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升教師在翻轉課堂中的教學能力

2020-10-09 03:59方玉明李若舟
教育教學論壇 2020年36期
關鍵詞:研究型教學翻轉課堂創新能力

方玉明 李若舟

[摘 要] 翻轉課堂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以專業課程嘗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出發點,重點討論如何提升教師在翻轉課堂中的引導能力,將翻轉課堂應用在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從教師的角度嘗試新教學模式的應用,目的是為了培養具有獨立科研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 翻轉課堂;研究型教學;創新能力

[基金項目] 南京郵電大學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重點項目(JG03315JX08);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JGLX18_016)

[作者簡介] 方玉明(1975—),女,江蘇南京人,微電子學博士,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微電子技術系主任,教授,主要從事微電子專業的教學研究;李若舟(1988—),男,湖北孝感人,微電子學博士,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微電子技術系教師,講師,主要從事柔性電子器件的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36-0305-02 ? ?[收稿日期] 2019-11-19

一、引言

互聯網催生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大教育的一部分,它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其他教學方法和工具在含義上有所重疊,都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高。翻轉課堂是對基于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由此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變革。[1]翻轉課堂契合我國教育改革的趨勢,有積極的方面。隨著不斷的實踐,根據不同的對象對翻轉課堂做出調整。

研究生教學不同于本科教學。研究生已經具備了本科所要求的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而研究生階段更多的是要培養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進行獨立科研的能力。所以,在研究生的課堂教學中,要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往對于翻轉課堂的研究,更多的是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探討。本文嘗試從教師的角度探討如何提升教師的引導能力,以達到更好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們不斷地學習和提升,以增加自己專業知識的寬度和廣度。

二、翻轉課堂的研究現狀[2]

經過對文獻進行檢索和分析發現,英文相關文獻共幾千條,中文文獻共有兩萬條結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國學術界對翻轉課堂的研究關注度之高。國內的文獻多數側重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或理念在某一學科中的應用,以及對高等教育帶來的影響。大部分學者對翻轉課堂持積極態度。

“美國的可汗學院模式”是通過視頻課堂的形式,把視頻課程放到網上,學生可以在網上通過點擊視頻的方式進行學習。斯坦福大學也開設了“斯坦福大學線上學習模式”,利用交互式互聯網,開發出了互動式的網絡學習課程。

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應用時間不長,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在江蘇省,就有學校利用翻轉式課堂教學,教師不再使用黑板+粉筆的方式,而是用平板電腦替代。多數教師認為,翻轉課堂效果好,學生參與感強,積極性高。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高校都在嘗試使用翻轉課堂。

我們要在透徹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有所借鑒,從不同角度和深度對翻轉課堂進行剖析,才能從教師的角度對翻轉課堂有更為細致的了解,明確從哪些方面可以提升教師的引導能力,發揮在課堂上的主動作用。

三、教師在翻轉課堂中需要考慮的問題[3]

大學教育要體現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翻轉課堂中,我們應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但更為重要的是從教師層面來研究怎樣達到好的教學效果。要根據課程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特點來設計制作相應的視頻,設計相應的考查題目,這就要求教師需要站在更高的層次、更廣的角度,也考查了任課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研究能力和專業廣度、學識深度、科學素養。因此,教師必須注重解決以下問題。

1.研究教學視頻內容。首先,應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目標以及視頻最終需要表現的內容。在安排視頻內容的時候,要考慮到與先修課程的前后關系、與已有知識點的主次分配。同時,還應考慮學生的想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僅如此,還要考慮到研究生課程的特點。對于基本概念和知識點不應該再做反復的重復,更多的是對于基本概念的擴充和拓寬。而這部分內容可以選擇性講解,也可以安排研究生自學完成。至于哪些部分由教師講授效果好,哪些部分依靠錄像和視頻完成好,哪些部分學生自學完成比較合適,這些都需要教師認真分析、判斷、組織、安排。

2.研究課后習題的設置。視頻可以叫學生在課下觀看,但是每講完一個知識點應該安排幾個小練習題,用于檢測學生看視頻的效果。這些課后小題目的設置,主要是為了檢測基本概念的學習,直接考查學生自我學習的質量和效果。除了這些基本題的設置以外,還需要設置引申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對線下看錄像和課上討論的一個有效連接。在解決了基本概念的理解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引導他們更深入的思考,不能馬上解決的可以到課堂上來進一步討論。這樣又進一步節省了課堂的引導時間,使得學生能夠直接進入到課堂的深層次討論中。

3.研究課堂活動的形式。課堂內容在課外傳遞給學生后,那么課堂內更需要高質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環境中應用所學內容。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課堂互動和討論,雖然學生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上有更多的掌控權和自由度,但是我們也知道,目前國內學生不太積極提問題,不愿意主動思考,這些都不利于翻轉課堂的有效開展。因此,如何設計課堂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有效配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是一個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僅僅增大提問量,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活躍程度,這就要求教師設計更為具體有效的課堂活動形式,多采用綜合報告的形式,不僅考核學生的基礎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還能考查團體協作能力。

4.考核方式的多樣化。翻轉課堂教學中,考核方式的多樣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傳統教學模式下,通過閉卷筆試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方式比較單一,考查也比較片面。在翻轉課堂模式下,要求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課堂內容、不同的問題設計、不同的考核方式設計更多樣的考核方式。多樣化的考核方式能夠更準確、更全面測試出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好地查漏補缺,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學習該門課程興趣。

5.研究提升教師的引導能力。雖然學生在翻轉課堂中可以自主選擇看錄像,自主選擇學習時間,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間,但是整個課程的設計安排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所以,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的任務并沒有減少而是加重了。教師從傳統模式的單向輸出,變為隨時雙向輸出,這些都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也要不斷學習、提升自我,鍛煉自己的引導能力,不斷嘗試各種教學模式,積極思考課堂內容的設置是否合理,課堂活動的形式是否多樣,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是否充足,視野是否寬廣,這些都決定了對學生的引導能力。

四、總結

翻轉課堂已經是目前本科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當中采取的主要的教學模式。本文主要從教師層面討論了如何進一步提升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特別是研究生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對研究生課堂的教學要付出更多的腦力和心力。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甚至考核方式上都要考慮如何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他們獨立科研的能力。只有從源頭上提高翻轉課堂的教學質量,才能夠通過實踐,體會出翻轉課堂的作用,取得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秀.從多方面了解翻轉課堂[J].知識文庫,2018(23):216.

[2]郭鵬飛.國外關于翻轉課堂的理性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5):13-16.

[3]林才英,趙楊.翻轉課堂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1):80-81.

猜你喜歡
研究型教學翻轉課堂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創新創業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研究型教學設計的《國際金融》教學實踐研究
現代計算流體力學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