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電公司投資增量配電網項目策略

2020-10-12 17:11李章勇

李章勇

摘要:電改深入推進,傳統的售電公司已經失去了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已不再適應當今電力市場的發展需求,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求生存和謀發展,已成為處于盈虧邊緣掙扎的售電公司關注的焦點問題。作者從售電公司投資配電網為出發點,闡述了以增量配電網平臺為載體,以售電客戶為中心,拓展綜合能源服務,打破傳統靠“兩張紙”賺取差價的單一盈利模式,實現發展的轉型和升級。

關鍵詞:售電公司 增量配電網 綜合能源服務

一、增量配電網概述

2015年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俗稱“9號文”,旨在解決制約電力行業科學發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促進電力行業的更好更快發展,從而推動其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開啟了售電側產業鏈,催生新興售電主體,電網企業壟斷售電側的市場格局在未來將被徹底改變。電網企業收取過網費,不再以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價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為了推進落實“9號文”,發改委、能源局制定《有序放開配電業務管理辦法》(發改經體〔2016〕2120號),鼓勵社會資本有序投資運營增量配電網,促進配電網建設發展,提高配電網運營效率。

增量配電網包括:(1)納入省級或地區配電網規劃,但尚未完成核準的項目; (2)已申請核準,但在規定時間內尚未動工的電網項目;(3)電網企業實際投資不足10%的試點項目(同時鼓勵電網企業以該項目資產通過混合所有制方式參與增量配電網建設);(4)由于歷史原因,由用戶無償移交給電網企業的配電設施,電網企業同意以相關資產參與混合所有制的項目。

二、投資增量配電網的意義

1.增量配網改革重構電力市場秩序。在“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思路下,增量配售電主體的參與將改變電力市場交易秩序,一方面打破電網壟斷格局,分享電力工業紅利,另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園區用電成本。

2.配網資產是售電公司核心競爭力。按照是否擁有配網資產、發電資產,將售電公司分為發配售一體、發售一體、配售一體、獨立售電公司四中類型,四者的市場競爭能力也將梯次遞減。擁有配網資產的售電公司可以依托配網資產,增加用戶黏性,其商業模式也以用戶為基礎,在售電服務基礎上,衍生能效監測、節能改造、需求側管理、金融資本服務等。

3.基于配網發展綜合能源服務。配網的核心價值正在不斷放大,在收取配網費、容量電費、高可靠性供電收費等基礎上,依托配網打造集售電服務、研究咨詢、能源運維、節能服務、金融服務、分布式能源服務、配網投資運營于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商。

三、增量配電網發展存在的難題

長期以來,電力行業的普遍模式都是輸配銷一體,處于半壟斷狀態,該狀態的性質也決定了輸配電環節在電力的輸配過程中是有極大的壟斷性。而電改催生的增量配電網是基于傳統配電網的社會資本構成的,打破了電網公司原有的輸配一體的模式,是遵守國家的相關政策,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配電網的迭代和升級。從前五批483個試點來看,推進緩慢,存在以下問題:

1.自我定位不清,主要矛盾沒有理順:

(1)地方政府應該沒有履行好電網規劃的公權力。電網規劃是地方政府手里的公權力,任何企業都不可以代為履行這種公權力,包括電網公司,然而在實施過程中,應該由政府主導的電網規劃幾乎由電網公司代為履行。

(2)電網公司從根本上來講不想打破原有的壟斷狀態。例如,電網公司內部的一些技術標準,只能自己內部使用,不可以作為政府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強制用戶去遵守,不遵守就拒接接入、并網、報裝等等。然后這些問題哪里是一個企業能夠擁有的,最多就是企業受政府委托開展研究工作而已,電網公司始終是一個企業。

(3)社會資本想賺錢、最好能賺快錢。電力行業的本質是投資回報低、重資產牽引、專業門檻高,想賺快錢不太可能。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更是一次長跑,而不是一次沖刺,所以不管是面積多大、電量多大的項目,都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切不可以投機的心態參與增量配電網投資。

2.思想意識不夠,核心問題沒有解決:

(1)交叉補貼落實不到位。由于存量電網中的輸配電價是包含交叉補貼的,因此,如果不妥善處理好增量配電網價格中的交叉補貼問題,就可能造成同一地區同一電壓等級且同一類型的電力用戶因為是否接入增量配電網而面臨不同的交叉補貼額,這將造成不公平的問題。

(2)定價方法各不統一。2015年《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指出:“在配電價格核定前,暫按售電公司或電力用戶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輸配電價扣減該配電網接入電壓等級對應的省級電網共用網絡輸配電價執行?!钡鞯亟洕?、地理和電網發展水平差別較大,以一刀切的方式確定價格可能出現即使增量配網以最高的效率運營,但電壓差仍無法彌補成本的情況。例如,某省大部分配網是10千伏的,而有些園區本身接入電網的電壓等級就是10千伏,沒有電壓差。由于社會資本進入到增量配網領域是有盈利要求的,虧損將降低該領域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不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和提升電網效率的改革初衷。

