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級媒體在抗擊疫情中的主流價值觀傳播
——以南方新聞網為例

2020-09-24 05:55柯豐云
文化產業 2020年20期
關鍵詞:抗擊網民廣東

◎柯豐云

(南方新聞網 廣東 廣州 510000)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民通過移動互聯網對疫情信息獲取的積極性逐步提高。然而移動互聯網的輿論場呈現出信息復雜化、碎片化特點,部分自媒體甚至故意散布新冠肺炎疫情謠言,不利于我國主流價值觀的傳播。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指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一些群眾存在焦慮、恐懼心理,宣傳輿論工作要加大力度,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盵1]因此,省級媒體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加強我國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是非常必要的。

南方新聞網作為廣東省級媒體,第一時間發揮了省級媒體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主流價值觀傳播的示范作用。從疫情開始到武漢正式解封(2月至4月),南方新聞網的微信公眾號共發布了《記疫·醫護日記》等20個融媒體產品,涉及醫護人員、警務人員等6種人物類型,營造了全民共同抗疫的積極輿論氛圍,并沉浸式地向網民傳播了主流價值觀。

一、主動設置議題,正確引導輿論

南方新聞網按照重要時間點(春節、婦女節、清明節)和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的雙重順序,主動設置議題。例如在婦女節期間,先后推出了《她是我的蓋世英雄》 《從2003到2020,穿越十七年的日記》短視頻和《嘿,小可愛!穿上防護服,你就是SHERO》海報等與女性抗擊疫情有關的融媒體產品,共同呈現了不同崗位女性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議題,傳播了愛國、奉獻的主流價值觀。

在疫情的初期,南方新聞網設置了科普疫情防控知識的議題,以互動答題的方式緩解了網民的焦慮情緒,傳播了樂觀的主流價值觀。在疫情發展階段,一方面展現廣東乃至全國人民共同抗疫的場面,《31天》《致英雄》等短視頻將每一位中國人定義為這場戰斗中的英雄,可視化地傳播了愛國、奉獻的主流價值觀?!拔錆h加油”“中國加油”等話語能夠有效地激發受眾的民族情懷,起到弘揚正能量、穩定社會輿論的作用。[2]另一方面集中回應社會熱點問題,例如針對廣東復工復產的熱點問題,推出了《春暖花開,迎你歸來》《交響曲》等融媒體產品?!洞号ㄩ_,迎你歸來》以普通網民的視角切入,將木棉花、三角梅等8種具有廣東特色的“春花”與外來務工人員的“復工心聲”相結合,傳播了樂觀的主流價值觀。在武漢正式解封階段,則設置了共同致敬在抗疫期間倒在一線的廣東黨員干部、援助其他國家這2個議題,正確引導了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輿論,傳播了奉獻的主流價值觀。

二、強化用戶思維,產生共情效應

從內容來看,《我們的戰“疫”——青春之花,絢麗綻放》《記疫·醫護日記》等融媒體產品從“‘90后’‘00后’主動請纓”“學起了‘小雞跑’”等角度切入,生動地展現了網民重點關注的年輕醫護人員、警務人員等一線工作者的抗疫情況和精神風貌,滿足了網民共同抗疫的精神需求。短視頻《交響曲》第二部分向網民公開了廣東“金融暖企18條”“科技暖企17條”等復工復產的扶持政策,滿足了網民對廣東復工復產政策的認知需求。這些融媒體產品強化了用戶思維,同時傳播了愛國、奉獻的主流價值觀。

從范圍來看,《31天》《致英雄》等系列短視頻除了采用專業性強的權威新聞報道外,還都收集了網民們原創的關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音視頻內容,也就是將媒體思維和用戶思維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的順序結合起來,聲畫合一地傳播了愛國、奉獻、樂觀的主流價值觀?!吨掠⑿邸范桃曨l聯合廣東和湖北兩省18家網絡媒體,主要展現的是疫情抗擊第一線的英雄事跡和感人畫面。此外還發動全國各地尤其是廣東和湖北兩省的網民拍攝他們的抗疫場景,整體配上了“他們穿上了白色的鎧甲”“各色口罩下的同種擔當,是充盈中國大地的堅韌力量”等句子組成的詩歌。詩歌素材主要根據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武漢的重要講話中的關鍵詞原創編寫。這不僅調動了網民抗疫的積極性,讓網民產生共情效應,而且潛移默化地傳播了愛國、奉獻的主流價值觀。

從形式來看,《戰“疫”一線感謝有你平凡戰士就在身邊》《清明節,讓我們向英雄致敬》等H5都根據用戶思維,分別設置了“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點亮愛心”“為在抗疫期間倒在一線的廣東黨員干部獻花”等互動場景,讓網民身臨其境,在融媒體產品的互動中加強對愛國、奉獻的主流價值觀的認同感,擴大了我國主流價值觀的傳播范圍。

三、正面塑造人物,發揮示范作用

這些融媒體產品塑造的抗疫人物呈現類型豐富、感情色彩正面積極的特點。在《從2003到2020,穿越十七年的日記》短視頻中,主管護師廖小彩下班后摘掉口罩時臉上出現了深深的印痕,通過自述的方式表達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決心和信心;《記疫·醫護日記》H5中廣東首批醫療隊在出發前拍起了合照,每個人都舉起了拳頭互相加油……這些細節都正面塑造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物,讓這些人物身上表現出來愛國、奉獻的主流價值觀深入人心。同時,經過詞頻統計后發現(如圖所示),這些融媒體產品共包括247個塑造抗疫人物的詞語,其中使用最多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分別是英雄、抗擊、堅強(字體號數越大表示使用次數最多)。這些詞語的感情色彩是正面積極的,富有正面的感染力和引導力,發揮了省級媒體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主流價值觀傳播的示范作用。

南方新聞網融媒體產品詞云圖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具有碎片化、去中心化等特征,在網民素養良莠不齊、負面信息泛濫、輿論缺乏有效引導和監管的現實下,主流價值觀很容易被海量信息所淹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價值觀在社會輿論中應有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消解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主流地位[3]。綜上所述,傳統的、單向說教的傳播方式以及單一的表現形式已經不適合新冠肺炎疫情中主流價值觀的傳播,甚至可能會產生相反效果。這些融媒體產品通過議題設置、用戶思維、人物塑造相結合的方式,既能讓網民產生共情效應,又能潛移默化地傳播了樂觀、愛國、奉獻的主流價值觀,從而營造了全民共同抗疫的積極輿論氛圍。

猜你喜歡
抗擊網民廣東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暖春戰疫 攜手春天 抗擊疫情
抗擊疫情 我們在一起
齊心人定勝天
——為團結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而作
不煲“仔”的廣東煲仔飯
眾志成城 團結奮進 抗擊疫情
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網民心理與風險溝通
廣東輿情
我們都是卑微者(組詩)
有感“網民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