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麗水農民培訓師培養路徑研究

2020-10-09 11:33陳兵紅章小燕吳芳英
安徽農業科學 2020年18期
關鍵詞:麗水培養

陳兵紅 章小燕 吳芳英

摘要 建立起一支適應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需要的既懂專業技能又懂教學培訓方法的師資隊伍,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F場調查和深度訪談發現,麗水一直助力農民培訓師成長,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建議采取4個方面措施,為麗水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提供參考依據:制定農訓師人才培養方案,打通農訓師發展通道;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農訓師課堂教學能力;規范教學管理,加強過程考核與結果評價;完善農民培訓保障體系,為學員持續提供優質服務。

關鍵詞 農民培訓師;培養;路徑;麗水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18-0261-03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establish a teaching staff who can understand both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eaching training method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vocational farmers training.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found that Lishui has been helping farmers trainers grow,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It is suggested that fou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 rural areas of Lishui: To formulat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for agricultural trainers, to open up the development channels for agricultural trainers; to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trainers; to standardize teaching management, strengthen process assessment and result evaluation; to improve the farmers training guarantee system and provide highquality services for students.

Key words Farmer trainer;Training;Path;Lishui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人。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造就更多鄉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大力培育新型職業,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關鍵在人[1-3]?!丁笆濉比珖滦吐殬I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指出,要創新機制、多措并舉,增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有效性,規范認定、科學管理,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規范性。健全完善“一主多元”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統籌利用農廣校、涉農院校、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等各類公益性培訓資源,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圍繞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綜合素質、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科學確定相應培訓內容,分類型、分產業、分等級制定培訓標準,設置培訓模塊和培訓課程,組建教學班,開展精細化培訓,關鍵在人[4-6]?!秶亦l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第三十二章“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讓各類人才在鄉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7]。強調要創新培訓組織形式,探索田間課堂、網絡教室等培訓方式,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關鍵在人。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人才振興是鄉村的前提和重要支撐。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師資必不可少,事關培養質量。農民培訓師應運而生,即為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授課的人員,包括專家、學者和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努力建立一支適應新時代麗水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可以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提升農民社會地位、加大農業后備人才儲備[8],助力綠色麗水建設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任重道遠。2012 年4月,麗水農民學院順勢而生,在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掛牌成立,成為省內較早依托高校力量建設的市級農民學院。多年實踐發現,農民培訓需要一支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建立起一支適應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需要的既懂專業技能又懂教學培訓方法的師資隊伍,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1 農民培訓師培養的重要意義

1.1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專業的農民培訓師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是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的關鍵所在。2016年中央財政投入15億元用于培訓100萬名新型職業農民[9]。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現代農業的迅速發展,培養一支與之相適應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成為最為迫切、最為核心、最為重要的內容[10]。農民培訓師是農民培訓教學過程管理的重要對象,也是教學過程管理質量評價的關鍵因素。衡量師資質量好差并不局限于教師資質、資歷高低,而更應注重學員受歡迎程度及其實際效果[11]。

1.2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需要專業的農民培訓師

成人培訓與學生培訓特點不同、差異性大,學生學習依賴教師,善于從老師的經驗中學習,跟著教師跑,為增加知識而學習;農民培訓依靠自己,善于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知道想學什么,為應用而學習。專業的農民培訓師是知識學者和教師素質的完美結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采取的是參與式培訓,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以受訓者為中心,從經驗中學習,寓教于樂,輕松愉快地學習。

1.3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專業化建設需要專業的農民培訓師

農民培訓的專業化建設比較薄弱,標準化建設程度低,較單一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其技術性偏弱,較學歷或基礎教育,其專業性不強。在教學管理服務過程中,教學計劃口徑寬泛,課程設置隨意性較大,教材、圖書及教學輔助配套與支撐條件、能力還十分薄弱。

1.4 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保障能力需要專業的農民培訓師

完善師資選聘管理制度,建立開放共享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師資庫,重點充實職業道德、經營管理、創業指導、品牌建設、質量安全、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師資,對于規范管理、提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數以千萬計的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需要加大師資培訓力度,支持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競賽、崗位練兵等活動,引導專兼職教師自覺更新知識,推介優秀教師和精品課程,不斷提高教育培訓能力。

2 麗水農民培訓師培養實踐

2.1 通過過程監督和質量評估強化師資培養

麗水市高度重視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麗水市級農民培訓項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每年制定市級農村實用人才年度培訓項目計劃,并通過麗水農民學院實施落地。2018年麗水市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項目51個班次65個,2019年麗水市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項目50個班次57個。

