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騰訊課堂+雨課堂的中職數學在線教育實踐研究與反思

2020-09-30 07:15鄧學明
科學咨詢 2020年41期
關鍵詞:方根筆者中職

鄧學明

(東莞市電子科技學校 廣東東莞 523710)

一、研究目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類學校紛紛開展了線上教學,出現了各種線上教育平臺和線上教育微課、慕課、示范課、精品課等。本文以此為背景,通過騰訊直播課堂和雨課堂平臺的結合,探析中職數學線上教育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問題,希望為中職數學的線上教育提供一個可借鑒的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實踐研究法

筆者通過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章節的在線教學,對基于騰訊直播課堂和雨課堂平臺的在線教學進行了反思與總結。

(二)數據統計分析法

為了使研究與反思更具客觀性,筆者對在線教學的相關數據進行了梳理、分析,進而得出相關的研究結論。

三、研究背景

(一)在線教育的相關背景

近些年來,我國的混合式教育越來越流行。作為混合式教學的一部分,線上教學不可或缺。這也充分說明在線教學越來越被大家所認可[1]。隨著教育信息化2.0計劃的提出,各種線上教學平臺更是層出不窮。以藍墨云班課、雨課堂平臺、中國大學慕課、騰訊直播平臺、釘釘等為代表的一批線上教學平臺逐漸被大眾所認識。

(二)東莞市電子科技學校在線教育的相關策略

東莞市電子科技學校作為東莞的一所公辦職業學習,在省廳、市教育局的部署和要求下,制定了在線教育相關策略和目標,為學生在家“停課不停學”搭建平臺。根據不同學科、不同教師、不同平臺的特點,眾多教師自主選擇教學平臺,加入直播,開展在線教學。

(三)中職數學教學的特點

中職數學對多數中職學生來說,一直都是較困難的一門學科。它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教學對象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弱;第二,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相對較難;第三,中職學生的數學思維靈活性相對不夠,多數停留在模擬、類比層面,缺乏原創思考;第四,中職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學習主動性相對欠缺[2]。

四、研究過程

(一)教學平臺的確立

根據學校在線教育安排,結合數學學科教學計劃,筆者承擔了本次疫情期間學校一年級的數學線上教學任務,教學對象為2019級的近1 200名學生。筆者采用騰訊直播平臺+雨課堂的結合模式進行教學,并對此進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助力在線教育的發展。其中,筆者通過騰訊直播課堂進行新知識的講授,利用雨課堂平臺進行練習、反饋,將兩者有機結合。

(二)教學步驟的實施

筆者以n次方根的在線教學為例,將教學步驟拆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

1.課前活動

課前活動一:筆者對所授內容進行詳細備課,從分析學情、分析教材到建立教案、制作授課課件,都進行了詳細規劃和部署,以期最大限度地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儲備水平,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課前活動二:本次在線教學采用的是騰訊直播平臺。為此,筆者在課前建立了教師直播課堂,并通過學校平臺由各個班主任將相應的二維碼分享給全校一年級學生,確定了直播時間,以便在線教學順利進行。

課前活動三:為了獲得學生對直播在線學習內容的反饋,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采用雨課堂組織學生練習習題,結合雨課堂平臺的特點,設置了10道單項選擇題,包含概念、公式及各種變式題型。

課前活動四:筆者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建立了一年級數學上冊的相關慕課,發布了教材及教學視頻,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從而提高在線教學的效率。

2.課中活動

課中,筆者進行了騰訊直播在線教學。在線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不同,師生不能直接面對面地隨機交流。因此,筆者在直播課中,充分利用任務式的互動提問,爭取每一環節都讓學生能主動思考并參與,營造良好的在線教學氛圍,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

課中活動一:實踐探索,復習舊知。筆者通過課堂發布任務,讓學生求x2=9,x2=5,x3=8和x3=-8幾個方程中未知數的值。這一任務的設置能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通過初中所學知識,得出結果。在學生通過平臺給出答案后,筆者進行點評,再引導他們思考這四個方程可以怎樣分類。學生很快給出答案:兩類,一類是平方,一類是立方。由此,筆者引出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并通過對比,讓他們理解平方根與立方根的差別。緊接著,筆者對一般情況下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進行歸納,并引導學生理解平方根可稱為二次方根,立方根可稱為三次方根。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緊緊抓住每個可以互動的環節,帶領學生進入思考、學習狀態,為引出新知識做好鋪墊。直播課上,筆者明顯發現,多數學生能對老師所提的問題給予反饋,營造了良好的互動及學習氛圍。

