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方法分析

2020-09-22 22:36林夢夏
速讀·中旬 2020年1期
關鍵詞:朗讀教學教學效果小學語文

林夢夏

摘 ?要:小學語文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朗讀教學的重視程度,激發學生朗讀積極性,讓學生愛上朗讀,在朗讀中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增強自身的朗讀能力和語文理解運用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教學效果

語文是九年義務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課程,語文學科中的基本語文知識、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等都能在對文章的朗讀中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朗讀的重視程度,豐富朗讀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朗讀水平,進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課堂現狀

(一)教師未充分意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

在大部分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都會帶領學生進行朗讀,讓學生大概的了解課文內容。但教師更多的只是把朗讀作為教學導入的一個方法,未能深刻的體會到朗讀對小學生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教學設置上也沒能給予充分的重視。

(二)教師缺少朗讀教學的教學方法

現有的教學方法多是讓學生多次的、反復的閱讀課文,但學生在這樣一遍一遍的、反復重復中并不能找到朗讀的樂趣,也難以通過自己的能力體會文章含義,領會作者表達的深意,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提高,教學效果差。同時,枯燥的朗讀還占用了學生和教師的時間,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教學效率得不到提升。

(三)教師未對學生的朗讀進行充分的指導

教師在給學生布置朗讀任務時,只是讓學生通篇的朗讀,或是采用默讀、齊讀等方式,但在具體“怎么讀”“讀什么”等重要問題上,未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得學生并不知道該如何讀,不能體現朗讀的作用,朗讀教學的效果也無法體現。

二、加強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方法

(一)朗讀技巧和情感的培養

朗讀的重點在于通過朗讀與作者的情感進行交流與互通,教師要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朗讀指導,幫助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例如在朗讀時教師幫助學生分清朗讀時的停頓、輕重、緩急和語氣等等。教師要注意選取重點的文章進行指導,

對每一個技巧重點都詳細的講解和分析。例如,在朗讀《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篇文章時,文章中“??!”的讀法,要表現出經歷了秋風秋雨之后,天氣放晴時的愉悅心情,表現出又能夠上學的喜悅之情。在朗讀到“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時,要用輕輕的聲音,并要把聲音逐漸的拉長,把省略號體現的含義表現出來,展現出這條路的長。在朗讀文章最后的“門前的水泥道真美??!”這一句時,要注意使用贊嘆和輕快的語調來朗讀,表現出作者積極樂觀、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小組學生合作朗讀

教師在朗讀教學中要創新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們相互合作朗讀,提升朗讀的趣味性,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以小組為單位提升朗讀能力。在學習《坐井觀天》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朗讀小組,一名學生扮演青蛙,一名學生扮演小鳥,還有一位學生負責旁白,讓學生們共同合作完成一篇文章的朗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到文章的世界中去,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直觀的體會到坐在井里的青蛙的狹窄視野,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合作朗讀能夠改變傳統朗讀死板、枯燥的缺點,激發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在合作朗讀中,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合作分工能力,促進小組同學的交流與溝通。

(三)擴展閱讀背景知識

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經驗有限,對于文章中的一些內容不能全部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一些關于文章的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到文章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教師在擴充這部分知識時,可以采用多種的教學手段,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將知識內容以視頻和圖像的形式呈現出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古詩《望洞庭》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播放一段關于洞庭湖的影像,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洞庭湖在秋天的月光下與優美的景色,將學生們代入到詩人劉禹錫當時的情景之中,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教師要為學生介紹詩人劉禹錫創作這首詩時的背景,讓學生了解唐朝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體會詩人被貶后的情感,從而豐富學生對詩篇的理解,在朗讀中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引導學生邊朗讀邊思考

小學語文課中雖然語言較為簡單,但每一句都有著重要的價值,表達著豐富的含義。在以往的朗讀中,學生只是大聲的朗讀,大部分對文章含義并沒有清晰的理解,也并未對文章中的字、詞、句、段、篇進行思考,停留在一種機械的朗讀中,這樣必定無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也無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要培養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思考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文。在朗讀課文《一分鐘》之前,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在一分鐘里大家都能做什么事情呢?”“大家設想一下如果你的時間里少了一分鐘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章的朗讀。這樣,朗讀的過程就變成了解答疑問的過程,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了,對文章的理解也加深了,使朗讀更有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朗讀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朗讀中熟悉文章,鍛煉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水平,深化文章理解和情感體驗。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創新豐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丹.讓學生在朗朗書聲中成長——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分析[J].祖國,2018(06):205-205.

[2]楊秀亮.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設置與教學實踐方式分析[J].文淵(高中版),2019(02):434-434.

[3]曹素瓊.加強語文朗讀教學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研究[J].成才之路,2018,590(34):42-43.

[4]李勝軍.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設置與教學實踐方式分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01):75-75.

猜你喜歡
朗讀教學教學效果小學語文
基于分形評估模型的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情感優教對中職護生老年護理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
多媒體輔助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效果探究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