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開展初中數學概念教學

2020-09-22 22:47黃永軍
速讀·中旬 2020年1期
關鍵詞:概念教學初中數學研究

黃永軍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為了不斷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要重視加強概念教學效率。在實踐研究過程,本文結合具體教學實際,科學的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概念教學方法,希望分析能夠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研究

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過程,要重視構建生活情境,要全面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通過進一步分析,在有效的開展概念教學時,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從而才利于科學的進行概念教學設計,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概念,從而全面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1重視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學科的概念通常都具有較高的抽象性特征,因此教師若仍沿用以往的教學方式對概念知識進行傳輸,便無法順利調動學生的探索熱情,甚至還會產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師應注重發揮情境教學手段的優勢特征,在課堂上合理構建相應的情境內容,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的刺激下產生探索的興趣,從而更有效地接受概念知識。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應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將生活中的原型引入教學中,通過具體的情境來引導學生形成對概念的初步認知,進而深入把握概念的內涵和特性。

如進行“負數”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便可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構建相應的場景:天氣預報報道明天的最高氣溫會從零下5℃上升到零上3℃。學生都能夠理解零上3℃的意義,但零下5℃的概念又是什么呢?在數學學科中又以什么形式表示呢?此時教師便可順利引入負數的概念,從而學生便可在興趣的驅動下自主實施知識的探究,逐步建立對負數概念的系統認知。

2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師在傳授幾何概念內容時,可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實驗、觀察等活動來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這樣便可促進學生對圖形的特征進行強化記憶,形成更為積極的學習欲望。在開展“直線、射線、線段”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準確掌握上述概念的特征和差別,可為學生設置下述操作內容:若想將木條固定于墻面,那么最少需要幾顆釘子?在學生進行思考時,教師便可通過動畫演示分別用一顆和兩顆釘子固定木條的情況,此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嘗試,并詳細記錄操作的步驟和效果。此后學生便可自主總結出關于直線、射線與線段的特征和區別。當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后,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基于上述的實驗內容進行畫圖操作:第一,確定一個點,探討經過這個點的直線有多少條。第二,如果要同時經過兩個點,那么這樣的直線條數是多少。教師提出問題后,便可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實踐和討論。經過自主嘗試驗證,學生會總結出經過一個點的直線有無數條,經過兩個點的直線只有一條的結論。這樣學生便是通過自行分析和驗證獲得知識,記憶更為深刻,同時在鍛煉操作能力之余,也充分奠定了學生的學習自信,樂于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科知識的研究中。

3注重概念的變式練習

掌握概念的最佳效果是能夠靈活運用概念知識,利用其變形處理各類問題。將概念變形應用不僅是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應用的途徑,也是進一步加深知識掌握效果的方法。所謂的變式訓練,則是從不同的角度、情形等對概念、定理及公式等進行變形處理,只改變形式,而不改變本質屬性,讓學生靈活運用概念知識,處理各類的實際問題。

第一,教師在實施概念教學時,應注重讓學生掌握概念內涵的同時擴大外延,運用變式引導學生靈活掌握概念。如進行平行線方面的知識教學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思考下述問題:一是在不同的平面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具有何種關系。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不相交直線具有何種關系。三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除了相交和平行,還會存在第三種關系么?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深入思考,學生便會逐步探索出概念的本質意義,不斷拓展思維能力,完成積極的知識探究??梢?,概念的變形不僅可輔助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概念進行更為全面的了解,還能深入把握概念的不同層面的知識,讓學生可以更為準確的把握概念的內涵。

第二,變式概念教學可輔助學生對不同的概念建立相應的內在聯系,從而比較不同概念的差異和相同點,以此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如完成“平行四邊形”概念的學習后,教師便可為學生展示幾組平行四邊形以及與之相似的圖形,讓學生從中辨別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哪些不是,并說明原因。學生通過反復觀察和比較不同的圖形,可進一步深化對平行四邊形特征的認知,從而在辨別之余實現學科技能的提升。

4概念鞏固階段的教學技巧

4.1要求復述概念

教師在實施概念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并記憶概念,可讓學生在掌握概念知識和特征的基礎上,對概念描述進行復述。這樣不但能夠加強對概念的理解,還可再復述的同時提升對概念的應用效果。如完成“矩形”的概念教學后,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對此概念的核心內容進行復述,學生通過自己組織語言描述概念內容,可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為后續靈活運用打下基礎。

4.2布置生活類習題

數學學科內容的生活特征較為明顯,因此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在完成課堂教學后,為學生布置與生活內容相關的練習任務,讓學生可以針對具體的問題應用概念知識,從而感受到學科知識的應用性價值。如在完成“概率”的概念教學后,教師便可將生活中抽獎的實例引入課堂:某個商場句型抽獎活動,其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抽獎卡一共有5000張,要求學生計算出每個獎項的中獎概率。此時學生便會運用課堂掌握的概念知識來解答實際問題,從而不斷體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和學習的價值,產生更為強烈的探索欲望。

5結束語

總之,通過有效的開展數學概念教學研究,進一步提高了數學教學有效性。在進行概念教學過程,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要科學的進行教學方案制定,從而才利于不斷提高概念教學效率,希望通過本文分析,能夠不斷提高概念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兵.策略分析,分析提升——初中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93.

[2]許瑞平.例談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名師在線,2019(23):25-26.

[3]趙廷雄.基于PCK內涵解析視角的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147-148.

猜你喜歡
概念教學初中數學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對初中數學課程概念教學的求真與探微
漫談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