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戊酸在癲癇患者中的血清藥物濃度/劑量比影響因素研究Δ

2020-09-15 05:42曾曉云林子琦葛冰琛闕富昌周本杰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20年8期
關鍵詞:戊酸血藥濃度體重

曾曉云,林子琦,葛冰琛,闕富昌,周本杰#

(1.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藥學部,廣東 深圳 518107; 2.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廣東 東莞 523808)

丙戊酸是臨床上常用的廣譜抗癲癇藥,可用于治療多種類型的癲癇發作。根據神經精神藥理學與藥物精神病學協會(association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pharmaco psychi-atry,AGNP)共識指南,丙戊酸的治療安全范圍較窄,血藥濃度治療參考范圍為50~100 mg/L[1]。然而,臨床結果表明,服用丙戊酸的個體之間血藥濃度的差異較大。遺傳因素(CYP2C19、UGT1A8、UGT2B7基因多態性等)、生理因素、環境因素及聯合用藥等均可能影響患者體內的丙戊酸濃度,從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2-6]。因此,本研究回顧性收集某院進行丙戊酸治療藥物監測的住院患者病歷,獲取年齡、性別、體重、聯合用藥、合并疾病、用藥劑量和血清藥物濃度等信息,考察影響丙戊酸血清濃度/劑量比(concentration/dose,C/D)的因素,為癲癇患者的個體化用藥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回顧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某院丙戊酸血清藥物濃度監測情況。納入標準:(1)依據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1,ICD-11)提出的有關癲癇的診斷標準,診斷為癲癇;(2)住院患者,以保證其用藥依從性;(3)長期口服丙戊酸,血藥濃度達到穩態;(4)進行丙戊酸血清濃度監測的患者。排除標準:(1)服用丙戊酸過量導致中毒者;(2)所監測濃度非穩態谷濃度者;(3)測定值為零者。

1.2 方法

根據納入和排除標準入選病例,查閱入組病例的年齡、性別、體重、聯合用藥、日劑量及丙戊酸血清濃度等信息,并錄入Excel軟件,計算C/D。分別考察性別、年齡、體重、聯合用藥以及合并疾病對丙戊酸C/D的影響。

1.3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丙戊酸血清濃度監測的一般情況

共收集符合入選標準的患者77例,共161份血清濃度檢測報告。由于在同一給藥方案下給藥時間越長,血藥濃度越趨于穩定,因此,對于同一用藥方案下多次進行丙戊酸血清濃度監測的患者,只采用最后一次監測結果。本研究中,入組患者平均年齡為(19.75±16.16)歲;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丙戊酸日劑量為(0.73±0.42) g/d,平均丙戊酸血清濃度為(54.95±2.70) mg/L,平均丙戊酸C/D為(97.80±8.56) ng·d/(mg·ml)。根據AGNP發布的治療藥物監測共識指南,丙戊酸的有效血藥濃度為50~100 mg/L,C/D參考范圍為71.23~154.32 ng·d/(mg·ml)。本研究中,分別有39例患者的丙戊酸血清濃度和29例患者的丙戊酸C/D在指南的參考范圍內。

2.2 不同因素對丙戊酸C/D的影響

2.2.1 性別對丙戊酸C/D的影響:男性、女性患者丙戊酸的C/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 年齡對丙戊酸C/D的影響:在<18歲的各年齡分組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丙戊酸的C/D逐漸減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12~<18歲、18~<60和≥60歲患者丙戊酸C/D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結果表明,丙戊酸的消除速率在18歲前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且在>12歲后趨于穩定,提示<12歲(尤其<6歲)的患者需要適當減少劑量,密切關注血清藥物谷濃度,謹防不良反應的發生。

2.2.3 體重對丙戊酸C/D的影響:隨著體重的增加,丙戊酸的C/D逐漸減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結果表明,在不同體重范圍患者中,丙戊酸的消除速率從快到慢依次為體重>35 kg、22~35 kg和<22 kg,提示≤35 kg的患者在服用丙戊酸時需要適當降低劑量,使血藥濃度達到治療有效濃度范圍。

