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工程專業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研究

2020-09-22 11:27姜華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姜華

【摘? 要】近年來教育體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斷深化改革。課程思政是通過專業課程教學各環節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政元素的融入,實現課程知識傳授中的價值引領和底蘊凝聚。本文就交通工程專業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建設展開探討。

【關鍵詞】課程思政;工程項目管理;交通工程專業;教學設計;教學方法

引言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范式,旨在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其他各門課程共同發力的育人模式,充分發揮課程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體系。

1.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及行為特點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方式及思想觀念不斷轉變。當今大學生多為90和00后獨生子女,成長環境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思想觀念在受到父母和祖父母等上一輩人影響的同時也呈現出獨有的特點。在全球化突出的今天,青年人的權利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更加強化,同時也產生了價值觀多元化的沖突等問題。這與人民網在2013年發布的“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調查報告的結論基本一致,認為當代青年的自主意識與獨立性較上一代人更強。QQ大數據與青年報對“00后”價值觀的調查顯示,這些在經濟高速發展和互聯網時代成長、陸續步入大學的青年人高度認同我國傳統美德和價值觀念,對國家發展持積極肯定態度,知曉建成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僅有部分受訪者認為現代化強國目標與自己息息相關或需要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青年的學習目標多為找工作、提升自身能力或滿足父母期望,鮮少有人以報效祖國為目標。這可能是由于當前青年學生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和就業壓力,但也反映出學生對于學習意義的認知還停留在務實和個人層面,對自身努力對國家和社會的意義認識不足。此外,當代青年認為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前三位分別是父母、同學朋友和老師,可見父母師長在青年價值觀的形成和樹立仍能發揮重要作用。課程思政的意義正是將思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教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和認同國家政策,辯證看待不同國家文明的差異,意識到自身努力在時代發展進程中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重要性,樹立報效祖國和為人民服務的理想抱負。當代大學生成長于信息化、全球化時代,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到紛繁復雜的信息。在紛繁紛雜的社會思潮中,學生分辨和鑒別多元化信息的能力正在經受很大的挑戰。李保強在研究中也提出對于政治認同和政治立場尚未確定的大學生來說,面對多元化的信息和多樣的信息來源,學生“很容易陷入政治價值選擇的困境”,對政治理論和政治學習不深入,尚未形成堅定的立場,“難免產生誤解和疑慮”。因此如何幫助和引導當今個性突出、更關注自身發展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和立場,不僅是思政教師,也是學校以及全社會的責任。

2.準確把握高校思政課建設的根本要求

首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高校思政課建設的根本目的。我們培養的是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和奮斗者,而不是旁觀者,更不是反對派。因此,高校思政課要始終教育、引導大學生“與歷史同向,與祖國同行,與人民同在”,投身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而不是成為只顧個人私利的所謂的“成功人士”,也不是成為充滿所謂“小資情調”的生活享受者。其次,高校思政課建設必須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再次,高校思政課建設應服務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加強思政課建設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舉措,在思政課教學中,要始終教育、引導廣大高校學生投身到“偉大夢想”的奮斗中。最后,高校思政課建設需要依靠黨的堅強領導,黨的領導是高校辦好思政課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高校才能確保思政課建設的正確方向,才能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

3.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的教學過程組織與教學方法

3.1面向交通工程專業的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既涉及工程項目管理的項目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又涉及項目建設實施的全生命周期,涉及面寬,內容繁雜,旨在使學生熟悉工程項目目標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具有從事工程項目進度、質量、成本、合同管理的能力,培養學生成為既懂技術又懂工程管理的高級復合型人才。針對課程不同的教學內容,抓住課程教學的“項目管理的組織論”、“成本控制的贏得值法”、“進度控制的網絡計劃圖”、“質量控制的項目質量控制和驗收”、“合同管理中不同合同方式的特點及實施過程中的索賠”等重難點,并結合課程思政的相關育人目標,同時融合交通工程專業的特點,在各部分的教學過程中融入相關的思政元素。

3.2對思想課程的相關制度進行完善

對思想課程的相關制度進行完善十分重要,因為制度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制度是課程思想建設的核心,在開展建設的過程中,學校方面必須要加大改革力度,領導應對思想政治課程進行充分的重視,之后以領導為核心,建立思政科研部門,明確各個工作人員的職責,對思政教學進行支持,另外應對相關的部門進行設立,主要工作內容在于對經費進行協調,爭取解決師資力量較差的問題,對思政教學中的相關環節進行規范。

3.3教學方法

(1)堅持目標教學為導向,結合案例教學、互動教學等多種方式。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集成和創新能力為中心,通過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2)角色深入,換位思考的教學討論方式。課題的討論以實際的工程項目案例為對象展開,將學生分為業主方、設計方、施工方、設備原料采購方等角色,從自身的角色探討項目各個參與方的管理任務和分工。(3)因材施教,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學方法。針對95后、00后大學生在課程教學中所呈現出的個性化、多維度、易變化的特點,創作“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的微課堂、微視頻,逐步完善“工程項目管理”專業課程的思政案例資源庫。(4)形式靈活多樣的課外自主學習方式。主要包括聘請本領域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為學生提供相關工程實踐機會,加深了學生對工程項目管理的理解,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5)考試方法改革。在考核機制上,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建立了系統的、動態的評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專業理論知識主要考核相關重難點掌握的熟練程度。主要采取筆試方式,但考試內容突出能力測試,增加能夠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開發創新能力的考題。創新能力的考核,采用測評的方式,與學生參與課程設計和案例分析時的表現結合起來。

4.結語

綜上,課程思政建設的終極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將德育與智育、美育、體育有機結合,堅持育人的社會主義方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1]姚佼.新工科背景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交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9,42(10):159-163.

[2]鄭言實.站在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的新起點[J].中國水運(上半月),2018,38(12):1.

[3]姚佼.面向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6):1-2.

猜你喜歡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計算機應用技術在m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研討
工程項目管理中的質量控制的相關因素
當前建筑企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分析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