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語文要素的策略分析

2020-10-14 12:13吳雪玉
考試周刊 2020年54期
關鍵詞:語文要素統編教材

摘 要: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采用“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的結構,在教材的各個環節中,都凸顯出語文素養的各種基本因素,可見語文要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那我們在教學當中如何結合文本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來落實語文的要素呢?本文以六年級上冊的課文《七律·長征》為例,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如何做到依本循生,落實語文要素。

關鍵詞:依本循生;統編教材;語文要素

隨著小學語文教材的改革,統編教材開始進入了小學的課堂中,與其他教材相比,統編教材主要采用“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的結構,一方面按照“人文主題”組織單元,通過一條貫穿整套教材的線索,組成教材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將“語文素養”的各種基本“因素”,如語文的基本知識、必需的能力、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式,以及口語、閱讀、寫作等,將這些基本“因素”由易及難,由淺入深,合理地分布在各個單元的課文之中,使我們的教學更加有章可循,充分體現出全面育人的價值取向和語文能力的漸次發展。統編語文教材對語文要素的充分凸顯,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和標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遵“體”識文,依“體”而教,結合文本特點、學生的認知規律落實語文要素。那么,在課堂教學中,為保證語文要素的落地,我們應該怎樣來展開教與學的活動呢?本文以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課例《七律·長征》為例進行探究。

一、 依標扣本,與編者對話,明確語文要素

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突出的是“語文能力”,主要是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語文的教學也發生了變化,在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教學提出了“語文素養”的概念,在統編教材中不但有語文的基本能力要求,還突出了語文整體素質的要求,也就是在語文基本能力培養過程中,注重文化的熏陶,和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比如統編教材中閱讀教學要求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段落,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文素材。因此,要在教學中落實好語文要素,首先我們要對新教材進行準確、深度的解讀,把握好小學語文新課標,了解編者的意圖,做到依標扣本,與編者對話,例如,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人文主題是“革命歲月”,圍繞這個主題編排了《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燈光》等四篇課文。整個單元價值導向鮮明,文章豐富有內涵,四篇文章精神主旨一致,旨在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雖然革命艱苦卓絕,但革命者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和積極向上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本單元從讀寫兩個方面提示了語文要素,一是了解文章是怎樣結合點面描寫場面的,這一要素明確指出學習本單元必須在體會文章在寫場面時,要注意文章是如何對整體面貌進行概述,又如何對局部細節進行刻畫的,用心感受其二者是如何有機結合的。二是嘗試運用點面結合的寫法記一次活動,這和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完全相同。要寫出印象深刻的內容,并且要關注整個場景,還要注意描寫個體。把《七律·長征》這篇課文放在第一課,旨在激發學生的革命豪情,引領學生走進革命歲月。這首七言律詩語言雖然簡潔,但既有高度的概括,同時又有典型生動的事例;既寫了驚心動魄的險山惡水,又寫了驚天動地的革命斗爭。因此,在備課時要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設定為:領悟詩句表達的感情,感受紅軍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由此可見,在備課時,我們教師一定要與編者對話,這樣才能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進而定好課文的“位”,明確語文要素,發掘語文要素里藏著的教學標準,確定關鍵能力培養,進一步確定正確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以及梳理出關鍵能力。

二、 潛心繪文,與作者對話,挖掘語文要素

崔巒教授指出:“在閱讀教學中,要從語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內容,體會情感而得意;更要關注語言形式,表達方法而得言?!比~圣陶先生說過:“一定要帶領學生深入文本的語言中,讓學生感受語言、熟悉語言、理解語言、借鑒語言。熟練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為一種能力?!苯處熣J真地閱讀文本是教材解讀的重要前提,一篇課文不管以前有沒有看過,有沒有教過,都要認真地讀上幾遍,形成自身的文本理解,在閱讀中去體會文本作者的思想、意圖,與作者進行靈魂上的對話,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從另一方面來說,課堂上師生對話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師對文本的理解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之間的對話與碰撞,是師生與文本作者之間的對話與碰撞。因此,教師只有潛心繪文,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作者對話,才能明確文章主線,才能深入挖掘出文本潛藏的語文要素。

