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土地整治規劃中公眾參與機制

2020-09-22 14:35尹勝哲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土地整治規劃

【摘? 要】我國政府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而土地整治規劃是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內容?;诖?,文章就土地整理規劃的內涵和要求、土地整治規劃中公眾參與的實施現狀、公眾參與土地整治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完善公共參與機制的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土地整治;規劃;公眾參與機制

引言

土地整治規劃工程從本質上來講屬于民心工程,在實際的整治規劃工作中,公眾參與是其不可缺少的環節,公眾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提出具體的意見,使土地整治規劃工程做的更加到位。但是,就目前我國土地整治規劃工作的基本現狀來看,在公共參與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進行優化。

1.土地整治規劃的內涵和要求

土地整治規劃主要指的是人類在土地利用過程中,對其進行不斷建設、改造和重新配置的過程,同時也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產出率的有效方法。

我國土地整治規劃工作要求各個地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注意實現耕地資源的動態平衡。具體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數量上要實現平衡,做到“占一補一”;第二,在質量上需要注意實現平衡,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不能僅僅看耕地的面積和數量上的平衡,還需要對地力水平進行分析,在這個方面也需要保持平衡;第三,在耕地環境上需要保持平衡。如果在耕地數量和地力等方面都達到了平衡,但是,在耕地的環境上存在破壞,也會對糧食生產的質量安全性造成影響,需要引起重視。

2.土地整治規劃中公眾參與的實施現狀

當前,我國在土地整治規劃工作中的公眾參與的實施方面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第一,在規劃設計編制時期。普遍的做法是采取調查或者是走訪的方式讓公眾積極參與。這種方式較為被動,公眾參與的范圍也較小,但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第二,在規劃設計審批時期。這個階段的參與者基本上都是由專家、學者和土地整治管理者來組成的,因公眾參與度很低,最終的規劃設計評審結果的公平性和公開性還有待提高。

第三,在土地整治實施時期。只有當某項建設問題對公眾的利益造成損害的時候,公眾才會想起利益新聞媒體或者是相關熱線電話,甚至是走法律訴訟程序來進行維權。這種公眾參與的方式屬于事后參與,難以充分發揮公眾的輿論監督的作用。

總而言之,我國在土地整治規劃工作中,公眾參與尚處于探索階段,還缺乏完善的公眾參與機制作為保障,同時,公眾參與的形式也較少,有時候很難及時的向相關部門進行意見反饋,不利于發揮公眾監督的作用,還需要進行繼續完善。

3.公眾參與土地整治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公眾參與方式較為單一

現階段,我國在公眾參與土地整治規劃過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公眾參與方式較為單一。根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在土地整治規劃工作中,公眾參與的方式大多數是調查、咨詢、走訪等方式,很多可以在土地整治規劃之前,對公眾的意見進行詢問。在以上這些方式中,比較常用的是問卷調查,這種方式雖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流程較為簡單,但是結果往往不會具有代表性,且更多的呈現出單一性的特點。另外,我國土地整治工作在實際開展的時候,是由政府主導,因此,項目規劃也會受到政府和相關的行政單位的影響,在公眾參與上較為單一。

3.2公眾參與的主體不夠明確

在土地整治規劃工作中,公眾參與的主要任務是要調動各方面的利益主體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進而可以對公眾的意見進行廣泛收集,保證土地整治工作可以滿足公眾的要求,可以對各個方面的利益主體進行協調,使其可以共同參與土地整治規劃工作。但是,就當前我國土地整治規劃工作的基本現狀來看,公眾參與的主體還不夠明確,進而難以根據土地規劃利用的實際需要,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

3.3公眾參與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受到一些傳統的封建歷史的影響,我國公眾參與土地整治規劃公眾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另外,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又實施了較長時間的計劃經濟體制,在土地整治規劃這類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國家進行統一安排的,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具體表現為:第一,有部分公眾認為土地整治規劃工作是政府工作,和自己沒有直接的關系,因此,也不關心政府如何進行投資和規劃;第二,部分直接工作人員單純的認為土地整治工作,是有上級政府撥付資金,并進行安排和操作的,他們只需要執行而已,故而也沒有重視公眾參與。

4.完善土地整治規劃中公眾參與機制的措施

4.1提高公眾參與的意識

我國在土地整治規劃工作中,要想提高公眾參與的水平,充分發揮公共參與的作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公眾參與的意識,這也是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前提和基礎。而且當前我國公眾參與土地整治規劃公眾的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公眾的參與意識有待提高。為此,政府需要就土地整治規劃工作,積極進行宣傳,從各個角度上對土地整治工作給社會公眾所帶來的效益進行宣傳,讓公眾真正感覺到土地整治和規劃工作和自己息息相關,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土地整治規劃工作中。另外,政府單位還需要加強對公眾的培訓,不斷提高公眾參與土地整治工作的能力,充分挖掘公眾的潛力,促使土地整治工作可以順利實施。

4.2重視公眾參與的立法工作

相關法律不夠健全也是影響我國土地整治公眾參與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國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制定完善的土地整治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在其中對公眾參與土地整治的組織形式、參與規模和具體的參與流程進行明確的規定,保證公眾可以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參與土地整治規劃工作,提高土地整治規劃公眾參與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另外,政府部門還需要提高公眾參與的代表性,對各個利益主體的利益進行保護,特別在在土地整治規劃工作中的一些弱勢群體,更應該對其利益進行保護。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全過程公開制度,對社會公眾的知情權進行保護,在相關的法律制度中完善公眾參與環節,最終促使土地整治規劃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

4.3建立完善的公眾參與機制

相關政府部門在土地整治規劃工作中,還需要建立完善的公眾參與機制,明確公眾參與土地整治的本質是對相關的決策和行政行為進行監督,也屬于社會制度的參與過程,這就需要完善的公共參與機制進行保障。第一,在機制構建上,需要保證土地整治信息的公開化,利用當前的各種新聞媒體將相關的信息向公眾進行公開,最大限度的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第二,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問題投訴機制,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功能,對于一些違法行為要及時揭發。

4.4完善公眾參與土地整理的機構設置

我國相關政府部門還需要完善公眾參與土地整理的機構設置。具體如下:第一,利用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力量,設置公眾參與機構;第二,設置相對獨立的,由關注土地整治規劃公眾的公眾組成的團體機構,也可以稱作是“民間組織”,但是,設置“民間組織”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有相關的法律體系進行保障,對組織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土地整治規劃工作是我國的基礎社會工作,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公眾積極參與,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并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最終可以充分發揮公眾的監督作用,促使土地整治規劃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李杰.土地整理規劃設計的規范化問題研究[J].中國房地產業,2019,000(001):35,37.

[2]周游.土地整治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保障對策[J].大科技,2019,000(012):139-140.

作者簡介:尹勝哲(1980.04-),男,朝鮮族,吉林琿春人,土地資源管理中級職稱,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土地工程。

猜你喜歡
土地整治規劃
規劃人生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重慶市2015年貧困村土地整治項目扶貧成效評價
淺析山東省臨沂市耕地保護與利用
《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四大看點
基于統計學理論的中國土地整治框架體系
光山縣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助推精準脫貧方法研究
農村土地整治中的理論與實踐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