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

2020-09-26 12:25李風蓮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有效策略小學語文

李風蓮

摘要: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同時,在生活中也能找到語文教學素材。因此,生活與教育緊密相連、相輔相成。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在生活中充分挖掘語文教學素材,讓學生通過學習融入生活,建立教學服務于生活的正確認知,并了解教學的重要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更加遠大的目標。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也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教師把生活化教學方式引入語文教學中,能更加方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093-01

引言

語文學科是小學階段的重點教學科目,學生只有在這一階段打好基礎,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才能輕松學習其他的科目。語文知識具有較強的工具性,以及蘊含濃郁的人文信息,能幫助學生理解社會,融入生活,促進學生的思維。因此,學好語文課程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提煉更多知識,作為語文教學的素材,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興趣。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究。

1.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分析

1.1 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新一輪課程改革政策強調: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重點教學目標。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在課堂中融合一些生活元素,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個人品德,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1.2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過去一段時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和開展教學活動中,沒有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在一節完整的語文課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溜號走神等問題。語文課堂教學如果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無法得到發揮,嚴重阻礙了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教師利用生活資源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能夠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喜好特點,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素材。從而對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有重要的意義。

2.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分析

2.1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語文教學生活化的基礎是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發揮教學引導者、參與者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理解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以人為本是新時期課程改革教學理念中的重點內容。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將人本教育作為重要目標,結合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實際需求,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動。把生活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觀察事物,結合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挖掘生活中的語文教學內容。同時,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空間,讓學生能在生活中采取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2.2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素材。

教師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內容以語文知識的教學、語文技能的傳授為主,為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采取重復練習的方式,提高語文成績。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人文素養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融合生活化內容,能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拓寬知識面,提升學生在其他領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獲取文化,以建立持續性的學習模式。語文教材中包含的語言類知識來源于生活中。因此,教師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具備科學性與合理性。語文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運用,能促使語文教學呈現開放性的特點,并逐漸成為語文教學的主要方式。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為了融入生活元素,要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語文教學能夠與生活產生緊密的聯系。教師在講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要能利用導入、引用等方式,讓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吸收較為復雜的語文教學內容。同時,教師也可以使用實踐探索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然中獲取更加豐富的語文知識,并通過接觸社會,了解更多生活中的常識知識。從而為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積累豐富的素材。

2.3 在生活實踐中積累語文知識。

生活實踐活動是語文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教學手段,教師把課堂教學與戶外教學相結合,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花鐘》一課時,可以帶領學生到操場中,實地觀察花朵在不同時間的開合變化情況,讓學生總結規律,在學習語文知識和技巧的同時,也能對生活中的自然環境進行觀察與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實踐教學活動,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對其他植物進行觀察。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寫一篇與植物相關的作文。以此,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結束語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合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積極作用。教師在小學階段開展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活動,可以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在生活中挖掘豐富的語文教學素材,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姜子涵.淺論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學周刊,2019(34):129.

[2] 陳燕珠.探究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157-158.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有效策略小學語文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