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賞石市場會迎來第二春嗎?(二)

2020-10-14 01:38略容話會eronghuahui
寶藏 2020年9期
關鍵詞:石界觀賞石賞石

文/略容話會 Lüeronghuahui

(接2020年第8期123頁)

三、當下石界面臨的有利因素

(一)國家政策層面對文化創意產業暖風頻吹,不斷地積極鼓勵引導、大力扶持。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指出:“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敝醒胝尉忠苍匍_會議,研究如何推進藝術品資產化,使之成為可流動資產,從而促進藝術品市場交易流通,吸收海外資本,提升經濟活力。同時逐步使之成為國家貨幣信用背書計入社會資產和財富信用體系,以實現其金融價值,并作為黃金的補充,提高綜合國力。

早在2014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已將文化產業寫入“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部分,要求全年文化產業發展增速達到15%,并提出文化產業要與互聯網、金融與地產領域“跨界”融合以尋求突破。國家十三五規劃將文化藝術產業納入優先發展產業,進而逐步取代房地產,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同年12月,賞石藝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兑庖姟诽岢觯旱?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文化部隨后發布第56號文件,文件確定,未來不久將會整合藝術品市場,對藝術品進行金融資產化。海量藝術品將成為金融資產,計入企業資本和注入上市公司。

上海市政府也在2017年制定了文創50條,力圖將上海建設成國際重要的藝術品交易中心。

以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激勵措施無疑會極大地拓展藝術品的市場空間,增強市場活力,吸引大量的海內外資金進入藝術品收藏市場,帶來巨大的財富效應。據英國巴克萊銀行分析統計,中國藝術品市場潛在的需求是6萬多億元,而目前的規模只有幾千億,發展空間巨大。

(二)國家對房地產不斷加大調控力度以及“房住不炒”國策的出臺,使得房地產業逐漸失去投機炒作和投資功能,這些投機炒作資金會轉向其他市場,在當前股市不振、外匯管制嚴格、古玩水太深的形勢下,藝術品行業(包括觀賞石)應是投資的理想之選。

如果國家接下來再進一步對房地產行業開征空置稅和遺產稅的話,無疑對藝術品行業更是重大利好。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藝術收藏品資產規模大于房地產總量,約在400萬億。未來,藝術收藏品會成為吸收超發貨幣和承接樓市轉移資金的安全的蓄水池。

(三)通脹預期加劇,投資性避險需求強烈。

近兩年,為了對抗經濟下行,國家貨幣供應量不斷加大,以刺激經濟增長,保就業,促穩定。據央行公布的數據,截止4月末,國內廣義貨幣供應量(也就是M2),已經達到了209萬億元,而這一數字在2013年末是100萬億,不到7年,翻了一番還多。此外,數字貨幣的發行使用,更加劇了人們的擔憂。數字貨幣一方面可能會加速通脹,另一方面會讓藏在床底下的灰色收入逐漸成為廢紙。

在強烈的通脹預期的暗示下,尤其是負利率時代的可能到來,人們更加關心資金安全,尋求資產的保值增值,而投資藝術品是較為理想的選擇。按照美國10年期投資回報率統計,房地產的投資回報率是4.5%,股票是13%,藝術品則是24.5%。在低利率和負利率的市場大環境中,富有人群更傾向于將現金投資在藝術品上?;ㄆ焖囆g品顧問及金融部門負責人蘇珊·吉爾吉曾說:“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了一股潮流:客戶正在轉向硬資產,從房地產到藝術品?!?/p>

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位列世界第二,藝術品投資已成為中國高凈值人群財富配置的重要選擇,中國的富豪已經把自己相當一部分的資產配置轉向藝術品領域。

除了個人收藏外,企業收藏近年來也持續升溫??紤]到藝術品的保值性和抗風險能力等因素,企業收藏也是企業資產配置、財務安排的有力手段。而且歷史的經驗也表明,高端藝術品常常并不受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

(四)私人藝術館、藏品館的興起,將對高端觀賞石藝術品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隨著富豪們手中的藝術品越來越多,建造并運營屬于自己的私人藝術館、博物館,自然而然就成了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五)社會資金寬裕。

