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地方年鑒出版歷程與展望

2020-10-09 20:41薛莉娟
辦公室業務·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年鑒西藏

薛莉娟

【摘要】西藏作為少數民族邊疆地區,其年鑒出版發展歷程特點與內地省份并不完全相同。本文通過國家圖書館文津搜索系統盡可能全面搜集西藏所有年鑒出版資料數據,綜合運用統計、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等方法,試圖描畫出西藏年鑒出版歷程,總結西藏年鑒特點及其不足,為西藏年鑒事業發展提供若干建議。

【關鍵詞】西藏;地方年鑒;年鑒出版

年鑒作為一種逐年編纂連續出版的資料性工具書,起源于16世紀的西方,20世紀初傳入我國。我國年鑒出版事業在新中國成立后逐漸步入正軌,80年代迎來出版高潮,21世紀更是迅猛發展?,F在全國每年僅地方志系統公開發行的年鑒就高達3500余部,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年鑒大國。

相比而言,西藏的年鑒出版事業起步較晚,發展過程比較緩慢,對其相關研究也很稀少。西藏作為少數民族邊疆地區,其年鑒出版發展歷程、特點與內地省份并不完全相同。本文通過國家圖書館文津搜索系統盡可能全面搜集西藏所有年鑒出版資料數據,綜合運用統計、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等方法,試圖描畫出西藏年鑒出版歷程,總結西藏年鑒特點及其不足,為西藏年鑒事業發展提供若干建議。

一、西藏年鑒出版的歷史回顧

中國第一部具有現代意識的年鑒是1909年由近代東北著名教育學家謝蔭昌主持翻譯的《新譯世界統計年鑒》,距今已經有百年歷史。第一部省級年鑒《黑龍江年鑒》和第一部城市年鑒《廣州年鑒》也早在1983年就公開出版。而西藏年鑒出版事業直到1989年,在外界因素的催生和支援下才緩慢起步。

1989年10月,由河北省統計局援藏干部張新澤主編的、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西藏經濟社會統計年鑒》(1993年以后更名為《西藏統計年鑒》)是西藏首部正式公開出版的年鑒,以翔實統計數據記載了自西藏民主改革30年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該年鑒起源于國家統計局編纂的《奮進四十年》系列書中“西藏篇”,是紀念西藏實行民主改革30周年和向建國40周年大慶的獻禮。自創刊以來,逐年編纂、連續出版。1998年,西藏山南、昌都兩地統計部門以內部資料形式出版了本地區統計年鑒。西藏早期年鑒以統計數據為主,雖然形式單一,但作為當時西藏經濟社會現狀的記錄,是寶貴的歷史資料。

2000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藏年鑒(第1卷)》是西藏第一個綜合性年鑒,打破了此前十年間西藏只有統計類年鑒的歷史?!段鞑啬觇b》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管、西藏自治區地方志編輯辦公室編纂,全景式記錄西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面貌及各條戰線、各行各業在改革發展穩定中的新舉措、新成績、新經驗以及出現的新情況,一年一卷,至今已出版19卷,每卷篇幅500頁左右。同年,西藏民族學院發揮區位優勢,組織校內人員專家編纂完成了本校年鑒編寫。隨后,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西藏自治區郵政公司、西藏大學也陸續完成了本單位、本部門年鑒。這期間,除《西藏年鑒》《西藏統計年鑒》外,多數年鑒以內部資料的形式印發,未公開出版發行。西藏年鑒出版事業開始穩步向前發展。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年鑒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06年出臺的《地方志工作條例》明確地方綜合年鑒納入地方志工作的范疇,成為年鑒工作有法可依的基礎。西藏也制訂本地區的實施辦法,有力地促進西藏年鑒事業發展。西藏年鑒出版事業出現兩個小高峰:一個是2012年,《拉薩年鑒》《日喀則年鑒》《山南年鑒》等地市和拉薩市部分區縣綜合性年鑒創刊、公開出版;二是2016至2017年間,山南、日喀則、林芝、阿里等地市共25個縣區級綜合年鑒以及《西藏教育年鑒》等行業年鑒陸續創刊、公開出版。隨著各地市、縣區年鑒出版,西藏年鑒出版事業走上了快車道。

