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機構如何實施有效監督

2020-10-12 14:42吳蘭珍
管理學家 2020年13期
關鍵詞:醫療機構實施

吳蘭珍

[摘 要] 監督是紀檢監察的第一職責。針對醫療機構中監督網格不健全、精準性不高、實務水平較低等問題,通過明晰職責、構建網絡、突出重點、結果運用、強化培訓等舉措,切實提高監督實效,有效保障醫療機構持續、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 醫療機構;實施;有效監督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紀檢監察部門作為院內專職行使黨內監督和行政監察的部門,監督始終是其第一職責。在實際運行中如何履行到位不越位、方法適用簡明、結果持續有效、人員精簡高效,至今都是監督管理中一大難題。開展實時、有效的監督,對于保障醫療單位健康發展,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為此,文章就現實問題進行了一些梳理和探索。

一、有效監督的難點

(一)管理體制難理順

因紀檢監督工作受同級黨委的管理,難以對同級黨委委員或者黨委負責人形成有效的監督。且紀檢部門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干部任免和辦公經費等權限也都掌握在同級黨委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附于同級黨委,很難獨立負責、理直氣壯地行使監督權[1]。

(二)監督職責難明晰

在實施監督過程中,紀檢監督部門仍然參與財務、招投標、基建、采購等具體業務,屬于參與式監督,代替職能部門或相關科室履行他們的監督檢查職責,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職責不明晰,不能及時抓住重點工作,實施對監督的再監督,

(三)時間節點難把控

醫療機構的監督部門,往往設在黨務、紀檢部門,實際管理中,不能實時地了解財務、醫療、護理、采購及基建等重點部門的全流程情況,對于需要監督的事項,不能找準切入的時間節點,做到防患于未然。實質上,監督等同于中醫治未病,更側重于萌芽狀態、細微事件的監督?,F實運行中不能做到深入了解,難以搭到運行的“弱脈、偏脈”。

(四)重點問題難精準

對于廉政問題的隱蔽性和復雜性,紀檢工作在現實監督過程中容易陷入“面面俱到”的誤區,在工作中采用全覆蓋參與監督方式。此種監督工作方式雖然有利于全面了解監督事項的全過程,實際效果是事倍功半。不僅占據了大量的工作精力,而且監督工作目的性和針對性不強。雖然每年組織進行風險防控點的排查,有些部門意識淡薄,尤其是非黨員的負責人,不夠重視,在自查過程未能做到深入排查,甚至不排查、敷衍了事,未能做到主動發現深層次的問題,對存在隱患很難進行有效事前精準防控。

(五)運用方法難適應

傳統的方法停留在人為督查、反饋等過程中,只有檢查才能發現問題。加上醫療單位因單位性質,不可能配備足夠的人手,多頻次地督查各項工作,只能做到抽查、定期督查,往往依靠各部門的慣性運行。實際上,慣性運行也本身就存在不足之處及與新政策相違背處。因為監督方法不到位,造成的廉政風險隱患不能發現,監督工作也難以取得好的成效。在抽查、定期督查中,也存在人為因素,只要人為的地方,就難免會出現誤差和遺漏,不能實施精確監督。

(六)監督結果難運用

實際運行中,尤其在現有的雙重管理體制下,紀檢部門的話語權還是顯得較弱的,結果的運用比重較輕。除了有明顯的違紀違規現象或事件,其他時候紀檢部門的意見,形同擺設,難以起到震懾的效果。一方面是傳統意識上對監督管理較淡漠,另一方面也是監督方法、考核標準未形成有效的體系,未形成有效的震懾力。

(七)整體意識難提升

在醫療機構中群眾監督的意識比較薄弱,因專業技術人員占主體地位,用于業務、技術上的時間較多,而對于廉政建設、廉政宣教上用心不夠或參與不多,甚至有部分人拿業務忙作借口,回避廉政學習、廉政活動。當看到警示教育片時,總覺得離自己很遠,不能引起足夠重視,對于8小時之外,個人行為的管控更是放松。職工監督意識不夠,擔當不夠,部分職工認為監督是職能部門的事,采取事不關己的態度。還有一些職工存在著矛盾心理,希望表達一些不良現象,又怕得罪人,害怕遭打擊報復。

(八)業務素質難突破

醫療機構很多監督部門都是兼職人員,上崗前未受過專業培訓,如監督原則、技能、方法掌握得不夠。從事兼職,精力也較分散,很難在業務上做到紅、專、精。醫療機構主體是救死扶傷,很難配備足夠的監督人員,也很少配置足夠的兼職人員,更難有時間和精力參加業務培訓,導致人為的監督不到位、執行不到位的現象。