未來藝術品市場資金來源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貨幣放水產生的部分新增脫實向虛資金;二是被通脹驅趕出來的居民貨幣存款;三是樓市及其他資本市場轉移資金;四是被通脹和數字貨幣逼出來的灰色收入;五是企業和藝術品投資機構的專項投資資金,等等。這些資金加起來其數目難以估量,就看石界如何把它們吸引進來。

(六)市場精品稀缺,優質資源幾近枯竭,易于形成賣方市場。

目前許多傳統主力石種和熱門石種面臨著優質一手資源枯竭的狀況。在無法計數的、已經面世的觀賞石中脫穎而出的,處于高端的少量觀賞石精品,尤為珍貴,是兼具天然稀缺性與藝術價值的精神文化財富。未來這些藝術欣賞價值高、值得收藏的觀賞石精品,可能會呈現出一家有女百家求、待價而沽的局面。

題名:【崇山峻嶺】 石種:靈璧石

題名:【鴻運當頭】 石種:大化石

(七)價格被市場低估,處于低位,未來價格上漲空間巨大。

如果拉長一些時間跨度來看待精品觀賞石價值的話,與眼下人們擁有的住宅、豪車、名酒、古董、字畫等藏品相比,精品觀賞石的價值相對還處于價值洼地。

我們看到,在古玩藝術品市場,一些并非頂級孤品的古玩幾百萬、上千萬元一件已屢見不鮮,且仍有繼續走高之勢。而大自然匠心獨運的杰作、每一件都是不可再生的孤品的觀賞石——這種大自然歷經億萬年塑造的立體藝術品,即使是與三四流畫家的作品價格相比,也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這些自然儲量極少、不可再生的天然觀賞石,其藝術魅力與發展空間一但被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其市場前景難以估量。相較在拍賣行屢屢高價成交的古董字畫而言,觀賞石收藏仍然是一片等待金融資本開發的處女地。

(八)觀賞石相對于其他藝術品,本身還具有易保存,不易丟失、損壞、老化等優勢。且觀賞石老化的凝重包漿所折射出的濃厚人文氣息,非但不是缺陷,反而可以大大提高它的文化附加值。

題名:【蝶戀】 石種:大化石

(九)當代書畫作品值得投資收藏的精品少,且許多作品是在炒作,這一現象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清醒認識到,而古玩造假的又很多,這些因素會促使部分資金轉向天然的觀賞石收藏,這對觀賞石行業是有利的。

四、當下石界面臨的不利因素

(一)經濟總體處于轉型調整期,經濟下滑,收入減少,購買力下降。

(二)突發疫情影響,經濟短期衰退嚴重,出口受阻,訂單減少,小微企業大量倒閉。因病毒的威脅困擾,人們也失去了往日的心情。

(三)劇烈的通脹對石界的影響短期看是利好,長期則是利空。

短期快速的通脹可能會促使一些避險保值資金進入觀賞石市場來尋求套利目標,但長期而言,會摧毀實體經濟,對經濟形成更深遠的負面影響,因而對于這個問題要辯證地來看。

(四)國際局勢動蕩,摩擦沖突不斷加劇,高端投資者猶豫觀望,資本外流,市場短期失血嚴重。

(五)傳統的購買習慣還很頑強,認知還很落后。

題名:【紅米飯南瓜湯】 石種:彩釉瑪瑙

題名:【馬蹄硯】 石種:烏江石

在古玩藝術品市場上,人們寧可花幾百萬、幾千萬去收購一件古董,也不愿花幾萬去購買一塊獨一無二精美的觀賞石。人們的投資收藏仍然是盲目地一看名頭,二看斷代,真正懂得欣賞的極少,離開這兩條很多投資者就無所適從,任憑你是天雕神鏤,他最終還是選擇做一名隨大流的旅鼠。

五、石界當下需采取的應對措施

市場能否復蘇,總體還是要看宏觀經濟形勢,大潮不來,難以弄舟。但石界目前也不是消極無為,至少有以下事情可以提前做好,以迎接可能到來的復蘇。

(一)要切實提高全行業文化素養,在行業內樹立文化品牌導向。

任何一個行業、產業要想長久存在與發展,最終依靠的只有文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如此。物質可以消失,金錢可以轉移,但只要文化還在,就有復活的可能。比如猶太人,雖然國家沒有了,他們流散到了世界各地,但猶太文化一直被傳承,最終得以復國。石頭的背后其實是人,是文化。只有人們的不斷積極進取和強勢文化的傳承延續,才有石界的未來,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

