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薇》中“啟”“居”“陽”三詞釋義

2020-09-26 13:27畢嬌嬌
課外語文·上 2020年9期
關鍵詞:祭祀采薇坐姿

【摘要】詞語的確切解釋在詩歌鑒賞教學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用語言學、文學等文獻互證考釋詩歌《采薇》中的“啟”“居”“陽”,掃除詩歌解讀障礙,加深理解,促使教學渾然天成。

【關鍵詞】坐姿;假借;冬至;祭祀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25-0013-02

【本文著錄格式】畢嬌嬌.《采薇》中“啟”“居”“陽”三詞釋義[J].課外語文,2020,19(25):13-14.

《采薇》中“啟”“居”“陽”等詞語的理解會關系到對全詩情感的體會,而目前學界并未對其理解作統一。為此,我們將利用文獻互證法,對其作考釋。

一、釋“啟”“居”

教材中將“不遑啟居”釋為“沒有時間安居休息。下文的‘不遑啟處意義與此相同。不遑,無暇。啟,跪。居,坐?!雹贈]對“啟處”和“定居”的用字性質和讀音進行解釋。因此,我們可對其作補充。

(一)“啟”釋

《說文解字》:“啟,開也。啟,教也?!薄墩f文解字注》:“啟,開也。按后人用啟字訓開。乃廢啟不行矣。啟,教也?!俗植蝗霊舨空?,以口戶為開戶也?!奔础皢ⅰ睙o“跪”義。另有“跽,長跪也”(《說文解字》)。而“啟”,“康禮切”,屬溪母脂部字;“跽”,“渠幾切”,屬群母脂部字,二者均脂部牙音字,讀音相近;“啟”無“跪”義,“跽”有“跪”義,意義不同,具備了構成假借字的先決條件。

《說文解字》:“跪,拜也?!薄墩f文解字注》:“跪,拜也,首至手也?!薄鞍聪涤凇菰弧?,不系于‘拜曰‘跽?!私y言之,許跪跽析言之?!薄墩f文通訓定聲》:“跪,兩膝拄地所以拜也?!薄夺屆罚骸肮?,危也。兩膝隱地體危倪也?!薄吨鼐巼Z詞典修訂本》:“跽,長跪。古人以兩膝著地,坐在腳跟上為‘坐;直身而股不著腳跟為‘跪;跪而聳身挺腰為‘跽?!奔础肮颉薄磅铡币蛟谑┬袆幼鲿r雙膝著地而統言之為“跪”。

《莊子·人間世》:“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王先謙集解引宣穎曰:“擎,執笏,跽,長跪。曲拳,鞠躬?!薄夺屆罚骸磅?,忌也,見所敬忌不敢自安也?!薄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扒赝貂斩堅唬骸壬我孕医坦讶??”《史記索隱》曰:“跽,其紀反。跽者,長跽,兩膝被地?!薄俄n詩外傳》:“匹夫百畝一室,不遑啟處,無所移之也?!薄稜栄拧め屟浴罚骸皢?,跪也?!背炭∮⑾壬尅皢⒕印睘椤皢?,跪。居,坐。古人席地而坐,跪則兩膝著席,腰部伸直;坐則臀部和腳跟相觸”??芍?,“啟”“跽”互為通假,古“坐”義。

(二)“居”釋

《說文解字》:“居,蹲也。踞,俗居從足?!薄端伪緩V韻》:“居,當也,處也,安也?!薄熬?,居御切。蹲,又踑踞,大坐?!薄墩f文解字注》:“踞,蹲也。足部曰蹲,居也。二字為轉注。今足部改居為踞?!逼浯?,“蹲,踞也?!保ā墩f文解字》)《宋本廣韻·魂韻》:“蹲,坐也,《說文》:踞也?!薄墩f文解字注》:“蹲,居也。居,蹲也。是為轉注。各本作踞也?!笨芍?,“踞”是“居”的俗字,“居(踞)”“蹲”“坐”,可互訓。又《說文解字注》:“但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蚺c‘坐皆膝著于席;而‘跪聳其體,‘坐下其臀?!对姟匪^‘啟處?!端哪祩鳌吩唬骸畣?,跪也。處,居也?!端哪怠贰诲貑⑻??!恫赊薄贰冻鲕嚒纷鳌诲貑⒕??!咏援斪鳌畡H。許‘凥下云‘處也?!墩久珎鳌芬熘疄榉病畡H處字也。若‘蹲則足底著地;而下其臀,聳其膝曰‘蹲?!薄对娊洝ぺL·擊鼓》:“爰居爰處?爰喪其馬?”《論語·陽貨》:“居!吾語女?!?邢昺疏:“居,由坐也?!?《史記》:“不宜居見長者?!庇缮峡芍?,“居”有“蹲坐”義。故“居(踞)、蹲、坐、處、安”在“蹲”義上可互為同義詞。

(三)“啟”“居”與古代起居

東漢以前人們筵席而坐,脫鞋然后雙膝并攏著地,若臀部未置于腳后跟上,即為“跽”;若臀部置于腳后跟上,即為“居(踞)、蹲、安、處”。其中,“跽”是因為聳身挺腰,保持緊張狀態,“見所敬忌不敢自安也”(《釋名》)?!绊椡醢磩Χ铡保ā妒酚洝罚┟鑼戫椡蹩吹矫蛯⒎畤堖M入營帳中,不禁驚詫,故身體由原先臀部著雙腳變成聳身挺腰,即由“踞”到“跽”。而“居(踞)”即“正坐、危坐”,相反“箕踞”坐姿“為大不敬”(《說文解字注》),表現為將腿伸前張開,形似簸箕,如“依柱而笑,箕踞而罵”(《戰國策》)。

