節目對中國流行音樂發展的影響

2020-09-14 06:58繆珂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流行音樂電視節目

摘要:隨著我國娛樂行業發展,音樂選秀類節目不斷涌現,為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推動了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但由于商業利益的驅使和自身發展的不完善,很多音樂選秀類節目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對節目加強創新,對歌手加強培養,處理好與商業利益的關系。

關鍵詞:音樂選秀;電視節目;流行音樂

分類號:G623.71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的數字音樂的發展,音樂類選秀節目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音樂選秀類節目增強了流行音樂活力,吸引普通民眾廣泛參與加入,推動了我國流行音樂向著更加開放、多元、時尚的方向發展。但與此同時,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在很多音樂選秀類節目中也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對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為了促進中國流行音樂的健康發展,必須對選秀類節目的影響進行深入客觀的分析。

1.中國音樂選秀類節目的發展概述

我國最早的音樂類選秀節目可追溯到中央電視臺1984年舉辦的青歌賽,其舉辦的初衷是為了豐富我國群眾對于聲樂藝術的審美以及文化需求。青歌賽盡管是專業聲樂比賽,但已經具備了音樂選秀類節目的特點??陀^而言,青歌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觀眾參與度低、歌唱形式單一、電視媒體互動性較差等,后期的關注度逐漸下降。[1]進入21世紀,網絡媒體的異軍突起改變音樂傳播的形式,很多電視臺利用網絡媒體的特點做出了應對之策,2004年湖南衛視舉辦的《超級女聲》掀起了收視狂潮,開創了平民選手參與選秀的模式?!冻壟暋愤x手呈現出平民化的特征,公眾參與的門檻較低,帶動了全民的參與?!冻壟暋返木薮蟪晒恿似浜蟮暮芏嘁魳愤x秀類節目,但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很多音樂選秀類節目惡意炒作、內容低俗,觀眾逐漸對這類節目失去了熱情和耐心。2012年夏季,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再一次將音樂選秀類節目推向觀眾的視野,它開創的盲選模式吸引了眾多身份選手的參與,將音樂類選秀節目再度推向高潮。2013年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則由專業歌手參與,但需要歌手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也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2014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中國好歌曲》,這款節目也以盲選的模式進行,但注重選手的音樂創作能力,得到了音樂界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中國音樂選秀類節目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一方面在于參與門檻低,這類節目對參與選手的限制較少,無論是業余的還是專業的都可參與,給了普通人參與專業音樂節目的機會,吸引了平民互動與廣泛參與。另一方面,這類節目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技術優勢擴大影響力,網絡媒體的交互性特征具有傳統電視節目無法比擬的優勢,廣大觀眾積極參與極大地增強了節目的互動效果。

2.音樂選秀類節目對我國流行音樂的影響

音樂類選秀節目讓流行音樂的門檻越來越低,由于其低門檻性能夠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廣泛參與,為流行樂壇挖掘更多的優秀歌手。同時,音樂選秀類節目還有利于鼓勵流行音樂的原創和多元風格融合,發現更多的優秀流行音樂作品,有利于提升觀眾的審美能力,更進一步推動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

但與此同時,音樂類選秀節目存在的一些弊端也對我國流行音樂造成了不良影響。首先,我國音樂選秀類節目普遍缺乏原創性??v觀我國絕大部分音樂選秀類節目,幾乎所有的音樂類選秀節目都是購買了國外的版權,如《超級女聲》購買了《American? Idol》的版權,《中國好聲音》購買了《The Voice of Holland》的版權,《我是歌手》購買了《I am a singer》的版權,《我為歌狂》夠買的《Mad for music》的版權等。其次,我國音樂類選秀節目的比賽規則極不完善,絕大部分節目缺乏規范的評判標準,選手的勝負往往由幾個評委的評價和網絡投票所決定,顯失公平和公正。評判標準的不規范導致很多選手鉆規則的空子,靠惡意刷票來取勝,影響了我國流行音樂的健康發展。第三,傳媒商業性的影響。電視節目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商業利潤。但很多節目為了追逐高收視率,制作了很多品位低下、粗制濫造的節目,節目制作上呈現出了低俗化的趨勢。如有些節目為獲得收視率和網上的點擊量而曝光選手的隱私,利用新聞炒作來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傷害了選手和觀眾的心理健康。而這種運做模式也誤導了很多選手,很多選手為了獲得關注度也在節目中造假,如通過編造自己追逐音樂夢想的奮斗故事等來博取評委和觀眾的同情。

3.推動音樂選秀類節目發展的建議

首先,注重節目自身改革與創新。當前我國音樂選秀類節目基本都是從國外購買的版權,具有中國特色的節目則少之又少,因此,必須要對音樂選秀類節目進行改革與創新。一方面,在節目的選秀模式上,可以在原有盲選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增加對選手綜合音樂能力的考察,如《中國好歌曲》在盲選階段注重選手之前創作的作品的考查,而在復賽階段則要求選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命題創作,這無疑與傳統音樂選秀節目大為不同。另一方面,節目組要避免商業炒作、流量為王的選秀亂象,對于嘩眾取寵、穿著怪異的選手要堅決拒之門外,杜絕炒作的行為,要將節目的中心放在音樂本身之上,突出節目的音樂性。節目組還要制定詳細的比賽規則,并保證規則的客觀性和透明度,盡可能的排除主觀性評價和暗箱操作來決定選手的勝負。還要降低網絡投票的占比,排除場外因素對比賽結果的影響,最大限度的保證比賽的公開、公平和公正。

其次,音樂選秀類節目要注重音樂人才的培養與發展。挖掘優秀歌手是音樂選秀節目的重要目的之一。目前中國的音樂選秀節目中,很多歌手成名后馬上與音樂公司簽約,然后就開始各類商業演出,很難再將精力放在音樂之上,也很難在音樂上再有所發展和突破。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節目組和音樂公司要注重對優秀歌手的培養,要制定科學的管理以及培養制度,對歌手進行多元化好和個性化的音樂訓練,提高歌手的綜合素質。

第三,要正確處理音樂與商業利益之間的關系。節目的舉辦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節目組追求商業利益本來無可厚非,但過度的追求商業利益則會導致節目缺乏音樂內涵,降低競爭力。因此,節目組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要兼顧審核效益,要保證節目的音樂性。一方面,要嚴格控制音樂選秀類類節目的數量,加大對音樂類選秀類節目的審查力度,要保證節目的質量。政府要引導節目組加強自律,控制植入的商業廣告數量,嚴格禁止虛假宣傳和惡意炒作。另一方面,節目組要要更多的鼓勵歌手進行創新,鼓勵歌手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流行音樂作品,為節目的發展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1]高心遠.從歌唱類選秀節目談中國流行音樂發展[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6):3

作者介紹及聯系方式

繆珂,1983年2月生,四川音樂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于從事于流行演唱、鋼琴彈唱、吉他彈唱、唱跳和即興和聲的教學與表演。

猜你喜歡
流行音樂電視節目
理解流行音樂的變化
阿多諾流行音樂理論視域下的中國流行音樂思考
書評|《流行音樂與文化關鍵詞》:為流行音樂研究樹范本
周四廣播電視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電視節目
淺談小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