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孤獨癥康復教師培訓需求的調查與分析

2020-09-22 18:36戴崢嶸成一
讀天下 2020年21期
關鍵詞:教齡

戴崢嶸 成一

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孤獨癥康復教師的師資現狀與需求,發現教師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在現有條件下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方法:以湖南省14個地州市973名孤獨癥兒童康復教師為研究對象,使用自編問卷進行測查。結果:性別、學歷對康復技能的掌握度差異不明顯;教齡、專業背景對康復技能掌握度的差異顯著;對康復技能培訓的時長和實操性較強的培訓內容有共同需求;不同教齡對康復技能培訓內容的需求差異顯著。結論:依據不同教齡、不同專業背景開展階梯型教師培養有其必要性;借助互聯網+模式,開展孤獨癥康復教師階梯型教師培養有其可行性。

關鍵詞:康復教師;階梯型培養;教齡;專業背景

開展孤獨癥兒童的教育康復,教師是關鍵。然而,在培訓過程中,由于參訓教師的學歷、教齡、專業背景的不同,對于培訓內容、培訓形式的要求也不相同,對培訓知識的掌握上也存在差異。作者所在團隊以湖南省14個地州市孤獨癥兒童康復教師為研究對象,開展師資培訓需求進行調查,以期在現有條件下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

一、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2019年,通過“湖南省孤獨癥康復教師基礎培訓”項目,作者所在的團隊發放10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973份。其中女性942名(96.81%),男性31名(3.19%);中專占比26.57%,大專占比51.18%,本科占比22.12%,研究生占比 0.13%;教育學專業占比48,57%,心理學專業占比1.96%,醫學專業占比19.77%,其他專業占比29.71%;教齡1年以內的占比20.55%,1~3年的占比45.55%,4~6年的占比24.61%,7年及以上的占比9.29%。

(二)研究工具

自編湖南省孤獨癥康復教師康復技能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問卷包括三個部分:第1部分為基礎問卷,主要收集教師的基本信息;第2部分調查康復教師對康復知識的掌握度,主要圍繞孤獨癥康復基礎知識、行為矯正和認知訓練、語言訓練、情緒干預、感知運動訓練、個別化教育方案制定、個別化家庭性服務方案制定、個案分析與實施、兒童發展心理學、藝術治療十大主題,40個項目;第3部分調查康復教師對康復技能培訓內容的需求,主要圍繞培訓時長、基礎知識綜合培訓、專項康復技能培訓、實操指導、孤獨癥兒童核心課程模塊化設置五個維度進行調查。

問卷均為封閉式問題,Likert5點計分法。在本次研究中,該問卷內部一致性α系數為0.813,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三)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進行數據輸入與統計分析,其中均數比較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

二、 結果

(一)孤獨癥康復教師對康復技能掌握度

1. 性別、學歷對康復技能的掌握度差異不明顯。性別對康復技能的掌握度沒有差異;不同學歷教師之間得分不同,但差異不顯著(P>0.05)。(見圖1)

2. 教齡對康復技能掌握度的差異。不同教齡教師在康復知識的掌握度得分上存在顯著差異,從教4年以上教師得分顯著高于從教1年以下教師(P<0.01)。(見圖1)

圖1?孤獨癥康復教師對康復技能掌握度(平均值)

3. 專業背景對康復技能掌握度的差異。教育學專業背景的康復教師在兒童發展心理學、藝術治療課程內容的掌握度上優于其他專業背景;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康復教師在行為矯正和認知訓練、情緒干預課程內容的掌握度上優于其他專業背景;醫學專業背景的康復教師在語言訓練、感知運動訓練課程內容的掌握度上優于其他專業背景。

(二)孤獨癥康復教師對康復技能培訓內容的需求

1. 孤獨癥康復教師對康復技能培訓內容的共同需求。每次培訓“1~2天”比較好,希望開展實操性、參與性較強的培訓內容。

2. 教齡對康復技能培訓內容的需求差異。教齡1~3年的康復教師傾向于專項康復技能培訓,而教齡4~6年及以上康復教師更傾向于孤獨癥兒童核心課程模塊化設置。

三、 分析與討論

(一)教齡不同,康復知識掌握度和康復技能培訓需求的差異顯著

教齡越長,對于培訓內容的專業度要求更高。從本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湖南省教齡1年以內的康復教師占比僅20.55%,那么,在開展基礎的上崗培訓時,約有80%的教師需要專項康復技能的進階培訓。

(二)專業背景不同,康復技能培訓的側重點也應不同

在進行康復教師培養時,可借鑒西方國家對特殊教育師資從專才和通才兩種途徑進行培養的模式,不同專業背景的康復教師,根據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參與不同的康復技能培訓。

(三)孤獨癥康復教師階梯型培養的必要性

本調查結果顯示,從康復知識掌握度和康復知識培訓需求來看,不同教齡、不同專業的康復教師之間的差異顯著,孤獨癥康復教師階梯型培養勢在必行。依據康復知識掌握度,結合教齡以及康復職業規劃,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避免重復培訓、無效培訓。

(四)借助“互聯網+”模式,開展孤獨癥康復教師階梯型培養有其可行性

在傳統的集中面授的形式上,可積極探索、推廣互聯網+模式下的網絡課程學習,使康復技能培訓的形式多樣化,減少人力成本的同時,可隨時、反復學習??祻徒處熆梢酝ㄟ^前期測試,了解自身的康復知識掌握度,選擇不同階段的課程學習,真正實現階梯型培養。借助互聯網+信息終端,形成區域指導,定期開展遠程“特殊個案會診”,實現實時實操指導與分析。

參考文獻:

[1]張海叢,李啟隆,等.北京市民辦康復機構孤獨癥康復教師現狀調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2).

[2]關威,邵翠霞.北京市民辦康復機構培訓需求調查研究[C].第五屆北京國際康復論壇論文匯編(下冊),2010:879-883.

[3]佘萬斌.新建院校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現實困境與轉型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4):96-99.

[4]丁勇.以專業標準引領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成長:關于《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解讀[J].現代特殊教育,2015(18):3-11.

[5]王雪梅.寧夏自閉癥教育康復師資隊伍現狀調查與分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9(1):95-99.

作者簡介:

戴崢嶸,成一,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

猜你喜歡
教齡
基于教齡的中學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研究
中小學數學教師教齡對教學自信的影響研究
中學數學教師的繼續教育研究
提升“老”教師的幸福指數
教師學習傳承性研究
在職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求學動機調查研究與啟示
馬秀珍:建議提高教齡津貼標準
那一年
重慶市小學教師職業責任心的調查
我的教齡如何計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