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藝正思維

2017-09-18 16:31林震坤
中華奇石 2017年7期
關鍵詞:石界藉由環島

林震坤

環島行程又開始了,每年,愛妻與我總有數次環臺拜訪石友的行程安排。因為這是《中華奇石》雜志在臺灣十年以來所堅持的深耕行動,并藉此將臺灣石界友人及當地石文化傳統推廣相結合。所以每次行前拙荊楊文靜總是再三訂囑:記得話不要太多、不要搶話,多用心傾聽石友的需求和建議,多說正能量的話語,多關懷、多付出、少抱怨,對于訂戶、石友所提出的意見,只有盡力,切記不可抱怨……所以每次環島行程我們夫妻倆總是又戒慎又期待,而每次環島總能讓我們收獲滿滿,感受到臺灣石友的熱情及對《中華奇石》雜志的殷殷期望。

在一次次的環島拜訪行程中,我們總能在石友和前輩中學習到各種石藝賞玩的心得和新知,也從每次的訪談中了解到各地協會的最新動態,并從前輩石友所珍藏的藏品中,體會到玩石、品石、藏石的內化石藝。這些所得都是我們始料所未及的收獲,也是我們夫妻倆在學中做、做中學的最大收益。所以我們深深地感謝石界前輩和石會朋友們,以及《中華奇石》雜志能給我們機會學習,并包容我們的不足而給予鼓勵和支持,一路上,也因為有你們的相挺和指導才令我們夫妻倆智慧漸開,明白雅石賞玩的真性情實乃了解與包容。因為它是天之道與地之骨,不假人手造作,因此,賞玩雅石者需具備有容乃大之雅量,賞玩藝術之涵養,也因此而命名為“雅石”。

石界前輩們皆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涵養內化氣質,這股氣質也是石界老前輩們維持石界發展秩序、自我要求的重要風骨,而這也正是中華民族傳統中的文人素養。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以石文化藝術也應是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石文化藝術是中華傳統的東方哲理藝術,所以它只有相對而沒有絕對。因此,傳統在石界前輩及古賢哲眼中,雖有立場卻無對錯,因立場不同、角度不同,看法也就有不同。如此,也就只有互相理解而包容,進而相容并產生新觀點和新藝術形態,而非以抵觸、排擠、相怨等負面情緒等作為,若是此現象太多,便會扼殺了石界的新血及中堅力量的生長環境,這是相當不利石界發展的破壞性負面能量。

記得曾有某位老師說過:現在人們在佛前執香祈求時,總是求佛賜予或圓心中所愿,而這是誤解和錯誤的。其實執香禮佛,是為了反省、懺侮自己的不當行為和想法,以便告訴自己,未來要如何做、怎么修,才能完成心中所愿和目標。

若是石界友人們慣于情緒化發泄的語言及行為表達,應是石界崩潰的初期表現,也是危險的信號,這表示石友們的石藝內化程度出現倒退,藝術賞玩涵養不夠,所以開始向外求索,而忘了石藝賞玩的內化涵養及“雅”字。猶記得石界前輩的費心叮嚀:“雅石雅石,石要雅,人心也要雅,這才是雅石賞玩的正途”。

所以,真正的雅石人應是石藝賞玩內化涵養高的人,也因為內化涵養高,故不需依靠向外求索來平衡自己心中的不安情緒。賞石藝術應是著重于賞藝與展演,也唯有從尋石賞藝與展演的過程中,體會美的演藝娛樂和成就快感,于其中享受過程,在享受過程中靜心聆聽石語,于投入賞、展、演、藝行為中敞開胸懷,與石與己對話,傾聽自我深層心靈中的話語,尋找真實的自己、不圓滿的自己,藉由探尋自身的缺失來認識自己、反省自己、改變自己,藉由行為態度的轉變,圓滿自己的不足,進而改善自身和環境,這是需要賞石藝術涵養內化的過程,也是一個漫長有趣的自我成長過程;這是東方哲理藝術結晶的過程,也是石界前輩們所營營追求的賞石藝術繁榮境界。

體會天之道、地之骨的賞石主體,它們在漫長寂靜的生成過程中,融入艱困環境中迎接并面對挑戰與挫折,在不斷的傷殘與失敗中,面對自己的不足,從經驗及環境中吸取養分,自我成長活出自己的美,并藉由賞石藝術愛好者的發現而展演、進化成賞石藝術借以演化自己的道。

所以古賢及石界前輩也期待石界友人以同道相扶、教學相長,彼此以掌聲和歡呼聲代替相怨與指責,以理解和包容取代抵觸和排擠,唯有以正思維、正能量才能成就東方哲理藝術的賞石殿堂,修正自己習性中的宿業,圓滿天生的性情,以正思維、正能量面對困境,相容于環境形成的難處,勇于面對,尋找契機,更藉由玩賞石藝完成自身修正路徑,圓滿家業、事業、志業,才不枉我們恭臨賞石盛世的開啟,有幸傳揚東方哲理賞石藝術文化。endprint

猜你喜歡
石界藉由環島
行走環島高速,感受開放的魅力
這場戰“疫”,賞石人在行動
——石界抗疫系列報道
紀念石友馬鴻斌
藉由“一帶一路” 巴基斯坦期待華麗轉身
沙丘
群賢畢至,共創石界盛事——中國(武漢)首屆觀賞石·珠寶·科普國際文化節在武漢客廳舉辦
組團給石界老前輩拜年去!
沛納海Radiomir 1940系列49毫米鐘樂三問報時兩地時間陀飛輪腕表
北京京密路(京承高速公路-開放環島)工程總體設計
騎車環島11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