四、售電公司投資配電網的策略分析

1.瞄準市場定位,鎖定發展方向。綜合能源服務是將傳統能源以及風、光、儲能等新能源一起收納并整合,利用信息平臺、智能管理等技術,將多類型能源生產、存儲、傳輸、消費以及能源市場交易進行深度融合,并提供電能替代、電能質量治理以及圍繞電力衍生出來的金融商品,可實現對各類能源分配、轉化、存儲、消費等環節的協調與優化,最終達到節能減排提升能效的目的。綜合能源服務涵蓋能源規劃設計、工程投資建設、多能源運營服務以及投融資服務等多個方面。傳統能源服務模式是以產品為中心,而綜合能源服務是以客戶為中心。為了提高客戶滿意度、增強客戶粘性,綜合能源服務企業甚至不僅僅提供能源服務,還可以針對客戶對用能種類、投資成本、安全性能等需求,為其提供定制的服務。

2.選擇好投資模式,加強與社會資本的合作。目前來看,增量配網試點集中在各地高新技術產業、循環經濟區、生態經濟區等。目前增量配電網的投資模式主要有電網公司絕對控股、電網公司相對控股、電網公司參股、無電網公司股份等四種常見模式。其中電網公司參股模式是指在一個試點項目中電網公司股份較少屬于從屬地位,該模式中社會資本有相對決策權,有利于運營創新和業務拓展。同時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電網公司能將其豐富的運維經驗和成熟的技術引進試點項目的話,增量配網的建設和運營會得到保障,特別是在項目初期。新興業務領域加強與社會資本的合作,引入社會資本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充分發揮各方的資源優勢,彌補資產的不足,共同出資組建售電公司或共同建設增量配電網,提高市場占有率。

3.創新盈利模式,明確收益來源。售電公司通過合理投資增量配網,可以增加過網收益,并且可多渠道獲取收益,利潤空間可觀。(1)購售電收益:增量配電經營主體作為區域保底供電服務機構,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在經營售電業務上具有先天優勢。(2)配電網“過網費”收益:投資增量配電網的運營主體拿到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后,可按照配電價格收取“配電網”過網費。(3)配電網容量費用:配電網向電網繳納基本電費以變電站容量為準,配售電公司向用戶收取基本電費按單戶容量或需量計算,在負荷達到一定程度時,二者將產生額外收益。(4)綜合能源收益:投資園區綜合能源網絡,將產生相應收益。(5)增值服務收益:為打通用戶側與電網側電力能源服務,彌補傳統電網用戶側精細服務空缺,可開展以下服務并產生收益:電力集中運維服務、用戶電力工程服務、用戶能效管理服務、電力數據服務。

4.整合資源優勢,提高系統價值效益。應國家的要求開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傳統的電力運營趨于飽和,在增量配電網的環境下,配電網實施區域內的配電價格由相關的國家和地區部門確定。大多數地區的電價是直接供電的,購電價差小于傳統的配電網絡環境。隨著私人資本的增加,傳統的電力銷售公司僅通過改變電價很難獲得利潤。因此,通過建立增量配電網,可以為公司提供優質的資源,合理地開發高價值業務服務,并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和用戶粘性。

五、售電公司投資配電網的要點

1.高質量項目遴選。項目調研方面,具體先“摸清家底”,了解區域基本情況、地區發展規劃、產業布局、招商引資、電力負荷結構、資源稟賦特點、能耗突出問題、產業分布情況。政策方面,可以片面按需理解地方政策、吃透掌握運用法律法規、靈活運用符合自己項目的支撐材料和法律法規條款。經濟分析方面,要算好改革賬、經濟賬、直接回報、間接回報。

2.高質量頂層設計。定位好投資還是投機,做好混改互補實現合作共贏,發揮優勢互補,明晰好股東的股權結構,明確各項設計目標和技術指標,做好項目的可行性和可批性。同時還是有堅定的信心、耐心、定力。

3.高質量規范推進。強化風險預控,防范政策風險、決策風險、運營風險、業務風險、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問題發生。

六、結束語

隨著新的電力改革政策的實施,傳統的售電公司已經失去了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不再適應當今電力市場的發展需求,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求生存和謀發展,首先需要基于售電客戶為中心,從根本上轉型升級原有的發展模式。其次是做好市場定位,選擇好合作模式,創新其收入模式。最后明確項目管理和運營條件,確保轉型升級項目的順利落地,達到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客戶服務水平,增強客戶的粘性,實現發配售一體化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從而提高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目的。

參考文獻:

[1]董文杰,田廓.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條件下的電網精準投資策略[J].智慧電力,2018

[2]崔吉. 基于標尺競爭方法的配售電公司投資決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8

[3]賈豫.增量配網項目運營的幾點思考 ,20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