二、西藏年鑒出版現狀及特點

經過30年的發展,西藏年鑒出版在數量和種類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覆蓋自治區、地市、縣區三級,包括地方綜合性年鑒、統計年鑒、行業年鑒、企業年鑒等多個類別,涉及綜合、政法、政協、教育、稅務、郵政、醫療衛生、移動通信等領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底,西藏累計出版年鑒99種、322部,其中包括自治區級105部、地市級70部、縣區級147部。通過分析歷年年鑒出版情況,總結出西藏年鑒編纂出版有以下幾個特點:

縣區級年鑒覆蓋率高。西藏全區7個地市、74個縣區,除那區市班戈、巴青、索縣3個縣外,其他71個縣區都編纂出版了地方綜合性年鑒,縣區級年鑒覆蓋率達到96%,基本實現了《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全覆蓋”年鑒事業發展目標。

各級黨委和政府占主導地位。近十年,西藏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年鑒編纂工作,先后制訂印發《西藏自治區實施<地方志工作條例>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地方志書和年鑒編纂質量的通知》等規章制度,成立了自治區、地市、縣區三級地方志編纂工作機構,強化主體責任和組織領導。西藏已出版的322部年鑒中,61%為自治區、地市、縣區三級黨委政府組織編纂的地方綜合性年鑒。

內容上西藏地域特色突出。自治區、地市、縣區三級年鑒在欄目設置上都有共性,均設有特載、區情、政治、經濟、社會事業、大事記等類目。在具體內容上,緊緊圍繞西藏中心工作,都有黨的建設、民族團結、對口援藏、社會穩定等條目。

年鑒出版機構比較集中。以西藏人民出版社、方志出版社、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和中國統計出版社四大出版社為主。自治區級年鑒主要選用本地的西藏人民出版社,地市級和縣區級年鑒方志出版社、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各占一半,統計類年鑒均為中國統計出版社。

三、當前西藏年鑒出版工作存在的問題

西藏已出版的年鑒不乏精品,其中《西藏年鑒(2018)》《山南年鑒(2018)》《乃東年鑒(2018)》入選第六屆全國地方志(年鑒類)優秀成果。但從總體上看,西藏年鑒在出版種類、編纂質量、出版時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還存在不足。

(一)編纂主體和出版種類單一。西藏已出版的99種、322部年鑒中,絕大多數為綜合年鑒和統計年鑒,??祁惸觇b僅有9種、36部,約占年鑒總數的十分之一。年鑒的編纂機構以各級黨委政府地方志機構、統計部門為主,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學校、協會等其他組織參與較少。全區7所高校,只有西藏大學、西藏民族大學2所院校編纂年鑒。企業年鑒2種:西藏郵政和中國移動西藏公司均為國企。2005年創刊出版的《昌都檢察年鑒》是唯一地市級??颇觇b。

(二)年鑒編纂質量參差不齊。西藏既有《西藏年鑒》這樣內容豐富、特色明顯、行文規范、制作精良的精品,也有一些內容堆砌、編排雜亂、質量欠佳的年鑒。主要表現在:地市級、區縣級年鑒在結構框架、欄目設置上基本仿照自治區年鑒,“西藏江南”“藏香之鄉”等地域、縣域特色不明顯;部分年鑒資料收集不全面、有缺失,一些事件記載分散零星、寬泛空洞;個別年鑒校對質量不高,存在彩插圖照與文字標注不符,個別內容重復出現且前后不一致,計量單位、表格使用不規范等問題。

(三)部分年鑒出版滯后、時效性不強。時效性是年鑒最重要特征之一。按照規定,年鑒應逐年編纂,在出版年度的上半年內出版。目前,西藏只有《西藏年鑒》《西藏統計年鑒》《拉薩年鑒》《拉薩城關年鑒》等少數年鑒能夠在年度內出版,多數年鑒在第二年甚至更晚才能面世,如2017年度的《那曲縣年鑒》2020年1月由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出版,《柳梧新區管委會年鑒(2007-2011)》《林芝地區統計年鑒(2006-2010)》四五年出版一次。還有一些企業年鑒、單位年鑒創刊發行幾期后出現??F象。