二、創新實施有效監督

(1)在紀檢監督部門改革中,應進一步理順運行機制。紀檢部門在對同級黨委進行監督的同時,應加大上級紀委對下級紀檢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提拔任用等方面的話語權,加大垂直管理的力度,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實行紀檢部門對同級單位的有效監督,理直氣壯地發聲。

(2)根據“三轉”職能,要從參與具體過程的監督,轉移到對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的再監督,對規范單位權力運行到再監督上來,把屬于職能部門監督檢查職責歸于職能部門。紀檢監察部門要騰出精力,抓監督重點,聚焦主責主業,盯住關鍵崗位,牽住“牛鼻子”,實施有效的監督。

(3)在醫療機構各科室內部,選派政治過硬的人員兼職做監督員,形成監督管理的三級網絡,把監督的“觸角”延伸到每個科室。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兼職監督員利用本專業及對科室的熟悉程度,能夠及時發現事件的苗頭,除向所在部門負責人報告外,及時向單位監督部門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整改。這樣在監督管理上能很好地突破專業的限制、部門的限制,形成一個及時、有效的預警體系,防止更大的廉政事件發生[2]。

(4)監督部門聚集重點部門、重點工作,在基建、財務、物資采購、招投標、“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專項督查整改上多下功夫,實施精準監督。同時加強廉政教育,做到全覆蓋,尤其是對重點部門、重點崗位人員的經常性地進行一對一談心、談話,春風化雨,使其守好底線,明確紅線,增強廉政意識,能夠自覺地定期進行廉政風險點排查,切實把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點查細、查出。監督部門也應督促、指導重點部門,制定和完善工作流程,明確制度,不斷規范各項工作。完善再監督的制度和流程,加強對制度、流程的執行力度,也使一切監督在規范的框架下運行,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愿腐的廉政氛圍。

(5)隨著互聯網的運用,醫院機構信息系統的強化,各項運行離不開信息的范疇,留下運行的軌跡。傳統的監督模式,對于依托信息系統運行的醫療機構,顯得非常滯后。醫療機構應整合信息系統,設置多點預警提示功能,如針對處方超量、人為統方等超常規現象,設置發生預警模塊,系統適時給予提示,自動關閉下行路徑,并把提示結果傳送至監督部門。監督部門認真核查,對于查實的,及時開具整改反饋單,嚴重的給予違紀違規處分。如不實,系統中回歸常規處理。這樣很好地避免人為因素干擾,高效地履行各項監督職責。

(6)加大監督結果的運用。監督結果的運用,是真正發揮監督震懾力的指揮棒。紀檢部門積極向同級黨組織負責的同時,增強與上級紀檢部門的聯系,尋求上級紀檢部門的支持,增強在本單位管理中的話語權,使監督結果的運用涉及單位運行的方方面面,即在績效考核、職稱評聘、干部提拔優先評優等涉及部門及個人利益的重點環節上發揮作用,增加考核的權重,形成重視、敬畏監督結果的良好氛圍,增強監督工作的權威性、有效性。

(7)醫療機構部分人員廉政意識較弱,思想上存在一定廉政隱患,所以要對醫療機構重點崗位人員,除每季度進行集體廉政談話外,各分管領導、職能科室會針對分管領域,分層次實施一對一面對面地提醒交流。紀檢部門要利用各類活動,學習和解讀各類條例和準則,明確廉政建設的范疇、做人的底線及做事的紅線,并請專家來講授醫療機構存在的廉政風險點等,不斷增強職工的廉政意識,使他們在頭腦中牢固樹立廉政意識。同時,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完善舉報投訴的保護機制,讓監督觸角扎深,讓監督有力度。

(8)加強對監督人員的建設。建設一支思想政治過硬,敢于直言,業務力較強的監督管理隊伍,在新形勢履行對醫療機構監督的職責。加強對監督人員上崗前政治思想、基本業務的培訓,尤其是“四種形態”的界定和運用,使他們能夠針對具體問題準確把握處理的原則和方法,切實提高履職的水平;注重形成營造強政治、懂業務的氛圍,做到有原則、有方法、精準有效地實施監督。

參考文獻:

[1]朱林.高校紀檢監察部門履行監督的再監督職責應把握的重點問題[J].改革與開放,2019(15):45-47.

[2]王曉曉,劉靜.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職能存在的問題[J].法制與社會,2019(27).

猜你喜歡
醫療機構實施
基層醫療機構財務預算與績效考核間的關系
FMEA法應用于現代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工作中的體會
超八成區縣可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上海市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監督管理狀況分析
浙江1200多家醫療機構入駐省藥品采購新平臺
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將有行業信用評價
品三口而知味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