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建在社會治理中的五大作用

2020-09-22 10:26景等鵬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新基建社會治理作用

景等鵬

【摘? 要】社會治理智能化是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新基建”已成為發展共識,不僅有助于推動我國傳統動能轉換,促進國內經濟轉型,更重要的是能創造新的增長動能、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因此,我們應抓住建設發展新機遇,充分利用“新基建”在降低社會治理風險、夯實治理基礎,提升社會治理效率,實現信息共享,構建多元社會主體有效共治,提高決策科學化中的作用。

【關鍵詞】新基建;社會治理;作用

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社會治理智能化是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網絡技術在過去十年的發展,以5G應用、大數據信息、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高科技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標志著我國社會治理進入了數據化時代。為此,我們應當抓住建設發展新機遇,轉變社會治理思想、加強“新基建”數字賦能,推進社會數字化治理,提高治理能力,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

1.降低社會治理風險、夯實治理基礎

“新基建”賦能社會治理服務全方位數字化,降低與服務對象接觸的風險。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公民可以申請非接觸各類業務,管理機構可以采取數字技術的優勢,在線實時監測,實現社會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無接觸化服務,學校老師借助互聯網開展線上教學,各類互聯網移動平臺充分發揮其自主化配置社會資源的優勢,積極配合參與管理部門的“”共建共治”環節,開啟“無聚集”“少接觸”的數字化新生活方式。

在社會治理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對5G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新基建”助力下,加快構建一個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防控管理系統。支撐構建一個集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生態安全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數字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公共交通安全環境監測預警更加精準及時、防控救援更加科學發展高效、資源調配更加科學規范、防范宣傳教育更加全面深入、藥物研發更加及時有效,增強政府部門對海量數據信息的開發,積累,利用和管理能力,強化國家安全和治理的基礎設施和制度保障。利用數字新基建夯實治理基礎,提升數字治理能力。

2.有利于提高社會治理效能

社會數字化治理模式與傳統的治理模式比較,最大的優勢就是信息傳播便捷、精準、互動,信息數據在政府、社會、市場及公眾之間能夠暢通、有序。以云計算、大數據信息、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數字應急新基建,能夠及時準確地發現社會治理中的諸多問題,并能夠實時預警監測,自動發現問題、輔助解決問題,明確治理方向、治理目標,能全面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充分利用基于“新基建”形成的數字化治理結構體系,突破原有的組織結構和體制壁壘,推動社會治理模式由人工處理向數字化處理的變革,形成智能化、社會化的新型數據治理政府平臺。疫情防治是科學的系統的防治工程,數據化治理是應對當下抗擊疫情的最有效途徑。政府部門依靠這些平臺上,可以及時更新實時信息,減少辦事環節,同時可以利用5G技術、大數據信息等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進行科學跟蹤、重點篩查、實時分析、有效預測,第一時間向服務對象發送通知預警。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利用國內電訊運營商數據,對某一時期內人口流動進行大數據分析,對駐留、到訪重點發展區域人群進行流動問題分析,為教育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決策支撐。實現基于大數據集成、分析的有效協同數字治理。

3.有利于實現信息共享

數據是國家重要資源,也是各級政府提高治理能力、精準化管理的重要依據。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的轉型需要集信息數據于公共決策中來,以保證決策信息的全面準確。過去,由于管理環節互相獨立、各管理部門自成體系、銜接不緊密,出現“信息孤島”和“數據鴻溝”的問題,不能有效地提供跨區域、跨部門的綜合性信息,各類數據無法形成有價值的信息,不能上升為管理資源。

當前,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建設數字化、信息化的治理體系提供了有利支撐。建設面向未來長期發展的數字化社會治理體系,需要通過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信息應用,將城市分散的、各自為政的信息化系統整合起來,統一平臺基座,實現應用系統互聯互通,消除“數據孤島”,“新基建”時代將推動數據從條塊分割、孤島林立,向條塊融合、綜合分析轉變;社會治理從事中干預、事后響應向事前預警、 提前謀劃轉變;治理方式從“多頭管理、分散弱小”向統一指揮、力量綜合、多方共治轉變,從而促進社會治理能力全面升級。一方面有利于實現信息共享,另一方面提升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有利于實現多元社會主體有效共治

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多元社會主體合作共治,是推進社會治理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以往的社會治理中,公民的權力發揮有限,參與相關事務的管理渠道受阻,大大弱化了公民的主體地位。在社會治理的數字化時代,這些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社會治理的數字化迫使政府進行改革。 在社會治理的數字化時代,公民本身也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新基建”帶來的“數字治理”逐漸成為數字村莊和智慧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點,建立數字政府管理的數字化治理思維,積極與市場、社會的合作,構建智能化、數字化治理統一大平臺,創建多元主體合作治理的局面。加快數字“新基建”的應用,將各種信息和數據皆納入公共決策中來,促進智慧共享,確保決策系統信息是全面準確的。當前,中國正致力于實現高質量的發展,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開發將大大提升智能高效的公共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動員全民行動有效提高社會參與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環境治理現代化。

5.有利于提高社會治理決策科學化

數據信息是科學決策的基礎和依據。領導機構作出一個決策, 是經過對大量相關信息進行反復分析、研究、論證而形成的。信息在其中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對決策的科學性、正確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沒有豐富的信息作基礎,沒有相關的信息作支撐,決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各項事業的發展,未來社會治理將面臨更多的突發公共事件,對于如何科學決策,合理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政府可以依靠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分析數據信息和社會治理現狀,可以大致預測社會治理未來的問題和發展趨勢,使社會治理方法從經驗走向科學決策發展。社會治理涉及范圍廣、領域多、行業雜,需要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優化政府業務流程,協調跨部門的事務,利用數字化手段,整合公共服務,推行一站式資訊發布平臺和服務平臺。發揮數字政府在科學決策、經濟運行、市場監管、社會治理、科技創新、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國家安全等廣泛領域中的“決策中樞”作用。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新基建”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應抓住新基建發展契機,積極運用新基建賦能數字經濟,推進社會數字化治理,不斷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馬春輝.激活社會治理“共同體”!數字化——社會治理新一站 《小康》·中國小康網

[2]李立國.創新社會治理體制.[J].中國民政.2016

[3]殷邵舉.中國社會治理的現代化.[J].社會學評論.2014

[4]李倞.依托“綠色基礎設施”構建“綠色現代化城市”.[J].園林風景.2013

猜你喜歡
新基建社會治理作用
關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學科發展的探討
遠東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風口
2019,“新基建”競爭吹響號角
外媒拿中國在西沙“新基建”說事
社會轉型期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實踐和經驗研究
社會治理面臨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