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AT技術分析浦江鎮地區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特點

2020-09-17 06:33溫超超盧燕鳴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 2020年4期
關鍵詞:病原體流行病學陽性率

溫超超 盧燕鳴

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pneumonia, MP)是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e, CAP)的重要病原體之一,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其發病情況與性別、年齡、季節、地域有一定相關性[1]。近年來,MP在兒童呼吸道感染中有逐年上升趨勢[2]。MP感染人體后癥狀不典型,部分患兒無明顯臨床癥狀,容易漏診誤診而延誤治療。因此,了解本地區人群 MP 感染的流行病學特點對疾病的早期診斷、積極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RNA 實時熒光恒溫擴增技術(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SAT)是新一代核酸檢測技術,擴增效率高,反應時間短,屬于活菌檢測技術,直接以病原體特異性RNA為擴增靶標進行恒溫擴增,敏感度及特異性高,且RNA僅在活菌中存在,因此該方法的陽性可提示MP的近期感染[3]。目前已成功應用于結核分枝桿菌、沙門菌屬、腸道輪狀病毒和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等病原的檢測,效果良好。近年來,SAT也開始應用于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檢測,并取得良好預期[4-5]。但相關報道主要集中于方法學研究,目前基于SAT技術的關于MP感染的流行病學研究甚少。為進一步了解上海浦江鎮地區因CAP住院兒童MP感染的流行病學特點,提高本地區對此類疾病的綜合預防和治療,本研究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以下簡稱我院)診斷為CAP的住院患兒967例,對其MP-RNA檢測結果及其他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分析,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CAP患兒967例,其中男性患兒533例,女性患兒434例,男女比例1.23︰1.00。年齡在4月~15歲之間,平均年齡(3.96±2.45)歲,其中年齡為0~3歲的嬰幼兒429 例,>3~6歲的學齡前患兒381例,>6歲的學齡患兒157例。所有患兒均存在發熱和/或咳嗽等臨床癥狀,且胸部影像學提示有肺炎表現。全部病例標本均采用SAT技術進行MP-RNA檢測,以檢測結果陽性判為MP感染的依據。CAP診斷標準參照第8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6]。

二、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CAP患兒的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發病季節以及MP-RNA檢測結果,分析本地區住院兒童MP感染與季節的關系,比較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組患兒MP感染分布情況。

MP-RNA的測定: 采用MP核酸檢測試劑盒(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081588)進行檢測?;純喝朐寒斕煊山涍^培訓的專業人員采集咽拭子,并將其融于9 g/L鹽水后加入等量裂解液制成待測樣本。樣本加入內標后,采用磁珠法提取靶標RNA,配置擴增檢測液轉至實時熒光定量PCR儀進行擴增,42 ℃ 1 min為 1個循環,共40個循環,熒光通道為FAM(樣本通道)和HEX(內標通道)。

結果判讀:樣本曲線與閾值曲線交叉點的橫坐標讀數(監測時間)為dt,dt≤35 min 為 陽性,dt>40 min為陰性;3535 min為陰性。

三、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一、不同性別組患兒MP感染陽性率比較

共檢測臨床診斷為CAP的住院患兒967例,其中MP-RNA檢測結果陽性者252例,總陽性率為26.06%(252/967)。男性患兒MP感染陽性率為24.20% (129/533),女性患兒MP感染陽性率為28.34%(123/434)。 兩者之間無統計學差異(χ2=2.126,P>0.05)。

二、不同年齡組患兒MP感染陽性率比較

嬰幼兒組、學齡前期組和學齡期組患兒MP感染陽性率分別為9.56%(41/429)、28.61%(109/381)和 64.97%(102/157),不同年齡組MP感染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5.266,P<0.05),其中嬰幼兒組最低,學齡期組最高,MP感染陽性率隨著年齡的增大逐漸升高。

三、不同月份(季節)患兒MP感染陽性率比較

圖1所示為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浦江鎮地區因CAP住院的兒童各個月份MP感染陽性率分布,可見6月份陽性率最高,達46.43%,9月份陽性率最低,為14.63%。根據上海市氣象特征劃分四季,我們發現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四季MP感染陽性率分別為31.82%(63/198)、31.96%(62/194)、22.94%(64/279)和21.28%(63/296),不同季節間MP感染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825,P<0.05)。其中春夏季MP感染總陽性率(31.89%,125/392)顯著高于秋冬季(22.09%,127/575)(χ2=11.620,P<0.05)。

