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小冰分拆運營 獨立之路通向何方?

2020-09-26 11:19周博
微型計算機 2020年15期
關鍵詞:小娜小冰助手

周博

7月13日,網上盛傳已久的微軟小冰將分拆運營的消息終于得到了確認。微軟宣布,將把人工智能小冰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運營,授權新公司繼續使用和研發完整的小冰技術,但微軟將會保持對新公司的投資權益。此舉主要為了加快小冰產品線的本土創新步伐,促進小冰商業生態環境的完善。那么,對于小冰而言,離開了微軟這棵好乘涼的大樹,接下來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微軟小冰和其他語音助手有何區別?

在探討小冰拆分運營這個話題之前,我們不妨先簡單回顧一下小冰的成長之路。小冰主要由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研發,從2014年的初代小冰發展到如今已經是七代小冰。

小冰在誕生之初已經初具語音助手的雛形,它可以和用戶進行智能對話,幫助用戶查詢百科、天氣、交通信息等。二代小冰進行了私人化的嘗試,用戶可以領養自己的專屬小冰,并且可以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臺上使用小冰。三代小冰整合了多項全球人工智能圖像與語音識別技術,讓小冰具備能看、能聽和能說的全新人工智能感官。四代小冰升級了實時情感決策對話引擎和多種新感官。五代小冰全面進入IoT領域,并且上線高級感官。高級感官是由多種初級感官有機融合之后形成的,交互能力更強,并且交互體驗也更貼近于人類的自然交互行為。六代小冰正式將外形替換為全新3D模型,在金融、文化、電視電臺等垂直領域都得到廣泛應用。七代小冰升級了核心對話引擎、全雙工語音及多模態交互感官等核心技術,讓人工智能內容創作和生產逐漸成為現實。

從上述小冰的成長之路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它始終在強調著“情感”“感官”等字眼。事實上,從立項之初,小冰就走上了一條特立獨行的道路,與其他語音助手強調人工智能IQ不同的是,小冰更強調人工智能的EQ,在與用戶交流時,它不是那種機械性的理性交流,而是更偏向于情感交流,就好像你與真正的人類在交流。之所以將小冰打造成這樣的定位,是因為這是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李笛采訪了無數從事助理工作的人后所得出的結論,他認為:“當把情感交流放在語音助手中時,它和人類之間信息量的交換會比純粹想要去完成一個任務的信息量大得多。EQ的加入,可以使語音助手和用戶之間的關系上升為一種更有深度的、有情感紐帶的關系?!睘榱撕饬啃”倪@種EQ能力,微軟內部甚至創造了一個CPS指標(人工智能和單個用戶的平均對話輪次)。

小冰的定位無疑是比較接近用戶想象中的人工智能,但是由于目前技術的局限性,小冰所主張的EQ并沒有給用戶帶來飛躍式的體驗,甚至在與人溝通時還會出現“前言不搭后語”的情況。反倒是小愛同學、小度、天貓精靈和Alexa等廣泛搭載在智能音箱中的語音助手,在實際應用中更加為人熟知。不過,我們并不能因此否定小冰的定位,只能說從目前的現實情況而言,具備硬件平臺的語音助手在實際需求中相對來說更加有優勢。但是,語音助手的情感交流毫無疑問是語音交互的趨勢所在,上述通過硬件打開市場的語音助手似乎也意識到這一點,也不斷發力語音助手的情感交流,比如,小米第三代小愛同學就已經加入了自研情感音色,亞馬遜也在研究讓Alexa能與用戶進行更長時間的對話。因此,當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現有瓶頸之后,小冰這種情感交流方式或許會有更加廣泛的應用。

微軟小冰分拆運營是喜還是憂?

在離開微軟之前,小冰背靠微軟這座大山,一直在非常理想化狀態下發展著。微軟內部甚至沒有對小冰業務有具體的收入指標,因此小冰團隊一直在小冰商業化上表現得極其謹慎且克制。李笛曾經表示:“小冰團隊幾乎收到了所有國內IoT廠商的合作邀約,有人手握重金要求獲得API。但盲目賦能IoT更容易產生泡沫,因此都婉拒了。一旦我們開了這個口,大量模仿者跟上,這事可能就會走樣,就會傷害這個業態?!贝送?,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也表示:“聊天只是用戶的一個體驗,但我們設計產品理念的真正核心在于打造一個情感計算框架,同時擁有許多生存空間、輔助設備及相關設備,令小冰能夠與人類在任何地點及場景進行交流?!闭怯捎谏鲜鲈?,相比市面上的其他語音助手,小冰的商業化道路顯得異常緩慢,它甚至不像是一款商業化的項目,更像是一群滿懷理想主義的科學家在研發自己想象中的人工智能。