2.2 通過品牌建設和質量把控強化師資培養

目前,全市已經形成“市級農民學院為主干,縣級農民學校為枝干,實訓基地為綠葉”的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網絡體系,建成“民宿管家”“超市管家”“云和師傅”“縉云燒餅師傅”“縉云土索面師傅”“松陽茶師”“安仁魚頭師傅”“青田楊梅師傅”“青田西餐師傅”“慶元黃粿師傅”等知名品牌,成效顯著。出臺了《兼職教師選聘辦法》《培訓組織流程》等文件,通過全項目評估、全員參與評估、全方位評估、全反饋評估把控培訓質量。

2.3 通過課程體系和基地建設強化師資培養

課程開發提上日程,2017年組建了全市農家樂民宿專家庫,統一了農家樂民宿農村實用人才培育課程名錄。鼓勵鄉村振興實訓示范基地建設,將有條件的現代農業園區、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納入人才培養平臺體系,每2年對掛牌基地進行考核,優秀的給予5萬元補助。出臺《麗水市農村實用人才示范實訓基地評定和管理辦法(試行)》,真正發揮基地服務于全市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作用。

2.4 通過研修提升和教材開發強化師資培養

麗水市級農民培訓師資專項于2018年正式啟動,目前已舉辦3期培訓150人次。各縣(市、區)委托當地農民學校舉辦師資研修班,促進農民培訓師資隊伍建設。重視、鼓勵培訓機構開發培訓教材,每開發1套正式出版的教材能夠獲得5萬元補助。由市農辦、麗水農民學院牽頭編印的培訓教材《農家樂綜合體創建指南》于2016年面市。

2.5 通過政策支持和典型示范強化師資培養

為加快全市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出臺《麗水“農三師”人才選拔評定管理辦法》,2018年起在農村一線從事生產、經營、服務的優秀人才中每兩年選拔一次麗水“農三師”(農作師、農商師、農匠師),給予高級“農三師”每人一次性2萬元人才資助。目前,麗水“農三師”中級256人,高級50名。2018年,首次建立鄉村振興首席專家制度,給予每人每年5萬元咨詢經費,帶動高層次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從鄉村振興相關產業或行業領域聘請有突出成就、知名度較大的省級以上專家教授和學者擔任麗水市首批鄉村振興首席專家并開展咨詢、規劃論證、講座講學、業務培訓、項目課題研究等工作。目前,選聘首席專家10名。

3 農民培訓師培養存在的問題

3.1 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培養

在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師資主要來源于相關行業領域的專家或高校、科研院所的學者或培訓合格后的鄉村振興領軍人才。每個班次間的培訓內容、目標要求差異性大,聘請的專家、學者要求千差萬別,重現性低,師資來源極不穩定。有的專家科研能力強,但缺少實戰經驗;有的學者教學能力很強,但現場操作能力較弱;有的領軍人才實戰經驗豐富,卻只可意會不會言傳。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農訓師隊伍成為農民培訓的迫切需要。農訓師不僅僅專業知識豐富、專業技能過硬,還要具有教學基本能力,能夠將深奧的專業知識講解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更要具有現場教學能力,有足夠的時間與農民互動交流,能夠走進田間地頭釋疑解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3.2 缺乏課堂教學表現能力和把控能力

有的專家滔滔不絕、漫無邊際,不能聚焦課堂主題,教學效果不佳;有的專家直奔主題、淺嘗輒止,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受學員喜歡;有的專家學者需要加強教學基本規律的學習,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精心備課,悉心授課;有的專家學者需要加強現場操作的實踐訓練,提高實戰能力,積累實戰經驗。同時具備專業技能、授課能力,可以言傳還可以身教,成為農訓師必備的看家本領。

3.3 缺乏課堂教學規范和考核評價

每一個培訓班次都是緊扣一個主題,聚焦一個中心問題。沒有課堂組織、紀律、程序遵循,就很難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目前,市、縣2級農民培訓機構還沒有相對統一的課堂教學規范,對農訓師授課情況缺乏考核評價,很難準確評估學員培訓質量。

3.4 缺乏教學保障和學員跟蹤培養服務

就參訓的學員而言,省、市、縣3級都有明確的制度保障,對農訓師團隊建設、能力提升缺少制度保障和經費支持。實踐教學基地散、小、偏,教學功能和示范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農訓師使命隨著授課結束而完成,學員學習效果及其后續發展難以得到保障。