(二)低端商品石市場與高端藝術品市場一定要徹底摘開來,涇渭分明,不能混在一起,否則就拉低了整個行業的品位,讓高端投資者無法辨識。

不淘汰庸俗、瞎忽悠、無誠信的低端市場,就無法實現高端市場的進階、健康可持續發展,也無法從整體上提高高端精品的藝術附加值。市場需進行兼并、淘汰、整合,觀賞石要像其他藝術品一樣,走高端收藏的路線,進入主流藝術品收藏圈,推出能讓上流社會人士眼前一亮的高端展覽。

筆者不贊同有些人所謂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眾參與的提法和做法。藝術品市場不是跳廣場舞,其本身就不是大眾參與的市場,這種高端藝術品行業不需要接地氣,這就是畫廊與地攤的區別,也是高端精英人士與普通市民品味的不同。

作為個人,觀賞石愛好者自己要參與那是沒辦法阻攔的,這個行業門檻太低。但作為一個行業要想轉型升級發展,就必須拋棄大眾思維,按照80/20原則,重點發展那20%的高端市場,這才是真正有高附加值、能打開價格空間的市場;另外80%除了堆積一些數量、繳納一些攤位費讓辦展機構活下去之外,于整個產業裨益不大,相反還拉低了整個行業的檔次,成為了地攤經濟。

題名:【待機而動】 石種:葡萄瑪瑙

題名:【天生一個仙人洞】 石種:黃河石

在打造高端藝術品市場方面,目前國內“匯石融通”做得是比較成功,希望將來石界能出現越來越多的“匯石融通”。

(三)通過輿論宣傳引導,改變大眾傳統認知。

到目前為止,圍繞觀賞石是不是藝術品的問題,業界還在爭論。部分人堅持認為,只有人工的才是藝術品。如果人類畫地為牢,如此故步自封、僵化教條的話,那么可以這么說,觀賞石不是藝術品,但遠遠超越人類的藝術品,是人類藝術品之上的藝術品,它的創作者是大自然,是大自然運用水與火、壓力與溫度、化學與物理、地質運動等人類無法想象的創作工具,以石頭為載體歷經幾億年創作的人類目前還難以完全理解的超級藝術品。

觀賞石這種大自然創作的藝術品及其表現力,遠遠先于人類而存在,人類的認知目前還無法完全達到欣賞觀賞石這種自然藝術品所需具備的高度和深度。在植物界、動物界以及各種自然形態出現以前,觀賞石所表達的內容就先于它們而存在了,自然界的所有形態、物象,在觀賞石當中幾乎都能找到它們的影像和存在,所以歐陽修曾感嘆:“萬像皆從石中出”。

只有幾萬年存在感的人類,文明開化也才幾千年,面對大自然幾億年的匠心,一時還無法理解和接受,也情有可原,但要有敬畏之心,不能自以為是。

(四)石界的行業金融要發展起來,打通并激活高端市場,這是下一步整個行業發展的關鍵與重中之重,也是提升觀賞石高附加值的最重要的環節。

目前觀賞石市場還是以店鋪成交、展會成交為主,加上一些網絡微拍,這種低端、零散的商業發展模式限制了觀賞石市場的發展空間。如果藝術品金融做起來,將會對大眾市場產生虹吸效應。而對于一般的投資者來說,藝術品市場也需要諸如“藝術基金”“藝術品貸款”“抵押”“經紀人”等形式眾多的操作工具來促進它的繁榮。

未來,在觀賞石高端精品市場,金融與收藏、金融與藝術品投資的融合應成為觀賞石市場的主要推動力。世界經濟發展史表明,任何產業如果沒有與金融資本緊密結合,便發展不起來,觀賞石藝術品作為文化產業中的一個范疇也不例外。在西方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中期便出現了藝術品金融,金融資本與藝術品結合,上千億的美元投入到藝術品市場,催化發酵,推動了西方文化藝術品投資市場蓬勃發展。