另一方面,和小冰同出一脈的小娜的結局也預示著微軟對于語音助手業務失去了耐心。2018年小娜從人工智能部門被遷移到Office部門,2020年1月31日,微軟宣布小娜退出中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同時關停小娜在安卓和iOS上的應用程序。相比微軟對于小娜的內部戰略性收縮,小冰此次迎來的分拆運營結局是微軟對于人工智能業務保留的一絲幻想。從官方公告中,我們可以看出獨立后的小冰在本土創新、商業化和生態落地上擁有更多自主權利,但是沒有了微軟的資金支持,這意味著小冰業務接下來需要自負盈虧,這將會倒逼小冰加速商業化進程為自身生存持續不斷地“造血”。

一位接近微軟的人士指出:“陸奇在的時候,團隊就考慮過分拆獨立發展,之后陸奇去了百度,這事才擱置下來。而這次小冰分拆重啟,是逆境求生,微軟小娜已經搞不下去了,再繼續下去小冰也可能玩完,獨立了反而有活路?!睂τ陂L期在溫室下成長起來的小冰而言,商業化的競爭固然殘酷,但為了生存下來別無他法。

微軟小冰的獨立之路通向何處?

首先新公司在資金和人才儲備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管理層啟用了小冰原先班底,原微軟小冰團隊負責人李笛為新公司首席執行官,在去年11月宣布卸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的沈向洋被委任為新公司董事長。沈向洋此前是微軟級別最高的中國員工,全面負責微軟全球的人工智能戰略、人工智能產品事業群,在國內沈向洋幾乎是微軟人工智能業務的代言人,他也曾多次為微軟小冰發布會站臺。有如此夢幻的團隊為基礎,小冰的后續資金應該沒有后顧之憂。

用戶基礎和業務方面,官方數據表示,微軟小冰單一品牌已覆蓋6.6億在線用戶、4.5億臺第三方智能設備和9億內容觀眾,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領域人工智能系統之一。同時,小冰已經落地的商業客戶覆蓋了金融、零售、汽車、地產、紡織、音樂、出版、養老、IoT等領域,典型客戶包括萬得資訊、羅森、萬科、萬事利、中國聯通等。無論從深度和廣度來看,都可以和目前市面上的語音助手一較高下。

可以確定的是,小冰在商業化上雖然保持著克制和謹慎,但并不是一片空白。而縱觀目前國內的語音助手市場,無論是to B還是to C的賽道上都已經盤踞了相當有實力的對手,小米、百度和天貓精靈等已經牢牢占據了智能音箱等硬件市場,科大訊飛、思必馳等則扮演提供語音交互解決方案的角色。事實上,小冰團隊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否決了技術輸出、硬件補貼、單一領域這種目前流行的商業模式,而是確立了更加宏大的整體賦能、聯合擁有、跨界生態這種商業模式。而奉行這種商業模式的小冰迎來的結局卻是分拆運營,因此小冰團隊接下來是否需要仔細思考一下這種商業模式就目前的技術和行業發展來說是否有些超前的問題。

而以小冰目前的技術積累來說,無論是做硬件平臺還是提供技術解決方案都應該是綽綽有余的。另外,基于頗具特色的人工智能EQ定位,小冰已經擁有歌手、主持人、詩人、畫家、記者和金融摘要撰寫人等多種身份,同時在微博上也聚集了513萬粉絲,這種關注度已經能媲美很多明星。在年輕人喜歡的二次元世界中,進一步強化小冰虛擬偶像明星的形象也未嘗不可。

可以確定的是,小冰在商業化中做好取舍,畢竟只有先活下來才上雖然保持著克制和謹慎,但并不能實現更宏大的理想。

小結

總而言之,小冰的分拆運營無疑是利大于弊的。對于微軟來說,讓小冰自負盈虧,減少了自身的負擔,如果小冰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自己依然保有對新公司的投資權益。對于小冰而言,與其留在微軟迎接和小娜類似的命運,還不如索性告別微軟,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猜你喜歡
小娜小冰助手
道歉
奇葩之愛
第六代微軟“小冰”正式發布
第六代微軟小冰正式發布
小冰在“浙江24 小時”干了些什么活
錢江晚報來了“小冰”——一張都市報在“Al+新聞”上的探索和突破
愛看廣告的貓
小助手
網絡時代的誤會
靈感助手表彰大會(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