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教學設計的策略

2020-09-26 12:25董微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教學實施綜合與實踐小學數學

董微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綜合與實踐”的描述是這樣的:它是指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體的一種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運用數與代數、空間與幾何、概率與統計學等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但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來看,綜合實踐活動還沒有受到重視。本文將探討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165-01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將義務教育數學教學內容分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幾何、概率與統計、綜合與實踐四部分。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供機會。要培養學生的群體合作意識、應用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就必須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

隨著小學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實踐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與改革已成為小學教育改革的熱點。組織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有助于深化教師對“綜合與實踐”的認識,為提高教育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在分析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程特點的基礎上,研究了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了解“綜合與實踐”活動課

1.1 和數學課外活動不同。

數學課外活動是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之外開展的一種數學學習活動。

因為數學是一種課外活動,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參加,而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所有學生在普通課堂上參與的實踐活動。

1.2 不同于復習課和安排課。

復習課,應該覆蓋一定的知識模塊體系,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思維能力,同時對于教師彌補教學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綜合實踐活動既是知識的“綜合”,也是“實踐”。

1.3 不同于解決問題。

為了培養學生“發現、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知識教學后,安排一些實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結合實例教學,逐步給出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并向學生傳授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參與到實踐的全過程,經歷一個比較完整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2.如何有效開展“綜合與實踐”教學活動

2.1 因材施教與實踐主題選擇。

以《人教版》教材為例,我們選取了16個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我認為這本教科書只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方向。如果我們按課本教學,我們可能會失去許多實用的內容。我們要更加善于挖掘和整合,創造出更全面適合學生的實踐活動主題。比如教六年級的第二卷《數學問題郵票》,就可以延伸到出租車繳費、階梯收費的問題,生活中的水電荷等,是不同材料在同一數學模型下的研究問題。

2.2 粗耕疏耕,給個人留下足夠的空間。

粗糧比精糧更有營養,因為在精整加工過程中,谷物中的許多營養成分會在研磨過程中脫落。如果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過分細化知識,學生就會缺乏很多探索和發現的經驗。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必須是課堂的主體,也是學習的主體,圍繞這個重點和中心,讓學生盡可能完成。教師既是向導,又是探索者。教師不應該因為害怕學生失敗的嘗試而領導課堂。成功是經驗的積累,失敗也是經驗的積累。重要的是,只要體現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主體地位,不管他們成功與否,都會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3 內外結合,豐富經營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與常規課程相比,它更具開放性、探索性和實踐性,可能不是一節課就能完成的,有些調查活動、實驗操作也需要課后完成,這就需要課內外結合。例如,在三年級一卷《數字編碼》綜合實踐活動主題中,我們可以在考察郵政編碼身份證和號碼含義后,在課后布置長期作業,讓感興趣的學生成立編碼研究小組,繼續調查我們身邊的號碼(門)并用自己喜歡的數學日記、手抄等方式展示成績,使編碼活動在課外自然得以延伸。

2.4 多元評價促進自主改進。

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過程中,評價主體應多樣化。評價成員除了教師之外,還要有小組成員和自己的評價,甚至包括家長或其他人的評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教師要有準確、巧妙的評語,學生也要有適當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樣可以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培養創新能力。

例如,在三年級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我們的校園”中,如果費用只有3000元,請提出更換草坪的建議(兩塊草坪大小相同,長28米,寬16米)。在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分組交流,看有什么解決辦法,然后向小組匯報。

名稱??? 價格( 元/ m2 )

白三葉?? 2

高羊茅?? 3

天堂草?? 4

預設1:全白三葉草。預設2:高羊茅。預設3:一邊是鋪白三葉草,另一邊是高羊茅。預設4:一邊是白三葉草,一邊是天堂草。

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案進行比較,并做出合理的評價:預設1最經濟,但觀賞價值不高。預設2的價格可以接受,但觀賞價值不高。預設3價格合理,觀賞價值高。預設4的價格也可以接受,觀賞價值也不錯。教師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學會運用方法解決問題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優化方法,培養創新意識。

3.總結

總之,《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重視“綜合與實踐活動”,這不僅適應了改革,也是數學教育的必由之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應用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調學生做數學比讓學生了解數學事實更重要。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48-49.

[2] 陳霞芬.發展與實踐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領域教學的探索與研究[M].浙江:寧波出版社,2013:44-49.

[3] 譚朝祥.淺議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策略與途徑[J].科學咨詢,2012(12):128-129.

猜你喜歡
教學實施綜合與實踐小學數學
關于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設計案例探究
校本特色課程的教學實施與評價
小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