圖1 浦江鎮地區不同月份患兒MP感染陽性率

討 論

MP是一種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是引起兒童CAP的重要病原體之一[7]。MP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不僅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外其他器官病變[8]。MP感染人體后癥狀不典型,部分患兒無明顯臨床癥狀,早期影像學表現亦不具有特征性,因此,MP的診斷主要依賴實驗室檢測[9]。分離培養是診斷的金標準,但其檢出率低、培養復雜而周期長,缺乏早期診斷價值,臨床應用受限[10]。以往兒童MP感染流行病學分析多采用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但其受年齡、免疫功能的影響,難以鑒別急性感染及既往感染[11]。PCR檢測敏感度及特異性高,但無法區分感染和攜帶,因為健康人群中MP攜帶率達0.1%~13.5%,并且MP感染后MP-DNA可在上呼吸道存在7周至7個月[12]。因此,該方法無法有效區分“活菌”和“死菌”, 可造成臨床過度診療。本研究采用的SAT技術直接以病原體特異性RNA為擴增靶標進行恒溫擴增,敏感度及特異性高,由于RNA只存在于增值存活的病原體內,MP死亡后RNA快速降解,在死亡的病原體中幾乎檢測不到RNA,因而能夠即時反映病原體感染情況,有利于MP感染的早期診斷[13]。

有文獻報道,MP全球感染率達9.6%~66.7%不等[14]。本文采用SAT法測得MP感染陽性率為26.06%,與梁偉等[15]報道2012年至2016年安徽地區兒童呼吸道MP感染的發病率28.02%接近,低于張新星等[16]報道的蘇州地區兒童MP感染的發病率36.08%,高于石偉先等[17]報道的2011年至2015年北京地區MP感染的陽性率13.6%。這可能與MP檢測方法不同,以及各地區氣候條件、人群免疫力、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分布差異及年度流行趨勢等不同有關。由此可見,各地區積極開展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兒童 MP感染流行病學分析,對臨床制定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方案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此外本文結果還顯示MP感染無顯著的性別差異,這與殷勇[18]、陳萍[19]等學者報道相符,但有研究顯示女性患兒MP感染陽性率高于男性[20-21],可能是女性對MP易感性較男性強,其具體機制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MP感染可發生于各個年齡段的兒童, 以學齡前和學齡兒童多見[22-23]。本研究顯示嬰幼兒組、學齡前期組和學齡期組患兒MP感染陽性率分別為9.56%、28.61%和 64.97%,其中學齡期組陽性率最高,嬰幼兒組最低,MP感染陽性率隨著年齡的增大逐漸升高。這種年齡分布特點與陳正榮等[24]研究相符,可能與MP感染主要以氣溶膠形式傳播有關,學齡前及學齡兒童常在幼兒園及學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生活,并且活潑好動,與同學之間的接觸機會較多,使交叉感染的機會增加。

MP感染全年可見,由于各地區氣候、環境的不同,MP感染高發季節存在一定差異。溫州、廣州地區夏秋季高發[25-26]。蘇州地區以春季及冬季為發病高峰[27]。北京、臺灣地區則以秋冬季多發[28-29]。而我院資料顯示MP感染陽性率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與Xu等[30]報告的杭州市情況一致。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上海市、杭州市夏季高溫、濕潤,適合MP的生存和傳播,另一方面,兒童在夏季戶外活動相對更多,交叉感染的機會相應增加。

綜上所述,上海浦江鎮地區因CAP住院兒童MP感染與患病年齡及發病季節有關,不同性別之間無顯著差異。MP感染可發生于各個年齡段的兒童,以學齡前及學齡兒童多見,MP感染陽性率隨著年齡的增大逐漸升高。MP感染全年散發,以春季、夏季為高發季節。

猜你喜歡
病原體流行病學陽性率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對肺結核患者病原學陽性率的影響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學的調查
兒童醫院臨床分離多重耐藥菌的流行病學分析
抗核抗體譜IgG 檢測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應用分析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野生脊椎動物與病原體
病原體與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態關系
新型冠狀病毒及其流行病學特征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