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經驗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啟示

2020-10-12 14:15潘蘋
農業與技術 2020年17期
關鍵詞:鄉村經濟國際經驗鄉村振興戰略

摘 要:鄉村振興是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戰略。2019年是中央第一號文件連續16a集中強調“三農”問題關鍵年,“三農”問題放在首要位置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億萬農民的深切關心。20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勝時期,全面小康社會決勝期面臨的短板和難點是“三農”問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很多國家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都遇到了困境。由于我國鄉村配套設施不健全、立法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存在,需要借鑒國外發達國家鄉村發展模式的經驗,尋找各國鄉村發展模式的優勢彌補本國的不足。本文主要借鑒日本“一村一品”、韓國“新村運動”、法國“農村改革”等鄉村發展模式,雖然各國國情制度存在差異,農村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但是基于農業發展的鄉村建設具有共性,可以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際經驗;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經濟;鄉村模式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57

收稿日期:2020-07-24

作者簡介:潘蘋(1992-),女,碩士。研究方向:社會保障。

1?國外典型鄉村發展模式

1.1?日本“一村一品”因地制宜振興鄉村經濟

因地制宜型模式以日本“一村一品”模式最為典型,其是指充分利用地方資源,保持地方特色的鄉村治理模式。各村居民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建設家鄉[1]。日本政府立足自身發展特色,通過對傳統工藝品、農林水產品、加工品等地方特色產品開發了一系列創新性產品,如甘甜可口的溫室橘子、品質優良的香菇、牛肉、麥燒酒等。日本政府積極引導予以財政支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以配合,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引導和服務,不斷開拓市場,中央政府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共同促進日本農業現代化。日本農協組織保障,提供服務。各級農協提供信息供需、市場銷售、信貸保險、人才培養等服務,保障產品市場的有序運行。培養人才面向未來。日本政府開設人才培訓班,注重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提升農民精神風貌,通過文藝活動,營造文化氛圍。深化加工打造品牌。日本在“一村一品”運動中,重視提高初級農產品的附加值,注重品牌宣傳,嚴格把控農產品加工環節,擴大產品影響,占領市場。

1.2?法國“農村改革”促進鄉村綜合發展

法國農村改革是最典型的綜合發展模式,即通過集中化、專業化、大規模的農村建設來滿足農村現代化的需要,從而促進農村地區的綜合發展。法國的農村改革體現在“一體化農業+領土整治”?!耙惑w化農業”是在專業化、生產協調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工商資本家和農民采用持股或簽訂合同的形式,利用現代科技和現代企業模式,將農業與工商、交通、信貸等與農業有關的部門結合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在法國的“一體化農業”改革和領土整治工作中,政府高度重視采用綜合方式,如財政支持、技術支持以及教育培訓等方式相結合,以支持農村建設和促進鄉村社會的整治,不斷縮小法國城鄉差距,使經濟發展水平和速度與預期目標達到一致水平,促進法國鄉村模式迅速發展。

1.3?韓國“新村運動”自主協同夯實基礎設施

20世紀70年代初,韓國政府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活條件,改變農村經濟落后狀況,發起了“新村運動”。韓國“新村運動”大力支持政府與農民自主相結合,降低成本來促進農村地區的跨越式發展,從而共同促進和實現農村治理的目標。為改善鄉村面貌,全國范圍內積極修建基礎設施,涵蓋公路修繕、住房條件改善、環境整治、建筑改造等;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同時開展相關教育講座,提高農民的農業知識水平和專業素養;大面積綠化規劃,保護大自然,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生產,推進山地綠化、森林防火、耕地整治等計劃的執行;重視農村社區建設,大力發展農村金融業、服務業、旅游業,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

2?國外鄉村模式經驗借鑒

日本因地制宜鄉村發展模式重視地區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開發傳統資源,發揮區域經濟優勢,創新地區品牌。由于農村發展長期缺乏標準的鄉村治理模式,因此采用因地制宜的鄉村治理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地方優勢,有助于提高農村社會的整體效益。

法國鄉村綜合發展模式離不開各部門的自主協調和相互聯系,通過各部門的通力配合,完善合作機制,構建利益共同體,學習國家科學指導精神,整合部門資源,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共同促進法國鄉村社會發展。

