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虛濕困證的應用價值

2020-09-30 10:18翟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3期
關鍵詞:參苓白術散肥胖型

翟嵐

(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

0 引言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可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更為多見,近年來,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數量正在逐漸上升,成為臨床工作重點研究的問題。肥胖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發作的并發癥,以腹型肥胖最為典型,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對肥胖型2型糖尿病進行有效的干預,將會加大患者發作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1]。脾虛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機,而脾虛濕困證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種主要證型,中醫認為,脾虛將會使機體淤血痰濁,將會導致患者水化運停,下注膀胱,周身困頓無力,誘發脾虛濕困的癥狀,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義[2]。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患者為例,分析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方法對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虛濕困證患者為例,分析參苓白術散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虛濕困證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80例,男性42例,女性 38例,年齡 38~69歲,平均(49.34±3.12)歲,病程2~10 年,平均(5.34±1.12)年,BMI指數 25.6~28.6 kg/m2,平均(27.5±1.1)kg/m2,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咽干口燥、困重、身體肥胖的癥狀,均符合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虛濕困證醫學診斷,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常規降糖治療及其他的并發癥治療,均接受糖尿病的健康宣教治療,均進行飲食控制、運動調節等常規方式治療,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患者均接受參苓白術散加減方法進行治療。參苓白術散方:茯苓15 g、黃芪15 g、山藥20 g、黨參 10 g、焦山楂 12 g、白術 10 g、陳皮 8 g、半夏 8 g、厚樸10 g、蒼術8 g。水煎服,1劑/d,2次/d,連續服用8周。在用藥時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藥方的調整,若患者脾虛溏便的癥狀較嚴重,可在此方基礎上另加10 g扁豆;若患者氣虛較重,可在此方的基礎上再加15 g黃芪。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各項指標變化情況?;颊叩难乔闆r主要通過FPG(空腹血糖值)、2 h PBG(餐后2 h血糖值)、HbA1c(糖化血紅蛋白值)這幾項指標進行判斷。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使用t和(±s)檢驗及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卡方和(%)檢驗及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前后血糖各項指標比較

治療后,患者的FPG、 2 h PBG、HbA1c指數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患者治療前后血糖各項指標比較(±s)

表1 患者治療前后血糖各項指標比較(±s)

HbA1c(%)治療前 80 9.6±1.2 12.3±2.2 9.3±1.6治療后 80 7.3±0.5 7.0±1.2 7.3±1.5 t 10.467 12.512 5.395 P 0.001 0.001 0.001時間 例數 FPG(mmol·L-1)2 h PBG(mmol·L-1)

2.2 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分析

患者用藥后,觀察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80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用藥后出現嘔吐的癥狀,1例患者出現惡心的癥狀,不良反應發生幾率為2.5%。

3 討論

脾是后天之本,是氣血化生的重心之所在,負責著人體精微物質的運化流程,若人體的脾功能發生障礙,脾運化水濕的能力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進而導致尿頻、消渴、多飲、代謝紊亂等問題,進而使得濕濁內蘊,困頓與脾,形成脾虛濕困的癥狀[3]。脾虛濕困證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常發作的并發癥,和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等存在密切的聯系,患者在患病后,可見不同程度的渾身乏力、咽干口燥、心悸、氣短等癥狀,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研究有效的治療方式改善病情,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4]。

臨床上常采用口服降糖西藥的治療方法控制患者的病情,但治療效果不佳,且2型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治療過程緩慢,某些患者在服用常規的藥物后會見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長期服用,易受藥物的毒副作用影響,引起其他并發癥,近年來,隨著中醫藥的價值重新肯定,越來越多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虛濕困證患者在治療時都愿意接受中藥治療[5]。本研究立足于這一背景,采取了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的方法,效果突出。如本文研究所示,患者在用藥后,FPG、2 h PBG、HbA1c指數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證明患者的血糖水平較治療前有明顯的改善,胰島素抵抗癥狀改善良好,效果突出。且在患者的不良反應觀察中,患者不良反應較低,證明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方法是安全的治療方法。

參苓白術散藥方主要由茯苓、黃芪、山藥、黨參、白術、陳皮等藥材構成,山藥、白術、黃芪等藥物有較好的生發脾胃陽氣、升清降濁、生津止渴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咽干口燥、消渴的癥狀;而焦山楂可健胃行氣,半夏可燥濕化痰,厚樸能行氣燥濕,茯苓能清瀉虛火、利濕降濁,均對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虛濕困證患者的癥狀進行對癥治療。諸藥連用,能有效發揮健脾、補氣、燥濕、降濁的效果,進行對癥治療,有效地健旺脾氣,促進機體水濕的運化,緩解患者的癥狀[6]?,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山藥、黃芪等藥物能有效保護人體的肝臟,減少肝糖原;有相關研究證明,在2型糖尿病的產生中,胃腸激素和脂肪激素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焦山楂可健胃行氣,茯苓對于降低血糖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能有效改善人體的代謝功能,對脂肪激素具有較好的調節作用,能有效調控脂肪激素,促進胰島素細胞有效再生,增加胰島素β細胞含量,緩解胰島細胞不斷衰竭的情況,改善胰島抵抗的癥狀,改善患者病情,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方法血糖水平,效果良好,療效突出,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參苓白術散肥胖型
參苓白術散在消化和呼吸系統疾病運用中的研究進展※
非肥胖型與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謝特征和肝脂肪變程度比較*
參苓白術散對初治肺結核患者中醫癥候積分與不良反應的影響
基于網絡藥理學及分子對接探討參苓白術散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作用機制
非肥胖型與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進展性肝纖維化臨床特點分析
七味白術散在消化系統疾病中的應用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響應面法優化七味白術散總苷提取工藝
歷代醫家對參苓白術散的論述
腎絡安方治療肥胖型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
上身肥胖的婦女易得糖尿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