4 農民培訓師培養路徑

4.1 制定農訓師人才培養方案,打通農訓師發展通道

一要借力省級農民大學,充分發揮麗水農民學院的作用,制定農訓師人才培養計劃和實施方案,開展與主題班次相適應的通用能力和專項能力培訓,建設適應本土需要的一流師資團隊。二要根據當地主導產業發展需要尤其是鄉村振興實際需要確定農訓師的專業類別,繼續發揮高校專業學科優勢、科研院所推廣優勢、領軍人才鄉土優勢,建好專兼結合、雙師一體、相對穩定的農訓師師資團隊。三要圍繞培訓項目開發與運作,選拔、聘用一批教授、專家,充分發揮農業專業首席專家(顧問)制度的作用,培養“專兼合一、功能多元”的高水平農訓師資隊伍。四要結合全市農業主導產業及地方特色產業發展,開發課程體系,編寫課程標準和培訓課件,開發微課、慕課、新型實用教材等教學資源,擇優選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教材,做好相關教材和圖書資料推薦服務工作。五要依托省級農民大學、市級農民學院和縣級農民學校,開展農訓師繼續教育,更新知識、提升技能,加強農訓師過程管理。六要建立初級、中級、高級“三級貫通”的農訓師職級晉升制度,建立職級標準和考評辦法,暢通農訓師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通道。七要實施現代學徒制度,在同類專業中師傅帶徒弟,實現農訓師“十百千”井噴式發展,走向全國。八要建設、用好農訓師師資庫,統籌師資力量,實現師資隊伍在全市范圍內的交流使用。

4.2 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農訓師課堂教學能力

一要掌握教學基本規律,教學態勢端正,站姿要穩,伸收要大,用力要狠,氣質要好,收膝、收肘、收下巴要到位,提眉、提顴肌要適時,說話要有語感,要注意情感表達,節奏上呈現美感。二要做好教學組織安排,可以先實踐后理論,也可以先理論后實踐,還可以邊學邊做。三要足夠自信,有良好的精氣神,保持長久的教學激情,要像講述子女一樣講授知識,像教育子女一樣教導學生。四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精心做好授課準備,制作相關課件、視頻、文字等資料,采取受學員青睞的教學方式。五要摸清學員基本情況,尤其是學員的學情和培訓需求,有針對性地準備教學內容,為學員釋疑解惑。

4.3 規范教學管理,加強過程考核與結果評價

一要制定《麗水農民學院教學管理規范實施細則》等相關制度,加強農民培訓工作專業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與管理。二要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加強與專家的互動,及時調整授課內容,建立需求導向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精準供給機制[12],根據學員特點和需求實施精準教學。三要明確農訓師在課堂教學尤其是實踐教學中的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指導、督促和維護教學秩序。四要從學習過程和培訓效果兩方面開展學員成效檢驗,督促農訓師精心準備教學資源,認真施教。五要充分征求學員意見,加強課堂督導,科學設置評教指標,從多個方面對農訓師的授課情況開展評價,從而引導農訓師改進教學方法。

4.4 完善農民培訓保障體系,為學員持續提供優質服務

一要制定麗水農訓師師資團隊建設與管理辦法,為農訓師隊伍建設、持續發展保駕護航。二要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領軍人才的作用強化實訓基地建設,尤其是要加大加快對優秀學員創辦企業、創建基地的扶持與合作,合力建設一批規模適度、教學適宜、示范性強的實踐教學基地。三要強化農訓師授課質量,引導農訓師編印出版與培訓需求相適應的教學配套資源。四要塑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構建政府、高校和培訓機構合作體系,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滿足農民的個性化需求,提高培訓質量[13]。五要適當安排課外活動或互動時間,強化學員與專家、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六要建立導師結對學員制度,組織開展學員培訓后1~3年跟蹤服務,為學員持續提供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 鄭菲菲.鄉村振興視角下茶產業人才發展策略研究[J].農業展望,2019(11):84-87.

[2] 宋洪遠.如何“接二連三”推進鄉村產業振興[J].中國鄉村發現,2019(2):24-30.

[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8-02-05(001).

[4] 權威解讀: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造就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EB/OL].[2020-01-05].https://wenku.baidu.com/view/2e826f1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2.

[5] “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J].農民科技培訓,2017(2):4-8.

[6] 2018云南曲靖三支一扶考試-如何培養新型職業農民[EB/OL].[2020-01-05].http://www.doc88.com/p0107871036629.html.

[7] 王小龍.新時代大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的現狀及引導機制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9(6):164-170.

[8] 溫菊萍.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模式的比較與選擇:基于培訓績效的視角[J].成人教育,2017(8):71-75.

[9] 李寶值,米松華,楊良山,等.職業農民培訓績效評估研究述評[J].浙江農業學報,2018,30(1):167-175.

[10] 丁麗軍,袁華根,傅饒,等.淺談我國職業農民培訓機制構建[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2):10-11.

[11] 李震華.農民培訓教學過程管理評價新探[J].高等農業教育,2018(1):119-122.

[12] 張水玲.基于農民需求的新型職業農民精準教育培訓研究[J].成人教育,2017(5):40-43.

[13] 王雪松,趙丹.“互聯網+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作用、應用困境及對策[J].成人教育,2018(1):60-64.

猜你喜歡
麗水培養
麗水發現新物種
浙江麗水郵儲扶貧助古村美麗蝶變
麗水:進一步規范環境監管“雙隨機”措施
浙江麗水:打好劣V類水剿滅戰
HPLC-ELSD法測定麗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