課中活動二:類比推廣,引出新知。在活動一的結尾,筆者引導學生明確了二次方根及三次方根的相關定義,自然而然地拋出了問題:“既然存在二次方根、三次方根,那么,可不可以有四次、五次乃至100次這樣的多次方根呢?”在這一前提下,筆者順勢引導學生學習新知n次方根的定義及符號的書寫。在這一活動中,筆者充分運用類比思維,培養學生歸納的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在教學中不明白學什么、為什么學等問題,也能降低教學內容的理解難度,提升教學效果。

課中活動三:分析探究,理解知識。筆者引導學生對二次方根和三次方根的差別進行分析。并提問:為什么二次方根有兩個,而三次方根只有一個呢?學生思考后,陸續通過平臺給出答案:因為2是偶數,3是奇數。也就是說,n次方根與n是奇數還是偶數有關。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對次數n進行分類,并給出n為偶數和奇數時n次方根的結果,舉出例證,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實現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在直播中的反饋非常熱情,能對教師的提問爭相給出答案,充分體現了在直播中設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重要性、有效性。

表1 在線教學情況及效果統計

課中活動四:多練習題,鞏固知識。數學思維的培養不能停留在理解概念層面上,而要通過練習、反饋進一步深化。為此,筆者設置了讓學生求16的四次方根以及1/32的五次方根這兩個練習,讓學生根據所學新知識進行計算、探索,并通過直播課堂反饋所得答案。筆者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點評,對又快又準地給出正確答案的學生提出表揚,對出錯的學生及時指出錯誤,以便讓他們集中注意力,聽取筆者對正確答案的分析。

3.課后活動

課后活動一:學生按照筆者的要求,回看直播學習內容,進入中國大學慕課平臺復習。

課后活動二:筆者從騰訊直播平臺的歷史課程中導出參與本次在線學習的學生名單,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課后活動三:筆者發布雨課堂作業,限時完成,并對練習結果進行分析。

(三)在線教學數據統計

按照學校安排,筆者的數學直播課對象是一年級除去普高班的近1 200名學生。筆者在每次課后都會進行問卷調查及直播數據的梳理。分析結果如表1。

(四)數據分析

1.基于騰訊課堂+雨課堂平臺的中職數學在線教學效果分析

結合統計數據分析,筆者認為本次的在線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每次直播課都控制好相應的學習時間,30分鐘左右比較符合中職生注意力集中的特點;第二,回看視頻的人數在教師的要求下逐漸增多,且回看視頻的人數越多,掌握所學內容的人數也越多;第三,能夠獨立完成雨課堂作業的人數較多,且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在線教學的效果和傳統課堂教學一樣或更有效。

2.基于騰訊課堂+雨課堂平臺的中職數學在線教學存在的問題

經過統計,由于硬件條件的限制,不能參加在線學習的全校學生人數為66人,一年級為37人。除去這部分學生,從直播過程及數據結果的反饋來看,這一在線教學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第一,部分學生沒有按時參加直播課程;第二,部分學生參加了直播課程,但遲到或早退,沒有全程緊跟老師的教學步驟;第三,在線作業有部分學生沒有完成,或沒有回看直播課程,導致學習效果受到影響;第四,老師對學生的上課情緒及表情反應不能有效把控,容易造成直播課程的盲區;第五,由于本次直播課為基礎公共課大課,老師不能顧及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形成了一些漏洞。

五、研究結論

本文認為,線上教育效果的決定性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搭建平臺的硬件設備會直接影響線上教學的進程。第二,線上教學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數學基礎選擇適當的方式,必須適合學生的思維速度及平臺特點,最大限度地開展教學互動,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第三,課后作業的及時反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雨課堂平臺的使用很好地達到了這一目標。第四,學生可以回看在線教學的視頻,就需要視頻的步驟詳盡,適合學生理解,能讓學生在課后回看中補充所學的不足之處。作為數學課程的大課教學,騰訊課堂+雨課堂平臺的在線教學模式是非常有效的。

對直播課程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教師、班主任、家長和學生要加強溝通,使其學習效果最大化。

猜你喜歡
方根筆者中職
隨機振動均方根加速度計算方法研究及應用
新形勢下中職生“工匠精神”的培養
老師,別走……
應用多媒體技術 創新中職德育課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我們愛把馬鮫魚叫鰆鯃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關于中職土木工程測量教學改革的實踐和探索分析
數學魔術——神奇的速算
數學魔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