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個新玉米雜交種引進試驗

2020-09-15 16:27水清明肖貴連榮芳墨金萍王梅春張明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16期
關鍵詞:生育期產量玉米

水清明 肖貴 連榮芳 墨金萍 王梅春 張明

摘要 ? ?為篩選出適宜定西地區種植的玉米品種,引進5個新玉米雜交種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表明,東單175、屯玉787、中單573較對照品種先玉335有不同程度增產,且保綠性好,可在定西地區推廣種植。

關鍵詞 ? ?玉米;產量;生育期;保綠度

中圖分類號 ? ?S51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6-0017-02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農作物,也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且在畜牧業、工業基礎原料以及新能源開發利用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1-2]。隨著我國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新能源產業的不斷成熟,我國對玉米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多趨勢[3-4]。

近年來,玉米在品種選育、栽培理論研究、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全國玉米單產從2006年的5 326 kg/hm2提高到2016年的5 973 kg/hm2,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6]。定西市安定區、通渭、隴西屬中溫帶干旱半干旱區,氣候干燥,年日照時數為2 500.1 h,年均氣溫6.4 ℃,無霜期140 d,年均降雨量僅400 mm左右,而蒸發量高達1 400 mm以上,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已成為該地抗旱保糧的主要栽培模式。

隨著我國農業開發的深入,玉米種業和玉米種植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玉米種植業由單產效益向規模效益演變,原始的精耕細作已經不符合目前農業發展的需要,輕簡化栽培勢在必行。同時,玉米栽培環境的惡化,品種抗逆性不全面顯得更加突出。目前,玉米新品種層出不窮,但突破性品種少[5]。本研究進行5個新玉米雜交種的引進試驗,旨在篩選適宜定西地區種植的玉米品種,以期為當地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創新基地進行,地處北緯35°32′、東經104°37′,海拔1 920 m,屬中溫帶干旱半干旱區,氣候干燥,年日照時數為2 500.1 h,年均氣溫6.4 ℃,無霜期140 d左右,年均降雨量400 mm,蒸發量1 400 mm以上,屬川旱地,土壤黃綿土,試驗地肥力中等,前茬胡麻。

1.2 ? ?試驗材料

試驗參試品種(系)均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提供,分別為龍墾1754、東單175、樂農86、中單573、屯玉787。對照品種為先玉335。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先玉335作對照(CK)。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行長6.67 m,行距0.5 m,20行區,小區面積66.7 m2,重復間走道寬1 m,四周設保護行,留苗密度5.4萬株/hm2。

1.4 ? ?試驗過程

2018年4月23日拖拉機深翻耙細平整土地,翻地深25 cm,施腐熟有機肥3 000 kg/hm2、磷肥60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基肥,試驗于4月27日點播,株距36 cm,播種深度4~6 cm,試驗分別于5月鋤草1次,10月初根據品種成熟期,在成熟收割前采集樣本進行考種,試驗收獲后,脫粒曬干完成產量實測等,玉米全生育期間認真做好田間調查記載項目。

2 ? ?結果與分析

中單573:生育日數139 d,株高257.9 cm,株型半緊湊,花絲顏色淺紫,穗柄長度短,苞葉覆蓋度短,保綠度好,穗長16.3 cm,穗粗5.3 cm,穗位114.4 cm,產量為10 800 kg/hm2,較先玉335增產1.41%(表1、2、3)。

東單175:生育日數141 d,株高276.2 cm,株型半緊湊,花絲顏色綠,穗柄長度長,苞葉覆蓋度短,保綠度中,穗長17.4 cm,穗粗5.2 cm,穗位103.4 cm,產量為10 740 kg/hm2,較先玉335增產0.85%(表1、2、3)。

屯玉787:生育日數142 d,株高303.8 cm,株型半緊湊,花絲顏色紫,穗柄長度長,苞葉覆蓋度短,保綠度中,穗長16.5 cm,穗粗5.5 cm,穗位127.3 cm,產量為10 725 kg/hm2,較先玉335增產0.70%(表1、2、3)。

先玉335:生育日數146 d,株高263.1 cm,株型半緊湊,花絲顏色黑紫,穗柄長度短,苞葉覆蓋度短,保綠度好,穗長18.5 cm,穗粗5.1 cm,穗位118.5 cm,產量為10 650 kg/hm2。

樂農86:生育日數137 d,株高292.1 cm,株型半緊湊,花絲顏色綠,穗柄長度短,苞葉覆蓋度長,保綠度中,穗長15.4 cm,穗粗5.3 cm,穗位127.0 cm,產量為9 750 kg/hm2,較先玉335減產8.45%(表1、2、3)。

龍墾1754:生育日數134 d,株高286.6 cm,株型半緊湊,花絲顏色淺紫,穗柄長度短,苞葉覆蓋度短,保綠度差,穗長15.6 cm,穗粗4.7 cm,穗位102.5 cm,產量為9 690 kg/hm2,較先玉335減產9.01%(表1、2、3)。

3 ? ?結論與討論

從各參試品種產量結果來看,東單175、中單573、屯玉787這3個品種較對照先玉335不同程度的增產,均可在定西種植。從生育日數來看,龍墾1754、樂農86、中單573為中早熟品種,東單175和屯玉787為晚熟品種,晚熟品種可種植在川區,尤其是屯玉787可在山區種植。從生長后期保綠度來看,東單175、樂農86、中單573、屯玉787可作為青貯玉米品種推廣種植[6-9]。

4 ? ?參考文獻

[1] LAWRENCE C J,WALBOT V.Translational genomics for bioenergy pro-duction from fuelstock grasses:maize as the model species[J].Plant Cell,2007,19(7):2091-2094.

[2] 楊巍,任雪嬌,楊偉光,等.高產優質多抗玉米新品種“吉農玉876”選育報告[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4,36(2):250-252.

[3] 李繼竹,楊偉光,王興錄,等.高產優質抗旱玉米新品種“吉農玉885”選育報告[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0,32(2):127-129.

[4] 馬義勇,王丕武,姚丹,等.玉米雜交種“吉農玉367”選育報告[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4,36(6):748-750.

[5] 薛吉全,張興華,郝引川,等.玉米新品種陜單609選育研究[J].玉米科學,2016,24(4):30-34.

[6] 劉鵬,董樹亭,李少昆,等.高產玉米氮素高效利用[J].中國農業科學,2017,50(12):2232-2237.

[7] 周紅軍.玉米品種比較試驗[J].農村科技,2010(8):17.

[8] 那穎.2014年沈陽市玉米新品種比較試驗[J].園藝與種苗,2016(8):76-78.

[9] 宮紹斌,曹延明.玉米生產與管理[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

基金項目 ? 甘肅省特色作物產業技術體系;甘肅省小雜糧作物新品種選育與示范(18ZD2NA008-03);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食用豆定西綜合試驗站”(CARS-09-Z21)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 水清明(1985-),男,甘肅定西人,副研究員,從事旱作農業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 2020-04-16

猜你喜歡
生育期產量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給你
生育期對徐紫薯8號品質及結薯性的影響
4月份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
辣椒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比較
國際茶葉產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膠產量增長65.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