韓國自主協同鄉村治理模式能縮小城鄉差距,改革農村有利于政府樹立良好的形象,維護自己的權威地位;農村經濟發展滯后,農民缺乏經濟收入,生活質量低,通過自主協同型鄉村治理模式可以有效改變貧困現狀。

3?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啟示

縱觀日本、法國、韓國的農村建設經驗,盡管不同國家的國情不同,但每個國家的鄉村模式對于實施我國鄉村振興戰略都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得出以下啟示。

3.1?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鄉村振興的全面發展

要促進鄉村振興的全面發展,不僅要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應該保護生態環境。重視鄉村戰略中傳統村莊的地位,我國的村莊不論其規模如何,都有悠久的歷史,不亞于世界各國。需要制定正確的政策和評估標準,明確村莊適合人居的“文化定義和取向”,重新煥發文化生機。傳統的農村社區需要修繕農村建筑,發展鄉村旅游,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完善農村現代化宜居功能。隨著城鎮化加速發展,打通農村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實現城鄉資源共享,吸引優秀人才,創造就業機會;鼓勵發展農村多元產業功能,促進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直接融合。

3.2?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完善鄉村振興立法體系

農村經濟以農業為主,建設美麗鄉村,需要完善立法體系作為農村發展的基礎。目前,已制定涉農有效法律15部,行政法規28部,部門規章148部,地方農業法律法規600余部。農村農業經濟管理的法律基礎是建立以《農業法》為核心的農業和農村法律體系[2]。但是,這些法規大多集中在產業發展上,關于鄉村發展的法規仍然缺乏。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是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村文明。要想達到總體要求,需要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法》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建立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組織等多種制度體系;加快各種資源要素向農村地區傾斜,以確保投入和措施到位。政府要提供財政支持,將公共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金融投資予以經濟補貼,同時加強監督和管理,制定相關立法,保證財政支持的安全[3];將農村地區的教育培訓和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運轉納入立法體系,從而完善整個鄉村振興的立法體系[4]。

3.3?重視農民主體作用,為鄉村振興培養人才

鄉村振興要重視農民主體作用,培養有理想、有文化的新型農民,提高自身文化素養。重視農村教育設施建設,建設農村體育館、圖書館、文化活動室,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改善農村住宿條件,提高師資水平,確保農村兒童可以接受高等教育[5];政府和社會團隊通過舉辦農民培訓班,向農民傳授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并培養農民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開放意識。不斷創造農村的就業機會,鼓勵相關專業領域的畢業生投身于農村創業,培養一批有文化的新型農民,開設相關培訓講座,增加農民的農業知識。明確農村技術員的培訓評估標準,對培養計劃期滿的農民實行考核,不斷調整培養計劃和培養方案,與時俱進,確保鄉村振興的人才培養。

3.4?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實行農村振興政策引導

鄉村振興過程中需要重視政府職能作用,政府起著支持和指導作用。明確政府在農業規劃、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信貸保險等方面的職責,理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和關系,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充分發揮稅收政策的作用[6]。稅收是調節農民收入的重要工具。各國都制定了專門的農業就業人口征收程序、優惠稅率和減免額。我國不妨根據當地情況采取措施,并通過征稅或減免措施來保障農民的收入;堅持改革創新完善管理體制,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大政府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投入,創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形式,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加速農村公共文化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蔣雨東,汪濤,王德平.日本鄉村振興運動的成功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河北農業科學,2019,23(05):4-7.

[2]朱紅根,宋成校.鄉村振興的國際經驗及其啟示[J].世界農業,2020(03):4-11,27.

[3]周智學.發達國家財政支農經驗對我國鄉村振興的啟示[J].當代農村財經,2018(08):29-31.

[4]高強.鄉村振興的立法考量:基于國際經驗的思考[J].農村經濟,2019(08):10-16.

[5]黃季焜,陳丘.農村發展的國際經驗及其對我國鄉村振興的啟示[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9,18(06):709-716.

[6]羅屹,武拉平.鄉村振興階段的農業支持政策調整:國際經驗及啟示[J].現代經濟探討,2020(03):123-130.

(責任編輯?李媛媛)

猜你喜歡
鄉村經濟國際經驗鄉村振興戰略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農業現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國際經驗
近代鄉村經濟史和鄉村金融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