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出智慧“記”下靈動

2020-09-27 23:09吳晟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8期
關鍵詞:作畫日記繪畫

吳晟

幼兒繪畫日記是一種通過繪畫記錄每一天生活、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載體。它是幼兒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形成積極審美情趣的過程,對于還不會寫字的幼兒來說,是一種獨特而有趣的語言表達形式。繪畫日記所表現的內容廣泛,幼兒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其內心情緒及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那么,如何利用“繪畫日記”這一最佳途徑,有效培養幼兒真誠表達、樂于交往和多看多記、敢想敢畫的良好習慣,鍛煉其繪畫能力,促進其審美與創造能力的發展?近幾年,我們圍繞“基于環保生活的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實踐研究”的課題,對繪畫日記創作活動開展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達到了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想說、敢說、大膽表達的效果。

一、感受生活,發現豐富的繪畫題材

繪畫日記就是要記錄真人真事,要表達真情實感,其內容就在幼兒的學習與生活中,幼兒只要稍加留心,就會有所發現。所以教師要告訴幼兒,繪畫日記其實就像是照相機的鏡頭,大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人或事“拍”下來即可,可以是一棵小樹,也可以是一條小狗,還可以是我們身邊的人??傊?,你的世界任你“拍”!

1.留心精彩的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生活是幼兒最好的繪畫素材,教師要鼓勵幼兒睜大眼睛,細心發現他們周圍及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就會“拍”到各式各樣的繪畫日記鏡頭??梢允怯變簣@每個主題活動、節日活動,也可以是平時每天的戶外運動、學習活動、午餐、游戲活動。如安安小朋友畫的《我會騎車啦》,就是幼兒留心觀察自己的戶外活動所找到的繪畫素材,使之成為繪畫日記中一個個精彩的鏡頭——你們瞧,今天是安安小朋友第一次學騎兩輪車,既開心又有些擔心,澤澤因為會騎車了,就一直在旁邊鼓勵他。安安終于學會了騎行,便和澤澤一邊騎車一邊游玩。每天晨間游戲后幼兒會“記”下日記,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游戲、生活中的快樂。

2.留意豐富的家庭生活

家是我們每個人生活最溫馨的港灣,是幼兒享受親情最溫暖的地方,更是震撼幼兒心靈的最佳場所。我們每個家庭每天都會發生許多有意思的事情。每天的點名環節,教師讓幼兒說說家里所發生的事,為繪畫日記積累豐富的素材。幼兒通過觀察家庭生活,記錄瑣碎小事,畫出的作品就有了閃光點,還會敘述得更加生動有趣,使繪畫日記更富生活氣息。如叮當小朋友在作品《拔牙》中,把自己第一次拔牙的場景畫了下來,教師則將幼兒的語言記錄下來。像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再比如作品《和爸爸的約定》中,叮當和爸爸約定如果發現爸爸抽煙,就買10個冰激凌,看!幼兒用自己稚嫩的筆觸盡情地記錄著,話語則如流水般平白自然、不加修飾,卻真實生動、流暢感人。

3.開展生動有趣的戶外活動

“讓教育回歸真實的生活,讓幼兒回歸自然的環境”,這是《指南》中所蘊含的理念。對于幼兒來說,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確實是最好的學習課堂、最好的指導老師和最好的幼兒用書。所以教師要經常創造機會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去,讓他們去體驗,去自由地表達。如結合春天的主題活動,利用生活資源,引導幼兒調動所有感官去觀察、記錄春天的信息,不斷地發現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并把這些美好的瞬間定格在自己的繪畫日記中。如作品《吃烤串啦》《游善卷洞》是班里妞妞和安安一起制作燒烤、吃烤串、放風箏和游善卷洞的快樂場景,妞妞將自己的快樂體驗“記”下來,帶回班里和同伴一起分享。

