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嘗君喜歡玩套路

2020-09-26 10:38丁萬明
百家講壇 2020年8期
關鍵詞:門客孟嘗君齊王

丁萬明

戰國后期,養士之風盛行,很多諸侯公卿將網羅人才、禮賢下士作為展示實力和名望的手段,其中齊國的孟嘗君最具代表性,但他的做法一定值得效仿嗎?

追隨孟嘗君的門客數不勝數,而他“來者不拒”,幾乎不問門客的來頭,很多有犯罪前科的人也憑一技之長混得風生水起。比如在他的封地薛邑,他所收留的“任俠奸人”和“暴桀子弟”就有六萬之多,這些不安分的人甚至敗壞了當地的社會風氣,以致四百年后的司馬遷前來考察時嘆息不已。

在眾多門客的擁護下,孟嘗君想不名揚四海都難。但王安石對此不以為然,憤憤不平地說:“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傳統社會對“士”的要求很高,他們要有非同尋常的克己精神和救世情懷,而孟嘗君的門客顯然達不到這層境界。正因如此,司馬光也認為孟嘗君是“奸人之雄”,批評他養士不是為了百姓的利益,而是盜用國庫的薪俸結黨營私、沽名釣譽,對上欺瞞國君,對下盤剝子民。

司馬光這番評價雖有些尖刻,但也不無道理。孟嘗君養士留下很多典故,其中最有名的是“雞鳴狗盜”和“狡兔三窟”。雞鳴狗盜之徒幫孟嘗君逃脫秦昭王的加害,這純粹是為其私欲埋單; “狡兔三窟”的手段則以秦、魏兩國對孟嘗君的看重為籌碼,迫使齊王滿足孟嘗君的個人利益,主導者馮諼更是順勢免掉孟嘗君在薛邑所放的無法回收的高利貸,從而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

號稱“收割天下人才”的孟嘗君,在秦、魏兩國為相的時間都很短暫,政績也乏善可陳;而他在齊國為相的數十年間,同樣表現平平,甚至走了“遠攻近交”的錯誤軍事路線。他曾聯合韓、魏兩國大敗楚國,后來又搞“合縱”攻入秦國的函谷關,這一系列聲勢浩大的操作使他威名遠揚,但齊國并沒得到實際利益,反而在連年征戰中消耗國力。由于他的獨斷專權,天下皆知齊國有個孟嘗君,齊王則毫無存在感。

孟嘗君與齊王的關系僵化后,于公元前288年入魏國為相。秦、魏、韓、趙、燕五國聯手攻打齊國時,孟嘗君競推波助瀾,極力慫恿秦相魏冉勸秦王伐齊,獻媚道: “如果攻破齊國,你就能裂土封侯?!贝伺e或許是為發泄他對齊愍王昏庸無道的怨氣,但對母國這般無情,很難不讓人詬病。

當齊國七十余城相繼被燕國攻占,齊將田單苦撐大局,孟嘗君卻保持中立,儼然一副稱霸的姿態。因此,司馬光罵他不守臣道、不顧國本。雖然當時各國人才流動頻繁, “朝秦暮楚”已是常態,但孟嘗君是齊國的宗室顯貴,享受著最優厚的社會資源,卻為一己之私出賣齊國,實在不厚道。

不只后世史家看不慣孟嘗君,與其同時代的茍子也不認可他的行為,嚴厲地罵道: “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恤公道通義,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是篡臣者也……篡臣用則必危!”

格局決定結局,孟嘗君生前雖靠門客相助多次轉危為安,但其不正立場為齊國埋下禍根,幾個兒子在他死后爭權奪利,齊、魏兩國趁機聯手滅掉薛邑。曾呼風喚雨的孟嘗君,競落得絕后的下場。

猜你喜歡
門客孟嘗君齊王
狡兔三窟的故事
王安石《讀孟嘗君傳》讀后
遠見與智慧
齊王立后
呆若木雞
門客三字阻筑城
默當
畫鬼容易
當代“門客”
馮諼拿錢買“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