2.2.4 聯合用藥對丙戊酸C/D的影響:77例使用丙戊酸的患者中,主要的聯合用藥為左乙拉西坦(10例)、拉莫三嗪(6例)、奧卡西平(9例)、卡馬西平(3例)和托吡酯(2例);其他聯合用藥包括氯硝西泮、地西泮、硫必利、鹽酸美金剛及葡醛內酯等,見表1。各種聯合用藥患者與丙戊酸單藥治療患者的丙戊酸C/D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不同因素對丙戊酸C/D的影響Tab 1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C/D of valproic acid

2.2.5 合并疾病對C/D的影響:本研究中,患者主要的合并疾病為肝功能異常(24例)、高尿酸血癥(5例)和高血壓(3例);其他合并疾病包括精神發育遲滯、脂肪肝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見表1。合并各種疾病患者與無合并疾病患者的丙戊酸C/D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患者體內的丙戊酸血清濃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劑量因素的影響最為直觀。為排除服藥劑量對血藥濃度的影響,本研究以C/D為指標,考察影響丙戊酸C/D的其他因素。本研究考察了性別、年齡、體重、聯合用藥及合并疾病對丙戊酸C/D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對丙戊酸的消除影響顯著,與Shaikh等[7]和Ben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18歲之前,隨著年齡的增加,丙戊酸消除速率逐漸增加;而18歲之后則趨向于穩定的水平。這主要是由于丙戊酸在體內主要通過葡萄糖醛酸化和β-氧化才能經尿液排泄[9]。兒童的肝藥酶發育尚未成熟,酶活性較低,對丙戊酸的代謝能力較成人弱。此外,兒童的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流量低,丙戊酸的總消除速度低于成人。因此,兒童患者尤其<6歲的患者服用丙戊酸時,應從低劑量開始給藥,密切關注血清藥物谷濃度,謹防不良反應的發生。本研究結果發現,隨著體重的增長,丙戊酸的消除速率顯著增加。該現象可能與體重與年齡之間的相互關系有關。目前,在有關性別能否影響丙戊酸消除的研究中,研究者們未能得到一致的結論[4,8,10]。然而本研究結果提示,性別對丙戊酸的C/D并無顯著影響。

對癲癇的治療中,當單一用藥治療效果不佳時,則采用聯合用藥的方案[11-13]。其主要是通過不同作用機制從而達到協同增效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聯合應用肝酶誘導劑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可使丙戊酸鈉血清濃度降低[14-16]。然而在本研究中,聯合應用卡馬西平時,丙戊酸C/D為(61.07±32.95) ng·d/(mg·ml),低于單用丙戊酸的C/D,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可能是由于聯合應用卡馬西平的患者數量較少,仍需要后續進一步研究。目前,拉莫三嗪和奧卡西平是否會影響丙戊酸代謝仍存在較大的爭議[17-20]。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應用拉莫三嗪和奧卡西平并不會影響丙戊酸的C/D。但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仍需進一步擴增樣本量確證該結果。在合并疾病方面,合并肝功能異常、高尿酸血癥和高血壓均不影響丙戊酸的C/D。

綜上所述,臨床上使用丙戊酸時,需要根據患者年齡和體重適當調整劑量。對于兒童(尤其<6歲)以及體重≤35 kg的患者,應由低劑量開始給藥,慢速加藥,密切關注患者血清丙戊酸谷濃度,謹防發生不良反應。

猜你喜歡
戊酸血藥濃度體重
丙戊酸相關藥物基因組學在癲癇治療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富馬酸喹硫平片聯合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雙相障礙抑郁發作的療效觀察
戊酸雌二醇治療黃體酮膠囊配伍治療不完全性藥物流產的臨床觀察
給鯨測體重,總共分幾步
神經外科萬古霉素血藥濃度監測結果及影響因素
基于個體化給藥軟件的萬古霉素血藥濃度分析
奇妙體驗之稱體重
稱體重
稱體重
359例非透析患者萬古霉素血藥濃度監測結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