語言是社會的交際工具,人們的使用頻率決定了詞語的新舊更替和二次分工。表示不同坐姿的“跽、跪、居(踞)、蹲、安、處”后來在語用上發生了不同變化,如“居”引申出“居住、占有”等義項;“踞”雙音化成今“蹲”義的詞語,如“踞坐、箕踞、蹲踞”等詞語;“蹲”則與“踞坐、箕踞、蹲踞”等詞語同義;“跽”依舊作為文言詞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

二、釋“陽”

教材將“歲亦陽止”中“陽”釋為:“陽,陰歷十月?!庇袑W者根據我們現行農歷將“小陽春”直訓為“春暖”“溫暖”“陽春”等。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有待商榷。

(一)“陽”釋

《說文解字》:“陽,高,明也?!薄犊滴踝值洹罚骸坝秩找??!对姟ば⊙拧罚骸空柯端?,匪陽不晞?!秱鳌罚骸?,日也。又月建?!稜栄拧め屘臁罚骸聻殛??!对姟ば⊙拧罚骸畾q亦陽止?!逼渲?,“月建”,《國語詞典》:“陰歷每月所建之辰。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的運轉作為定季節的標準,將十二地支和十二個月分相配,用以紀月,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配子,稱為‘建子之日(月)。依此類推,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直到十月建亥,如此周而復始?!薄稘h書·律歷志》:“辰者,日月之會而建所指也?!奔础瓣枴薄霸陆ā迸c冬至有關。

即“陽”本形容詞,因“日”明亮特征,故有“大陽”“太陽”義。今陜北方言中常用“陽”來形容天氣暖和或變暖和,故“陽”有“回暖”義。

(二)“陽”與古代歷法

《夏小正》為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記錄傳統農事的歷書?!洞蟠鞫Y記·夏小正傳》:“(二月②)冠子取婦之時也?!^今時大舍采也。祭鮪。祭不必鮪,記鮪何也?鮪之至有時,美物也?!瓨s堇,采蘩。堇,菜也。蘩,由胡;由胡者,蘩母也;蘩母者,旁勃也。皆豆實也,故記之?!笨梢?,仲春是采菜祭祀與婚娶的最佳時節。先民會在祭祀活動中將延綿子嗣的愿望用男女相戀的情思表達出來。

又《夏小正傳》:“(十一月)日冬至,陽氣至,始動,諸向生皆蒙蒙符矣?!焙蠼泴W者研究認為《夏小正》是十月太陽歷,而《大戴禮記·夏小正傳》經傳混同,作《傳》的作者將《夏小正》誤當成十二月歷,據主觀意圖而從十月份中分出來十一月和十二月的活動內容??梢?,“日冬至,陽氣至”正是《夏小正》的十月。有文獻可證之?!吨芏Y·春官·宗伯》:“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薄抖Y記·月令》:“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薄妒酚洝し舛U書》:“《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長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祇?!薄妒酚洝ぢ蓵罚骸皻馐加诙?,周而復始?!薄痘茨献印ぬ煳挠枴罚骸岸罩羷t陽乘陰,是以萬物仰而生?!笨梢?,先民以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萬物開啟新生,不同階級都會將祭祀作為這一天的重要活動?,F今廣東依舊有隆重“過冬至”的民俗。

在《采薇》中將“作”“柔”“剛”等動詞與“歲亦莫止”“歲亦陽止”相承繼來暗示“年歲將盡”。又《毛詩傳》:“陽,歷陽月?!薄稜栄拧め屘臁罚骸笆聻殛??!迸c上文《夏小正》十月歷相符?!瓣枴奔础断男≌分惺碌亩?,作謂語,且與“莫”相對照,重復表強調。

總之,對“啟”“居”“陽”等詞語作語言學、歷史學、文化學等方面的考釋,使我們在教學中更能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其對語言文字的深入解讀更能促使在語文教學中落實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注釋

①解釋來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15頁。

②夏歷二月。

參考文獻

[1]程俊英.《詩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黃瑞云.“歲亦陽止”與《采薇》詩中的時令[J].浙江師范學院學報,1982(3).

[3]李坤棟.“歲亦陽止”之“陽”字考[J].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

[4]馬緒揚.“歲亦陽止”之“陽”的異解[J].淮陰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4).

[5]田春燕.淺析《詩經》祭祀詩中的女性角色[J].現代語文,2016(10).

[6]陳久金.論《夏小正》是十月太陽歷[J].自然科學史研究,1982(4).

[7]朱堯倫.關于《夏小正》[J].農業考古,2003(1).

作者簡介:畢嬌嬌,女,1990年生,陜西米脂人,碩士研究生,西安汽車職業大學人文學院教師,語文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中古及近代漢語、大學語文、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等教學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祭祀采薇坐姿
坐姿好習慣
采薇采薇 下
采薇采薇 中
采薇采薇 上
學生作業坐姿及臺燈控制器
基于坐姿感應的智能視力保護臺燈設計
試論《蛙》中的民間文化
妖藤
淺析《九歌》祭祀與戲曲之關系
紅山文化為代表的中國文明起源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