(五)著力打造觀賞石文化藝術品牌。

石界目前的冰河期,也正是兼并、收購、整合的良好時機。各級行業協會應鼓勵并提供幫助、創造條件,讓那些有實力的資本在業內打造品牌集群。展會要打造品牌,網售要打造品牌,實體店要形成畫廊般的高端規模品牌。要舉全行業之力重點打造三大高端品牌:靈璧石的古典風格全要素品牌;英石的文人風格瘦皺品牌;戈壁石、大化石的質色華貴新興石種品牌。與此同時,實施藝術品金融化、股份化,適度增加杠桿,促進石市交投活躍。

(六)以專業深耕代替大而全、大而散。

少辦大而全、大而雜的所謂大展,多辦文化藝術含量高的主題展、專題展、藝術沙龍展。讓石展變成相關藝術界參與度高、興趣濃厚的賞石藝術活動,同時借機舉辦賞石藝術理論研討,加強賞石理論體系建設。

(七)觀賞石行業要跨界發展,探尋不同藝術形式的融合互補。

觀賞石藝術應積極探索與諸如室內裝飾設計、紫砂、陶藝、盆景、書畫、根雕等不同的藝術形式之間的跨界發展新模式,把這些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有機融合起來,探索新路子。

(八)對民營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

這次疫情受影響最大的是民營企業,而致富后的民營企業家是高端市場的主力軍。沒有他們的參與,市場就失去了活力和興奮點。民營企業的存亡、民營企業家的興衰,對觀賞石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九)要熏陶和培養80后、90后,否則觀賞石界后繼乏人。

這個年齡段的人,他們不僅從小缺乏美學教育,童年的樂趣也幾乎都沒有,生活兩點一線,除了作業、補課,就是英語、奧數,閑暇宅在家里玩游戲,嚴重缺乏對自然的認知情趣和審美,刻板、單調。如果不把他們培養起來,觀賞石行業會出現傳承斷層,不利于未來的發展。

(十)有條件的行業媒體,要利用信息資源優勢、渠道人脈優勢,組建高水平的賞石藝術活動咨詢團隊,建立與市場、協會、藏家的新型宣傳合作模式,深度參與到策劃、協調、組織各種有特色的專題石展或賞石藝術活動中去,成為業界賞石藝術的行紀與居間。

(十一)加強賞石理論體系建設。

賞石理論要著力梳理這輪賞石發展的文化脈絡,著力梳理現代賞石的各類不同石種的文化藝術特征與價值,努力打造現代賞石理論體系,并在現代理論的指導下,將名氣收藏、規模收藏、地域收藏的觀念向文化收藏、藝術收藏、跨界收藏轉變。在石界逐漸形成濃郁的賞石文化氛圍,增加人們賞石交流的情趣,提高整體賞石水平,使藏家成為真正的賞石行家,成為代表時代賞石文化高度的大家,而不僅僅只是資源占有的保管者。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希望業界在市場復蘇之前能夠做好上述準備,這樣才能在下一輪復蘇到來之際獲得升級發展,否則仍然會像本輪一樣,隨波逐流,跟著感覺走,最終還是水打沙灘,一切蕩然無存。

結論

石界發展目前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市場喜憂參半,危與機并存。是進階提升?還是按舊的路徑依賴慣性走下去?

未來對石界影響最大的因素有三個方面:一是國際政治局勢,主要是中美關系;二是疫情是否出現反復及其危害程度;三是經濟能否恢復以及恢復狀況。

在未來通脹大趨勢的催逼下,觀賞石市場的發展運行,還有許多意外及不可控因素,市場常常又是非理性的,會出現階段性的非理性繁榮。但是這種非理性繁榮體現的更多的是一些結構性的機會,而非市場整體。

市場接下來的發展,社會穩定是必要條件,劇烈的通貨膨脹是誘因,樓市泡沫破裂是強有力的助推劑,而藝術品金融則是點火裝置,四者如果產生化學反應,會對市場產生強大的推動力。相信只要我們守住社會不發生動亂、不出現糧食短缺鬧饑荒這個底線,石界最終還會有向前發展的那一天。

觀賞石市場會迎來第二春嗎?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石界觀賞石賞石
飛龍在天
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
2022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
中國觀賞石協會觀賞石鑒評師業務評價辦法
第10個賞石日歡慶建黨百年·唱響賞石之歌
觀賞石鑒評專業人員名單公告
賞石談藝錄
石藝正思維
龍園觀賞石交易基地
石會再拾慧(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