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2020-09-26 11:50劉萬彪
內蒙古教育·理論版 2020年6期

劉萬彪

摘 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滿足初中生健康心理的需要,還有利于素質教育的落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培養一批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優秀人才。本文從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著手,分析現階段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研究如何更好地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道德與法治教育;融入研究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6C-0091-02

目前,我國的教育環境為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較為良好的條件:我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包含了較為豐富的、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知識,而且社會大眾也越來越重視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問題,這些都為我們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融入,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發展空間。

學校教育對促進學生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和積極正面的心態,使其不斷成為一個健康的人具有重要影響。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自我調整,也有利于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主旨應是“教書育人”,一方面教授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培養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綜合能力和應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學生的人格培養和道德品行的養成,幫助學生在學校優秀的學風影響下,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獨立、積極向上的人。然而,在當下的學校教育中,來自考學、競爭等各方面的壓力,迫使學生家長和校方都只是注重學科成績,忽視了對學生心理壓力、心理問題的開導和疏解,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因此,要加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比重,豐富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學的內容,不僅是新課改實施的教學要求,也是強化學生心理抗挫能力的必要手段,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的審美觀念和正確的生活方式,對幫助學生擁有一個積極陽光的生活和心態有重要作用。

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理念的偏差和錯位

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逐漸向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靠攏,但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阻礙。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各科的知識點復雜,有些知識點不成體系,所以部分教師除了使用自己的課堂時間,也會占用道德與法治教學時間。這種錯位的教育理念增加了道德與法治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教育任務難度,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也拉低了教學效率。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也并沒有完全被學生和家長所認可。在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上,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不夠自然,二者的結合不充分,教師與學生互動性不強,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教師的教學內容仍舊是偏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學生課上記筆記、課下背筆記,考試時以客觀題為主,考查理論知識的掌握,而真正重要的心理教育實踐并沒有被重視,學生接受正確有效的心理指導的機會并不多。

(二)教學方法不科學

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學科不同,極具實踐性。初中生心理和行為問題日益加劇,成為學校和家長都無法忽視的問題,大部分教師不重視和學生的溝通,缺乏情感上的交流,課堂上采取的教學方法大都為照本宣科,對學生課上或課下溝通中顯露出的厭學、煩躁、高壓力等負面情緒不能有效引導和疏解,導致課堂教學方法偏離實際應用,課堂氣氛枯燥,學生學習被動,最終拖延了教學進度,降低了教學效果。

(三)教育者缺乏系統理論的指導

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是一個教師最重要的素養,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教師,尤其是在需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階段,教師更應具備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權威心理學知識,但現在大部分的教師只能做到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而對于心理學知識卻缺乏學習。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野路子”的人能夠進行的,它對學生的影響較大,因此,我們需要更為專業的教師來完成這項工作。

三、如何更好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一)改變傳統觀念,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師的綜合素質

目前,部分教師綜合能力并不能完全滿足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專業化水平需要增強。教師要在日常的校園文化和教學目標中完成不斷糾正和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開展教研、策劃主題周等方式,強化新型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變被動為主動,以實踐為導向

課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拓展和完善道德與法治教育體系,還能提高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首先,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嘗試運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和時政熱點,訓練學生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熟練掌握調整心理的方法,幫助學生積累相關的經驗,在遇到自身的情緒問題和生活煩惱時,可以正確對待,積極調節好心態以緩解心理壓力。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開展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變學習的被動為主動,通過實踐加深印象,進而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

(三)培養專業的教師團隊

為更好地實踐心理健康教育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融合,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境,重拾信心與快樂,進而實現自我調整,推動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學校需要打造一支能夠將道德與法治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融為一體的教師團隊。通過組建調研小組,設置教師學習目標和考核機制,并擇優提供外出學習的平臺和機會,帶領團隊共同推動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融合發展。

四、結束語

加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一項需要所有教育者奮力推動的長久性工作,無論是對教學任務還是對學生的性格、人格等方面的養成,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如何更好地推動兩者融合,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侯亞軍.深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7).

[2]劉宏濤.試析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感恩與責任意識[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

[3]岳振飛.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滲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22).

[4]王峰.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