(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發揮不充分。西藏年鑒普遍重編輕用,應用導向不明顯,社會服務功能挖掘不充分。部分編纂部門對年鑒工具書定位認識不足,“官本位”意味濃厚,行文中工作總結、工作報告痕跡較重,空話、套話、官話多,敘述工作過程多,真正反映完成結果的數據信息少。目錄、條目、索引等制作不規范,信息檢索查找不便利。加上年鑒編纂質量參差不齊、時效性不強、整個年鑒行業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年鑒傳播率和使用率。一些年鑒出版后,只能堆放在當地檔案館、圖書館甚至倉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出現這些問題,究其原因,既有西藏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大環境限制,也有西藏年鑒出版事業起步晚,經驗積累較少等客觀原因,最主要還是相關法規規章宣傳落實不到位、部分部門領導主觀重視程度不夠、編纂機構不健全、人才隊伍匱乏等原因。

四、西藏年鑒出版事業發展展望

當前我國年鑒事業發展喜人?!兜胤街竟ぷ鳁l例》《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定》等系列規章制度的出臺,將年鑒的編纂出版和管理推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在信息多元、魚龍混雜的今天,年鑒信息的權威性決定了它具有廣闊的前景和良好的發展態勢。年鑒體系和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年鑒編纂理論與方法日趨成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廣泛應用又大大增加了年鑒傳播范圍及使用價值。這都給西藏年鑒出版事業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質的飛躍”提供了機遇與可能。

西藏年鑒要實現“質的飛躍”,首先大力培育年鑒編纂主體。廣泛宣傳年鑒在存史、資政、宣傳、育人等方面的作用價值,積極發動行業主管部門、行會協會、企業等組織和個人投身年鑒出版事業,增加年鑒編纂主體,進而豐富年鑒出版數量和種類。

其次,正確認識西藏年鑒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利用好對口援藏資源,通過人員培訓、交流研討、一對一指導等方式,汲取中央部委、內地省市在年鑒編纂出版方面的先進經驗,力爭高標準、高要求。

最后,要結合西藏實際,堅持年鑒面向大眾、服務導向,勇于創新。借助大數據、云平臺等網絡信息技術,創新年鑒資料收集、編輯、出版方式,淡化年鑒“官書”色彩,求新求變,豐富內容,突出信息功能和使用價值。積極推進年鑒數字化發展,試行線下免費贈送+網上資源共享,有效擴大其傳播率和使用范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五、結語

編纂質量是年鑒的生命線。要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嚴格執行年鑒質量和出版相關規定,提高編纂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認知,把好政治關、法治關、史實關、保密關、規范關、出版關六個關口,在確保年鑒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提升效率,如期出版,使其真正成為集信息、資料、工具書為一體的,反映新時代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權威載體,體現西藏精神、西藏價值、西藏力量。

【參考文獻】

[1]冷曉玲.我國年鑒出版歷程與發展態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

[2]范玉玲.中國年鑒出版歷程及發展規律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8.

[3]張靜璞,梁黨增.他像大鵬一樣展翅飛翔在世界屋脊上——記《西藏社會經濟統計年鑒》主編張新澤[J].中國統計,1991(4):36-37.

[4]周慧.關于新時代年鑒編纂出版工作的思考[J].史志學刊,2019(06):41-50.

[5]趙瑞紅,常晶會.年鑒大數據出版之探析[J].中國年鑒研究,2019(01):42-48+78.

[6]呂鴻雁.我國年鑒編輯出版存在的問題與成因[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38(12):166-167.

猜你喜歡
年鑒西藏
信息時代年鑒出版的品牌建設
天上的西藏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神奇瑰麗的西藏
徒步搭車到西藏 真正的說走就走?。?!
陜西年鑒發展回望
中國雕塑年鑒·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