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干預對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評價

2020-09-26 12:14林明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2期
關鍵詞:精神障礙血糖實驗組

林明芳

[摘要] 目的 探究在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用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方法 選取88例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選取時間在2017年7月—2019年1月,將其分為兩組,一組給予常規護理(對照組),另一組給予臨床護理干預(實驗組),探究其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前期各項生活質量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給予護理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和認知功能評分均相對較高,其護理效果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情況均得以改善,實驗組患者改善幅度更大,血糖指標更穩定,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將臨床護理干預進行應用,其能夠有效穩定患者情緒,將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患者建立治療自信心,從而促進患者穩定發展,效果顯著。

[關鍵詞] 臨床護理干預;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血糖情況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6(b)-016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ffectiv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and diabetes. Methods 88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and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ir selection time was from July 2017 to January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experimental group) to explore its effect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early stage of care were small,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physical,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Both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nursing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and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care, the blood glucos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improv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reater and the blood glucose index was more stabl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ata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and diabetes can effectively stabilize the patients 'emotions, increase their blood glucose,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establish the treatment self-confidence for the patients, thereby promoting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and 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Blood glucose

就老年精神病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說,其在臨床中是較為常見的,會受到患者具有精神疾病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其機體處于糖尿病的病情影響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患者年齡得以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患者的自制力會逐漸減弱,使得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在給予患者護理工作的過程中,通常難以嚴格遵循醫囑進行按時休息和睡覺等,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糖尿病,并可能導致感染問題的發生,對患者的精神障礙造成惡化影響。而精神障礙患者還會受到環境和藥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使得糖尿病患者發病率較高,顯著于正常人。根據相關數據結果顯示,給予患者一定的護理干預,能夠將患者的病情進行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該研究2017年7月—2019年1月選取88例患者,將以此為主要研究內容,將臨床護理干預進行應用,探究其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8例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一組給予常規護理(對照組),另一組給予臨床護理干預(實驗組),兩組患者人數均為44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2例,女:22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9.40±4.39)歲。而對照組中,男:23例,女:21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0.30±5.0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實現組間比較。

1.2? 不同干預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給予患者抗精神病藥,并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給予患者病情監測和環境護理等。

實驗組患者在給予患者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將臨床護理干預方法進行應用,具體如下。

飲食護理: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需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控制,科學有效的飲食是對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進行提高的主要內容,也是促進患者恢復的關鍵性內容,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比其他精神障礙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更高,會對患者的正??祻驮斐刹涣加绊?,增加患者病程。需要護理人員從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出發,結合患者體質和病情發展,給予患者合理的飲食計劃,并叮囑患者及其家屬避免亂進食,從而實現對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保證患者的營養需求[1]。

生活護理:就老年精神障礙患者來說,其在生活中缺乏自我護理能力,難以對環境中的危險因素進行識別和判斷,使得其生活中存在較多不便,而且患者的機體免疫力也會出現下降,使得患者的感染發生率被逐漸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臨床監測工作,能夠在幫助患者完成基本的穿衣,洗漱工作后,幫助患者進行定期的毛發修剪,并觀察患者是否存在皮膚破損等情況。

心理護理: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療工作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不良情緒,需要護理人員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能夠在實際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與患者展開積極的溝通交流,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明確,在了解和掌握其不良情緒出現原因的情況下,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安慰,引導患者將存在的不良情緒進行發泄,從而將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穩定[2]。

健康教育:針對存在精神障礙和糖尿病的患者,其大多屬慢性疾病,僅僅在住院期間對患者進行護理是難以實現護理效果的,還需要在患者出院后給予患者持續性的護理干預,加強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對患者的日常用藥進行叮囑,并叮囑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照看等。

1.3? 統計方法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對研究中所出現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結果予以t檢驗,對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結果予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

兩組患者護理前期各項生活質量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給予護理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和認知功能評分均相對較高,其護理效果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血糖情況觀察

患者實施護理前的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給予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血糖均得以改善, 實驗組患者的改善更為顯著,在將其與對照組血糖進行比較時,其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就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是臨床發展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就其精神障礙問題來說,其通常與糖尿病存在一定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病情發展較為復雜,在患者年齡得以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患者的自制力會逐漸減弱,使得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在給予患者護理工作的過程中,通常難以嚴格遵循醫囑進行按時休息和睡覺等,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糖尿病,并可能導致感染問題的發生,對患者的精神障礙造成惡化影響[4]。就老年精神病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說,其在臨床中是較為常見的,會受到患者具有精神疾病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其機體處于糖尿病的病情影響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而精神障礙患者還會受到環境和藥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使得糖尿病患者發病率較高,顯著于正常人。根據相關數據結果顯示,給予患者一定的護理干預,能夠將患者的病情進行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需要臨床為患者提供較為全面的護理服務,能夠有效減少病情惡化的可能性,并從心理和生理等多個方面進行入手,將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有效提高。

該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前期各項生活質量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給予護理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和認知功能評分均相對較高,其護理效果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情況均得以改善,實驗組患者改善幅度更大,血糖指標更穩定,與對照組相比,其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糖尿病患者展開護理干預,需要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對心血管等并發癥進行有效預防,從而將其對患者機體可能造成的損傷進行減少。據相關研究來看,對糖尿病患者造成影響的相關因素主要包括飲食,運動量和肥胖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能夠實現對患者精神狀態的改善,并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從而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有效提高[5]。與此同時,還能夠通過飲食和生活護理等方式,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實現對疾病發展的有效控制,對患者的預后效果進行改善和加強。

綜上所述,在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將臨床護理干預進行應用,其能夠有效穩定患者情緒,將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患者建立治療自信心,從而促進患者穩定發展,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脂英,阮品東.臨床護理干預對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0):97-98.

[2]? 張脂英,蘇香榕.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針對性的護理方法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9):134-135.

[3]? 穆榮花.老年精神障礙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161-162.

[4]? 王慧穎.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狀況及影響因素的分析[D].黑龍江: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3.

[5]? 劉寧,孔鵬,鄭嬋燕,等.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9,22(2):154-156,159.

(收稿日期:2020-03-20)

猜你喜歡
精神障礙血糖實驗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自擬醒腦湯聯合體外反搏治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效果
細嚼慢咽,對減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餃子血糖就飆升,怎么辦?
無抗養殖典型案例分析
奧氮平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伴發精神障礙臨床觀察
SHR主動脈結構重構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機制
團體輔導對中職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妊娠期血糖問題:輕視我后果嚴重!
豬的血糖與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