《七律·長征》一文氣勢磅礴,氣魄宏偉,筆力雄健,對仗工整,僅僅56個字就描繪出了長征驚心動魄的場面,顯示出毛澤東的英雄氣概。作為教師,首先要深入文本進行解析,首先要了解詩句結構,本首詩共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四個部分。首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語言直白、語勢豪邁,統領全文,開門見山地贊頌紅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頸聯“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運用“逶迤”和“磅礴”寫出山脈的蜿蜒崎嶇和山勢的險峻,又用“細浪”和“泥丸”與前者形成對比,襯托出紅軍戰士藐視一切困難的態度;頷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寒”一“暖”既表達了巧奪金沙江的喜悅,又表現出飛奪瀘定橋的驚險,突出紅軍的神勇機智;尾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寫出了勝利大會師的喜悅之情。其次,教師還要潛心品悟詩句,推敲字里行間的語言訓練點,讓學生在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意思的同時,了解何為“點”,何為“面”,文章是如何點面結合寫場面的。最后,教師要研究課后練習題的設計目的,了解語文要素。本課課后練習題是層層遞進的,第一題是為第二題做鋪墊的,而“閱讀鏈接”是一首毛澤東的詩詞《菩薩蠻·大柏地》,是讓學生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紅軍長征的艱難,感受詩人的豪邁樂觀與革命情懷。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如此深入地分析文本,理清文本的前后聯系,挖掘文本的語文要素,做到了然于胸,溝壑有致,才有可能在課堂上有效地落實語文要素。

三、 遵循認知,與學生對話,實施語文要素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教育要適應兒童天性的發展。學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學生的學情是我們教育教學的起點。在我們走進教學的時候,應該首先考慮的是學生,他們學習的起點是什么?已有知識水平如何?今天我們這節課想要教的,想要讓孩子發展的那個發展點是什么?他們的發展的空間又到哪兒?這些從哪定?只有明白了這些問題,遵循學生的認知,注重學生的發展,才能有針對性地來實施語文要素。

在《七律·長征》一課中,由于所描繪的革命紅軍長征事件年代久遠,想要喚起在和平時代幸福生活的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不是易事,因此在教學前要布置學生查找長征的有關資料,回顧從影視中觀看過的長征故事,自讀課文,并于課前播放《七律·長征》歌曲,提問:同學們初讀了《七律·長征》,搜集了長征故事,課間又聽了歌曲,長征和紅軍將士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初步提煉出長征艱難、艱險,紅軍英勇無畏等感受,引領學生帶著感受走進課文。在教學中,巧妙拎出“詩眼”——首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作為解讀詩句和教學的突破口,通過反復吟誦,讓它成為教學主線,貫穿全詩教學的始終。那紅軍戰士把哪些“難”視為“等閑”之事呢?詩中有幾個畫面,形象描繪了遠征之難。這幾個畫面是什么?結合圖片和文字資料以及詩句“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引領學生理解“逶迤”和“磅礴”感受山之延綿、險峻,并畫簡筆畫,交流自己掌握的資料,想象紅軍長征之艱。在教學時,“暖”和“寒”的含義是公認的難點,教學“橋橫鐵索”時可出示畫面,讓學生通過光溜溜的鐵索和湍急的河水閉眼想象如果讓自己過橋會如何的膽戰心驚,再出示《飛奪瀘定橋》電影片段,慘烈的場景再現讓人產生“寒”之心境。而“暖”字教學則可以介紹巧奪金沙江這一戰役,讓學生感受紅軍戰士不費一槍一炮取得勝利的喜悅和自豪。在教學的最后進行主題升華:遠征如此艱險,紅軍卻能等閑視之,他們的精神力量來自何方?出示、默讀《長征組歌》中《過雪山草地》的歌詞,紅軍為什么是這樣的人?得出答案:革命理想高于天。通過這樣的教學,使長期生活在和平年代和優裕生活環境中的小學生,再次感悟紅軍精神,升華詩歌的主題。通過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只有這樣,語文要素才能真正落實到課堂,學生才能在學習中體會點面結合的寫法,并能運用習得的方法嘗試練筆。

四、 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語文要素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不但要把握好新教材的脈搏,創造性地領會教材的編寫思想,精準解讀教材,深入理解文本的內涵;還要掌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的認知活動變得情趣盎然,充滿“語文味”。這樣依本循生,在課堂教學中定能有效地落實語文的要素,激發出學生內在的學習生命活力,也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王羽豐.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2016年版)現代散文選文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7.

[2]傅登順.“加強語言文字運用”的教學板塊設計思路[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6):38-41.

[3]劉仙芹.彰顯智慧的課堂 實現“例”的增值[J].教育教學論壇,2015(3):281-282.

[4]徐如松.興趣·觀察·想象·規則: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習作教學“四部曲”[J].教育視界,2018(18):11-13.

[5]李竹平.創設學習境遇 落實語文要素:以統編語文教材三上《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為例[J].江蘇教育,2020(1):66-70.

[6]曹衛星.統編教材落實語文要素謹防“五化”[J].教學與管理,2020(8):29-31.

作者簡介:

吳雪玉,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大同小學。

猜你喜歡
語文要素統編教材
立足語文要素喚醒美妙體驗
淺談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基于語文要素優化教學路徑策略的研究
正確解讀課后習題 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在“雙線并進”中落實“雙線組元”思想
統編教材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初探
落實語文要素,教好單元習作
從最新初一語文統編教材得到的教學啟示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初中歷史統編教材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初中語文統編教材課后推薦組文的使用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