二、手段多樣,營造多元化的繪畫環境

1.多彩空間,創濃厚藝術氛圍

要想順利開展繪畫日記活動,我們首先會在幼兒園樓梯的墻面上、美工創意室以及公共走廊的墻面上張貼藝術大師的名畫,為幼兒提供充滿藝術氛圍的繪畫環境。其次充分利用節日時機,讓幼兒感受節日里特定的環境氣氛,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萌發出富有情趣的審美感受。如:我們在門廳的墻面上張貼如盧梭的作品《叢林》,在叢林里創設“光影游戲區”“丫丫涂鴉區”等,為幼兒提供開放性的材料,讓每天經過的幼兒和家長感受大師的作品,激發幼兒的藝術感受力。又如,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們會裝飾各種富有新年氣息的物品,營造新年氛圍,讓幼兒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所帶來的五彩繽紛的藝術世界。通過多元化藝術環境的熏陶,幼兒在“繪畫日記”的創作中,擁有更高的藝術欣賞力,所創造的作品也更富有藝術氣息。

2.多樣工具,讓作品異彩紛呈

為了讓幼兒的繪畫日記在作畫及情感方面更具個性化,我結合課題活動,嘗試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及容易找到的各種作畫工具,讓幼兒學會用多樣化的工具材料為“繪畫日記”添磚加瓦。幼兒也會精心選擇、有效利用這些工具進行自由繪畫,親身體驗到多樣工具作畫的樂趣,這樣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繪畫技能,更能表現出自己作品的獨特性。如以下的三幅作品就是幼兒用易拉罐蓋子、樹枝、皮帶等多種材料和作畫工具表現出來的作品,多么生動有趣,富有想象。

3.多元合作,促幼兒發展

鑒于幼兒渴望與人交往,與成人、同伴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我嘗試了以下三種合作方式。第一種是大自然中合作作畫,我經常會帶幼兒走進大自然,讓幼兒自主尋找大自然中可以繪畫的素材,進行拼畫、編故事,在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了,合作學習的意識加強了,審美情趣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第二種是主題活動中的合作作畫,在“我們的身體真奇妙”的主題活動中,我問幼兒:“我們要怎樣做才能使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健康呢?”于是幼兒想要運動起來,他們在家和家長一起運動,繪畫的內容也非常豐富。第三種是情境活動下的合作作畫,我在評價某個幼兒的作品時,說道:“這幅畫里的小朋友太孤單了!大家幫忙想想辦法吧,讓它擁有更多的朋友?!庇變簳⒆约喝粘I罱涷炄谌氲阶髌分?,一幅幅溫馨的畫面躍然紙上。

三、家園同步,給予適時指導與有效評價

1.巧用言語引導創作

作為家長要身體力行地陪伴幼兒,積極地參與到幼兒創作的過程中,傾聽他們的想法。當幼兒想要畫一件事物,卻又不知如何表現時,家長一定要把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放在首要位置,運用“言語”引導幼兒作畫,通過言語調動幼兒的視、聽、講、觸摸等多感官的參與,幫助幼兒對繪畫日記的內容進行架構。例如:當幼兒想畫動物世界里的孔雀和猴子時,家長可以先借助圖片和書籍,和幼兒一起討論它們的特征和喜好,加深對它們的了解,還可以帶幼兒到動物園觀看,更能激發幼兒對繪畫日記的創作欲望。

2.積極有效的評價

幼兒的繪畫活動,需要他人的理解與鼓勵。所以教師在評價幼兒的繪畫日記時一定會找出其中的閃光點和獨到之處,不能僅僅用畫得像不像、準不準來講評幼兒的畫。其實,幼兒的很多奇思妙想常常會讓我們嘆為觀止。如:之所以有“不同顏色的頭發”,是因為“太陽有七彩,把頭發都曬成了不同的顏色了”;“我的嘴巴”像“小碗一般大”,是因為“我生氣時會哇哇大哭,嘴巴就變得很大了”。由此可見,幼兒會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創作中去。教師要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不斷鼓勵他們獲得更大的進步,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幼兒“繪畫日記”活動中,我們一直實踐著,探索著,也收獲著。對幼兒而言,“繪畫日記”活動能幫助他們找到靈感、充分思考和發揮想象;對教師而言,便于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的繪畫語言和個性風格,實現因材施教,并能更深刻地體會到生活永遠是幼兒最好的老師,也是任何學習活動不可或缺的知識源泉。讓我們以生活為載體,讓幼兒的“繪畫日記”美妙絕倫!

猜你喜歡
作畫日記繪畫
Song in a cup宋人點茶,茶上“作畫”
指紋來作畫
巧巧手
成長日記
里約日記
成長日記
成長日記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