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高年級“深度學習”的新視角

2020-09-26 12:25張旭東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新視角深度學習小學數學

張旭東

摘要:數學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推理能力的指導思想。它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思想品格和核心能力。在深度學習理論下,教師應在培養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學生以批判性思維的方式,積極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從而達到對數學知識概念的深刻理解。因此,為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和科學精神的體驗和理解?;谏疃葘W習理論,提出了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新視角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190-01

1.深度體驗,突破難點

深度學習注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全面培養。它要求學生能夠將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聯系起來,探索和思考問題。教師應啟發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入分析數學概念與批判性思維的邏輯關系,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礎上實現有意義的知識建構。由于數學知識結構嚴謹,具有高度抽象的特點,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深刻理解和體驗,教師應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出發,通過新舊知識的整合,創造有意義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內化知識,運用到問題情境中,體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學生應利用現有知識進行再創新,通過對所學知識的真實體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多邊形的面積》中,教師應結合所學的直角三角形和矩形區域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觀察和分析直角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積對比、運用轉換思維解決問題,教師應從學生的認知體驗出發,并能親身體驗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的過程。例如,老師問:“學校的操場是什么形狀?”引導學生逐步回憶矩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在探索中不斷發展自己的空間概念和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吸取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與新的課程內容相聯系。教師指導學生練習,剪下折疊后的平行四邊形高度,讓學生回憶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邏輯思維理解手掌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關鍵查詢,邏輯推理

在深度學習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幫助學生重構思維和認知結構,鼓勵學生自發地整合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然后在系統學習中對數學概念知識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解構。深度學習理論下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層層推進的建構過程。在整合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多角度批判性思維,在解題過程中深刻理解數學概念知識。同時,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在深入學習中結合自身的認知經驗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在批判、質疑、思考、探索的學習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會思考和提問,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過程中,教師應深入生活中的學習素材,加深學生對長方體和立方體特征的深入學習和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一個長方體玻璃魚缸,讓學生快速獲得真實的生活體驗,樹立空間觀念,通過問題情境縮短學習與生活的距離,逐步積累學生對空間的理解和圖形的體驗。

比如,老師提出:“請思考一下。魚缸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分別為5分米、3分米和3.5分米。完成這個魚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新知識,進一步探索和理解問題。

3.持續評估、探索和驗證

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不斷的評價來監督和評價學習過程,讓學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使學生在不斷改進和調整的過程中實現思維品質的高水平發展。評價的實施目的是檢驗和監督學生,有利于學生突破思維定勢,實現評價目標,不斷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引導學生探索、反思和總結相應的數學知識概念,使學生在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的過程中,能夠從多個角度深入思考問題,并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新的知識觀通過觀察、分析、推理、猜測和驗證獲得知識和問題。

例如,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評價和引導學生不斷糾正探索的思路,確保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關系、差異和變化規律。教師應該針對“班上學生越多,課桌椅越多,班上學生相應減少,桌椅數量也在減少”的問題,為學生設計探索性、挑戰性的學習環節,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規則是什么?兩個相關量的變化?什么關系?”讓學生在深入探索和猜測中經歷兩種相關量的變化過程,在深刻掌握知識概念的基礎上,能正確判斷正負比例的含義。

4.開展學習和探究活動

研究性學習是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養成勤思考、勤動手的良好習慣,不斷優化從知知識、懂知識到掌握知識的過程,從而達到提高數學思維的目的。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長期開展數學探究性學習活動將非常有利于課堂重心的轉移,學生可以將數學知識的學習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對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多邊形面積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對多邊形的面積有一個更好的了解,教師可以準備幾張面積相近、形狀不同的三角形紙,讓學生通過切割、填充、繪圖等方法探索這些三角形區域的大小。通過這種實際的感知方式,學生可以對多邊形區域的理解進行內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活躍,為學生的多邊形面積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促進學生的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

總之,深度學習是一種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的學習方法。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高層次思維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在深刻理解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實現抽象思維能力和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批判性、綜合性思考,使學生在原有認知經驗的基礎上,對新知識、新概念、新思想進行加工和重組,通過深刻的批判性反思和感知體驗,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月霞.深度學習[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新視角深度學習小學數學
馬云的新視角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新版面 新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